论加强研究生理论思维培养
2009-02-01王小丁林宇璐
王小丁 林宇璐
关键词:理论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思维方法论;莫兰;复杂性思维
摘要:理论思维是感受理论的敏锐性、思辨性、把握和领会理论的洞察力和独创性的具体体现。但部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存在着理论思维的缺失,并在思辨性、批判性、创新性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杜威的思维过程论把教学看成是一个问题产生直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莫兰复杂性思维论强调训练复杂性思维和进行跨学科知识教育。这些都为研究生理论思维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而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反思和实践运用则是研究生理论思维训练的最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6—0030—04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成绩显著,在校研究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教育部统计数字表明,到2007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18.48万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研究生理论思维的培养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分析研究生理论思维的缺失和寻找对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加强研究生理论思维培养的意义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1世纪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比思想、比知识、比创新的激烈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有更高的哲学头脑和理论思维。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人类几千年的思维成果成为现代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后人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攀登更高的思维高峰。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运用理论思维对事物加以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种在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学习就是以思维为核心地位的学习,这在研究生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理论思维是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自身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素质。理论思维是指研究生在理论学习活动中感受理论的敏锐性和思辨性,把握理论的洞察力和评判力以及领会理论的独创性的智力总和。它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特定环境下长期训练的结果。良好的理论思维品质对于研究生的学习、论文选题、课题申报、论文写作、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视听手段的日新月异,电视、电脑、网络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空间和渠道得到了拓宽。
然而,有部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在课程学习上仅仅局限在本专业范围内,对相关专业和跨学科专业了解甚少,对本专业的前沿性研究成果知之甚少,这就导致研究生自身知识的欠缺,也导致了其理论思维的缺失。而且在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的选题上,重复性的选题较多,创新性的选题较少,理论论述的偏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偏少。在研究上,现象描述的比较多,与现实相关和具有操作性的成果较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不愿意深入到实践中去,真正到了实践中又无所适从。而这些现象正是由于研究生理论思维的缺失所致。
二、研究生理论思维的缺失
1学习上的批判性思维缺失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怀疑精神,要求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但在研究生的学习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严重缺失。一方面他们对专业理论知识有较浓的兴趣,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然而他们对书本的质疑太少,有一种大师崇拜情节,难以从大师们的“话语权力中”解脱出来,很难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问题。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无法发现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失败的学习,无法质疑书本的学习往往是徒劳的,只能是一种纯文字的记忆和堆积,很难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当然,这种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还在于哲学基础的薄弱。哲学是世界话语,根植于人们对世界、人生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层思考,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哲学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在一切学科之中,哲学是唯一自由的学问。”离开了哲学这一基础,就不能追求到一种更高的学习境界。哲学基础的薄弱是研究生目前学习研究难以深入的瓶颈。学习哲学就是为了增强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产生理论问题的基础,也是解读研究问题的方法。
2研究上的发散性思维不够
太专业化、太书本化、视域狭窄、分析不深是研究生当前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除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外,还有课程设置太细、太专业化,导师指导也限制在某些专业层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研究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在致力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时,为专业而专业,封闭了他们的跨学科视野。他们在强调自己专业的同时,却忽视了任何专业都有一些共同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基础,比如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等。基础的薄弱必然导致研究生学习遇到大量的问题,比如写作中文笔不流畅,语言表达欠准确,逻辑性差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对问题的发散性思维不够,相当一部分研究生除了自己的专业以外,对其他相关专业了解甚少,这样就很难在研究中深入下去,无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不能运用当今世界最新的理论来解读自己专业的热点问题。研究上的发散性思维欠缺,学科上的借鉴和贯通就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们在科研的选题上很难跟上专业研究的前沿。理论思维的欠缺,还导致部分研究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够,无法把自己所学习和基本掌握的理论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关注不够。归根结底就是缺乏理论的思维能力,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现实中,在把握重要的理论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对现实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
