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语“否”“不”对比研究
2009-02-01余梅
余 梅
关键词:先秦汉语;否;不;同源词;否定副词;否定代词
摘要:先秦汉语中的“否”与“不”同源,二者都具有一般否定副词的性质。但“否”与“不”又有区别:“否”还是一个具有否定意义的特殊代词,它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否定动词、形容词,或独立使用,否定指示代词“然”或“否”之前的相关内容,这使它在否定的同时又指代所否定的内容;“不”则没有这样的用法。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6—0013—04
历年来,学者们对先秦汉语中的“否”与“不”进行了精深独到的研究,许多相关论著也或多或少地提到“否”和“不”的用法。对“否”和“不”的词性及用法,学者们的看法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对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否”字的用法,以及单独的“否”字的用法,各家的观点更不相同。
在借鉴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拟通过“否”、“不”的对比,考察先秦汉语中“否”字的词性、用法及称代性的来源,用例均出自先秦典籍、文献。在古代文献中,“否”字经常写作“不”或“丕”,为了语料引用的准确性,本文没有录用这类例子。另外,先秦汉语的“否”字还有名词和动词的用法,本文不作讨论;“否则”、“则否”连用时,涉及“则”字的词性,本文也不作讨论。
一、“否”、“不”同源
“否”、“不”二字有着很深的渊源,其同源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1读音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为“不”、“否”拟音为“piuo不:piuo否(叠韵)”,并指出:“‘不字,广韵读甫鸠、甫九、甫救三切。又读方勿切。其读上声时,与‘否同音;其读入声时,与‘弗同音。‘不‘否、‘弗三字实同一源”。此外,“不”、“否”二字在上古时期都属“帮”母。
2异文
例如:
(1)否臧凶。(《周易·坎下坤上·初六》)
(2)有律以如己也,如日,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天且不整,所以凶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3)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4)“……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孟子·粱惠王下》)
例(1)中的“否”,徐子宏《周易全译》云:“否,汉帛书《周易》作‘不”。例(2)中的“否”,洪业等《春秋经传引得》云:“否一作不”。对例(3)、(4)两句中的“否”,洪业等《论语孟子引得》均注为:“否一作不”。
3注释
王力先生《同源字典》引注释:“广雅释诂曰:‘否,不也。易否卦:‘大人否亨。虞注:‘否,不也。书尧典:‘否德忝帝位。传:‘否,不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否”的解释是:“不也。从口,从不。”来看以下两例:
(5)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万章上》)
(6)毋敢否善。(《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例(5)中“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一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为:“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可见,“否”即“不”的意思,类似的例子在《孟子译注》中还有很多。例(6)中的“否”,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认为:“否”即是“不”。
二、“否”、“不”的用法
我们说“否”、“不”同源,并不是说二者完全相同,没有区别。它们的用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相同之处
“不”、“否”用作否定副词时一般都用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前面,作状语。
1“不”作状语
例如: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8)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9)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成公二年》)
上列五个例句中,“忧”、“惑”、“惧”、“闻”、“才”是动词,“贤”、“祥”是形容词,前面的“不”均为否定副词,在句中作状语,对后面的成分加以限制、修饰。
2“否”作状语
例如:
(12)苗民否用练。(《墨子·尚同中》)
(13)师出以律,否臧,凶。(《左传·宣公十二年》)
(14)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15)某则否能。(《大戴礼记》)
例(12)中,“否”在动词“用”之前,是否定副词作状语,用法同“不”。例(13)中,“否臧”即“不善”之意,“否”用在形容词“臧”前,作状语。例(14)中的“否”用在形容词“难”之前,相当于“不”。例(15)中的“否”用于能愿动词“能”之前,也是“不”的意思。
这样的例子在先秦文献中不是很常见,但是它们的出现还是说明了“否”与“不”有着相同的用法,这也决定了“否”与“不”在相同条件下有着相同的词性。
(二)不同之处
潘悟云先生认为:“古代‘不与‘否的界限是很清楚的”。袁本良教授也认为:“否”字“是一个具有谓词性功能的否定代词”。与之持相反看法的是杨伯峻先生,他认为“否”是一个否定副词,其所否定的内容,往往已承前省略。
而对于“不”字的用法,马建忠先生指出:“‘不字用于静字、动字、状字之先,以决事理之无者,常语也。”可见,“不”是一般的否定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以及副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通过用例调查也发现,《周易》、《诗经》、《礼记》、《庄子》、《论语》、《孟子》等先秦典籍中常见“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等前面的例子,而未见“不”字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例子,用在句子末尾或单用的例子也很少见。刘兴隆先生在《新编甲骨文字典》中举了两例:“今日方其至不”、“自今至丁丑,其雨不”,并认为此两句中的“不”是“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墨子》也有类似用例(例略)。对于这种用法,我们赞同吕叔湘先生的观点。他认为:“用于反复问句后,古多作‘不(fǒu)”。
