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双遮

2009-02-01鲁克兵

鲁克兵

关键词:双遮;佛教因明术语;甲式双遮;乙式双遮;守中原则;言不尽意

摘要:双遮是一个表示双重否定的佛教因明术语,因其特殊的修辞效果而被用作辞格。这种辞格的主要特点是:被否定的双方互为反义;双方同时被否定,其间不存在时间差;被否定的双方所描述的是同一对象。双遮格有“非A也是非A”与“非A也是非非A”两种基本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尤其契合中国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守中”原则及本体不可言说的观念。具有寄托理想,表达不满、无奈情绪或表达玄妙超脱的意境等修辞功能。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6—0008—05

汉语辞格种类名称数以百计,而带有否定含义的殊为寥寥。如反诘等,虽在形式上用否定词,但用意常在强调肯定的语气。以“有格必录”为收条原则的《汉语辞格大辞典》收录了“否定”一格,然而此格之“否定是表面的,其实是要强调突出后一肯定性的意思”。事实上,汉语在否定方面的表达不但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也是非常具有修辞意味的,值得认真总结,故笔者拟对一种否定的表达——双遮的修辞意义作些初步的探讨。

双遮,也叫双非、双亡,又日双遣,是佛教因明术语,也是佛教思维及修持的方式。“遮”的意思是阻碍、阻断,实际上就是否定;遮诠就是作否定的解释;双遮即对对立的双方同时加以否定。如《佛说观无量寿经疏》中说:

二空为方便者,初观空生死,次观空涅槊,此之二空为双遮之方便。初观用空,次观用假,此之二用为双照之方便。

依大乘中观学说,若认为生死和涅槃实有,是错误的;但是,对于空不能执著,否则,空也就转而成为有了。既不执著于有,又不执著于空,才是成佛之道。常人耽于有,故需要以空来破除,所以空可以用来作为破除有的手段。涅槃是不人生死的。从逻辑上讲,“空生死”就是对生死的否定,“空涅槃”就是对涅槃的否定,而“初观空生死,次观空涅槃”是对生死与涅槃同时予以否定。这种对对立的概念同时加以否定的修辞手段,就构成双遮。所以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我们大可不必把对双遮的讨论限定在佛教的畛域之内,而是可以借用其概念及否定方式,达到某种修辞效果。

一、双遮的特点和形式

(一)特点

双遮本来是佛教概念,用作辞格后,需要对其内涵作适当的规范。笔者以为其当有如下几个特点:

1被否定的双方意义相反

这一点尤其重要。如“不大不小”、“不即不离”等词语中,“大”和“小”,“即”与“离”互为反义词,这样的词语就可以看作是双遮。而像“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只有仇恨满胸膛”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样的句子,“眼泪”和“悲伤”、“枪”和“炮”意义近似,不是反义词,故不能视为双遮。

2双方同时被否定,其间不存在时间差

例如,在“我并不了解他,因而我对他谈不上爱,也谈不上恨”这样的句子中,“爱”与“恨”是同时存在,没有先爱后恨或先恨后爱的意思,可以看作是双遮。而像“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耕耘”与“收获”明显存在时间的先后,就不是双遮。当然,类似于佛教所说的“不生也不灭,不常亦不断”等语,是涅槃的存在状态,也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强调时间的先后(涅槃后不生与不死是同时存在的,这与世俗的看法不同。比较而言,有耕耘,也可能没有收获;而既生则不可能不灭),故可视作双遮。

3被否定的是同一对象的互反的特征或行为

如“不来也不去”是一种状态,被描述者只可能是一个,而不可置换成类似于“你不来,我不去”这样的形式。

(二)形式

一种辞格需有特定的结构方式,才能便于把握。有了特定的类聚系统模式,便可一多统一、体用不离。依据上述的内涵和特点,笔者以为双遮的结构形式可有两种:

1甲式双遮:非A也是非A式

在此式中,A与A互为反义词,不仅如此,A与A之间有个中点。这个用来描述的中点(描述体)看起来仿佛不存在,但在事实上又是存在的,不可目睹,却可意会。我们要把被描述的对象置于这个中点之上,或者说被描述的对象具有与中点这个瞄述体同样的性质,如下图所示:

←非AC

非A→

图中C即表示中点,非A与非A的整体用一条直线表示。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

(1)他对她没啥印象,反正是一个乡下妮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简简单单的一个妮子。(陈应松《火烧云》,《北京文学》2005年2期)在这个例子中,“不高”和“不胖”用非A表示,‘不矮”和“不瘦”用非A表示,那么,中点C就用来描述“乡下妮子”的身材。