大多数的研究生都比较关心时事政治,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大问题,关注中国和世界的热点问题,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不深刻的,没有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或者说不能从更多的理论层面来解读摆在他们面前的一系列问题。他们往往就事论事,无法把现实的社会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缺乏在理论上的深入思考,再加上本身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因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有限,不能把理论和专业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问题反思的瓶颈。
4在学习中缺乏对各专业和各学科的融会
贯通
理论思维的养成需要众多的专业知识支撑,需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一个学习教育学的人很有必要了解心理学、文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一个学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人也很有必要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研究生在主攻自己专业的同时,要学习大量的相关甚至是不太关联的专业知识,并能做到融会贯通,这是培养研究生理论思维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任何创新性、反思性都是空谈。研究生学习所要经历的就是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反思过程,一个研究过程。广博知识的学习是理论思维的起点,深刻的反思是理论思维培养的途径,有价值研究是理论思维创新的归宿。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我们民族需要理论思维。因此,强化和培养研究生的理论思维已迫在眉睫。
三、培养研究生理论思维的对策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析能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素养,促使学生去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杜威的思维方法论把教学看成是一个问题产生直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这给了研究生在学习中培养理论思维的诸多启示。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引导研究生积极思维的“磁场”。课程的设置要与时俱进,要紧跟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学科。且创设问题情境才可能导致研究生理论思维的提升,他们才可能遇到诸多的疑惑和矛盾,激发他们的思维动机,并努力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选择与问题情境有关的知识,通过组合、改变、分析等思维加工,探索出与问题情境有关的新知识,最终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有过硬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把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杜威的思维方法论还在于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通过验证,证明解决问题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根据问题情境和事物的本质特征,激励研究生横向搜索,扩展知识面和思维的广阔性;纵向拓展,要把握住问题的实质,确定发散源,向事物的纵深探索,以发展研究生思维的深刻性。
法国社会学家莫兰(Edger Morin)的复杂性思维训练给研究生的理论思维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莫兰在他的《复杂性思维与教育问题》中指出:“我们要接受的一个最困难的挑战将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他认为改革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就是训练有机地组织各门学科的能力,不仅要把相互分离的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把各门具体的科学和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所以知识要重组,要培养研究生掌握将知识“联系”和“分离”的技巧和方法。联系即通过连接、包含和隐含的程序,克服以往各种知识在总体和局部之间摇摆不定的分散性和零碎性。分离即通过对立、选择和排斥的程序,从一般化的自满中脱离出来,对特殊性、个别性和具体性感兴趣。其核心表现在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连接和串联。从莫兰的方法论视角看,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要得以提升,就要走复杂性思维训练之路,扩大知识视野,进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特别是重视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方法上的借鉴。思维方式的融通,既要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又要注重知识的特殊性,对已经掌握的和新的知识进行重组,以形成知识链,这个过程就是理论思维提升的过程,也是理论思维培养的过程。此外,还应要求研究生在学习中努力夯实专业基础,融通相邻学科,培养批判精神,增强问题意识,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努力建构培养研究生理论思维的平台。
哲学学习是培养研究生理论思维的必修课。哲学的问题意识意味着一种探究和批判,这是哲学独具的魅力。研究生学习哲学不仅仅是掌握哲学家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才可能在哲学的迷宫中自由穿梭,达到较高的思维境界。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都从哲学的研究中受益匪浅,爱因斯坦就把哲学比作一切科学之母。哲学对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是极为重要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需要较高层次的哲学品味和哲学思维。此外,哲学提供的方法,可以指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学术观点。研究生可以从哲学的学习中,应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在多变和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科学史证明,凡是科学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者都与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是分不开的。达尔文的进化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创立,都与哲学的熏陶和哲学所提供的方法密切相连。对于培养研究生的思维品质来说,除了哲学之外,还需广泛涉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为研究生的思维训练提供知识储备。
关注现实社会重大问题是培养研究生理论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比如关注当前全世界的金融风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和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等等。这些国内外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或多或少地与研究生的专业有联系,因此有必要去追寻其问题的本质和与相关理论的联系,对各种问题作出相关的专业性解读,并参考各种评价,收集有关资料,使自己能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尽可能将这些问题都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收获独创性的成果,强化和提升自己的理论思维的素养。
因此,理论思维的魅力是无穷的,只有插上理论思维的翅膀,在科学研究的领域里,不断求索,辛勤耕耘,才能收获思维的果实。只有具有理论思维的一代学人,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