“否”字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以及单用的例子则出现得较多。就这一点来讲,“否”与“不”是不同的。
1动词后的“否”
例如:
(16)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17)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左传·僖公三十年》)
(18)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例(16)中,“否”直接放在动词“存”的后面,表示“不存”的意思,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考虑它在整个
句子中作什么成分。例(17)和(18)中的“否”字虽然没有直接放在动词“攻”与“见”的后面,但它与动词之间有一个表并列成分的连词“与”,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否”是对前者的否定,表达了“不攻”和“不见”的意思。
2形容词后的“否”
例如:
(19)以临司民之善否。(《墨子·天志中》)
(20)善否相非。(《庄子·在宥》)
(21)知国之安危臧否。(《荀子·君道》)
(22)不知信否。(《左传·定公四年》)
上面四例中的“否”均在形容词“善”、“臧”、“信”的后面,也表达了与前面的形容词相反的意思,即“不善”、“不臧”、“不信”(这里的“信”是“真”的意思)。
3单用的“否”
例如:
(23)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左传·成公十八年》)
(24)“……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梁惠王上》)
(25)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滕文公上》)
例(23)中的“否”表示“不用”之义,例(24)中的“否”是“不快于心”的意思,例(25)中的“否”是对“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一句的否定。
从以上分析和例证可以看出,“否”与“不”的用法的确存在着差异。
三、语境对“否”字代词词性的确认
马建忠先生已经注意到了汉语词(字)的词性受上下文(语境)的制约。他认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之文义何如耳”。张榕在其《试谈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一文中也谈到了语境对词性有确认的作用。他通过分析证明:要确认一个词的词性,不能把词孤立起来看,而应当充分地利用好语境这个因素。另外,许丕华、吴博富在《试论汉语语境的基本功能》中也提到了汉语语境对词性的确定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学者的观点与我们所熟知的汉语中大多数词有其基本的词性这一点并不矛盾。
先秦汉语中的“否”字之所以有两种不同的词性,与它所处的语境密切相关。当“否”处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前面时,如例(12)—(15),这时的“否”与“不”的用法是相同的,具有与“不”字相同的词性,即“否”是一个否定副词。而“否”在例(16)—(22)中,其句法位置刚好与例(12)—(15)相反,它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这时的“否”字不再表达单纯的“不”的意义,它否定的是前面动词或形容词的内容,表示的意义是“不+动词”或“不+形容词”。即吕叔湘先生所说:“‘否是称代性及应对用的否定词。‘否字以否定词而兼含动词或形容词于其内,所以是称代性。”这一点与副词“不”字是不同的。
考察先秦汉语,“不”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时,它所否定的内容是不能省略的,也就是说“不”字不能单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它必须带上一定的内容,如《庄子·杂篇·庚桑楚》中“有能与不能者”,《孟子·万章上》中“或去,或不去”、“得之不得”等句子。又如前文例(16)—(22),若用“不”字,句子就应该分别变为“未知母之存与不存”、“以观其可攻与不可攻”、“吾得见与不得见”、“以临司民之善与不善”、“善不善相非”、“知国之安危臧不臧”、“不知信不信”。例(23)—(25)中的“否”如果用“不”字来替换,也与例(16)—(22)相同,只是否定的对象不同和否定的内容长短不同而已。
在例(16)—(25)中,“否”字一方面具有否定作用,另一方面还含有所否定的内容,只不过所否定的内容都承前省略了。根据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省略的成分是可以补充出来的。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否”以及单用的“否”,不仅仅表达否定的意义,还包括它所否定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否”已经具有了代词的作用,只不过它是一个具有否定意义的代词。也是因为如此,我们已经看不到它的副词功能。正如袁本良教授所说:…否字既然不具备副词的功能特点而具有称代性和述谓性,就应该承认它是一个具有谓词性功能的否定代词。”
“否”具有代词性,还可以从与“否”相反的“然”字的用法来观察。例(25)中的“然”与“否”对举,“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的答语是“然”,即“是这样的”,表达了“许子必种粟而后食”的意思;“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的答语为“否”,即“不是这样的”,表达了“许子不是织布而后衣”的意思。我们知道,这样使用的“然”是指示代词,据此可以看出,与“然”相对的“否”应该具有同样的代词性质。吕叔湘先生认为“否”作应对用时,与“然”是相对的,“仍然是称代性的引申用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先秦汉语中的“否”与“不”同源,二者都具有一般否定副词的性质。但“否”与“不”又不同,“否”还是一个具有否定意义的特殊代词,它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否定动词、形容词;或独立使用,否定指示代词“然”或“否”之前的相关内容,这使它在否定的同时又指代所否定的内容。这一点正是“不”所没有的。
本文在导师方有国教授的指导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