2乙式双遮:非A也是非非A式

此种形式看起来似乎和甲式双遮完全一致,实贡上则大不相同。在甲式双遮中,A与A虽然互反,但两者不是势同冰炭水火,毫无妥协回旋的余地。中点C固然处于最佳位置,接近C点也未尝不可。比如“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身材,只要是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而形式乙中的“非A”与“非非A”之间,既仿佛存在,又仿佛不存在,如水中月,如镜中花,其中没有第三者,更准觅中点。此形式也可如下图所示:

非A

非非A→

如果我们用一条线表示全体,用一个点表示非A,那么虚线上除了非A一点之外的任意一点均属于非非A的范畴。与形式甲近乎相反,非A非非A式所描述的情状说起来似乎存在,但本质上并不真正实有,故用虚线来表示。下面举个例子:

(2)“要你受尽千般痛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其实金世遗不必吓他,他听到金世遗的名字,早已吓得半死了。(梁羽生《云海玉弓缘》第七回)按常理,不得生则必死,不得死则必生,二者必居其一,故既不得生又不得死的状况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然而,“千般痛苦”难以忍受,生不如死;又因受制于人,不得自由,无法求死。此种惨状若不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来描述,实在是难名其状。

二、甲式双遮的文化意蕴及修辞功能

(一)文化意蕴

甲式双遮突出强调两极之间的中点,契合中国儒家文化重视“守中”之观念。把“中”视为至大至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的标志,其中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智慧。

早在《周易》时代,守中的思想就相当明显。如其爻位,二、五居中乃是正位:“中则无不正也。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以此故尔”。孔子曾经叹息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简言之,中庸即坚定守中不动摇。孔子不仅主张守中,而且以守中来评品人物,教育弟子。“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

及。”过与不及皆是极端,两者的不足皆因不能守中之故。

中国道家同样特重守中。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中”、“一”、“朴”等当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庄子更明确提出“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对于处世养生,当“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与儒、道相类似,中国佛教也把“中”作为三谛(空、假、中)之一,反对把空与假视为实有的边见,此之谓不二法门。

当然,儒、道、释三家尽管都主执中,但对“中”的侧重也有不同。儒家的“中”突出不偏、适度,道家则突显见素抱朴,佛教力主破斥边见。不过,儒家“君子不器”,道家“抱一为天下式”,佛家“三谛圆融”(天台宗),三家的“中”确有贯通之处。由于在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三家都以“中”为原则,“中”的观念遂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于是,在语言的表达上,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有时就会通过甲式双遮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修辞功能

甲式双遮契合中国的传统思维,形式独特,具有独特的修辞功能。主要表现在:

1寄托美的理想,表达出最佳状态传统文化以“守中”为准则,那么,“守中”的也必然是美的。所以,当“非A”与“非A”和叙述者主观愿望相同时,甲式双遮就寄托着美的理想,表达出最佳状态。试看以下数例:

(3)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庄子·秋水》)

(4)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陶渊明《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5)杨恽之与会宗固多怨悱之词,昌黎之上宰相未免干进之意,若夫不卑不亢,辞旨和平,惟发明性命之微与戒惧慎独之要者,尺牍中固不多得也。(清·汤斌《汤子遗书》)

例(3)是《庄子·秋水》中东海之鳖和井蛙的对话。海鳖用大旱海水不损、大涝海水不溢的双遮手法来表状大海的博大渊深,洋溢着对大海的热情赞美和在海中生活的无比自豪,使得坎井之蛙“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例(4)用“不驶亦不迟”来描绘初夏之晨风不大不小,不缓不疾,有情有义,畅然入怀,使人快意无比。于此穆穆良朝,诗人也是神清气爽,所以下文方有愒日惜时之叹。例(5)感叹“不卑不亢”难得,因为“不卑不亢”乃具中庸之德。而杨恽之书犹堕于怨怼,昌黎之文未免于干进。杨亢而韩卑,亢则傲而不谦,卑则有所企待,皆为外物驱使而不得自由,这不只是一时的态度问题,更是人生的境界问题。一言以蔽之,二人的修养尚未达到“发明性命之微与戒惧慎独之要”的水准。

2表达不满或无奈情绪

由于甲式双遮的中点是中心,是叙述者情感的极点。所以当“非A”与“非A”和叙述者的主观愿望相反时,甲式双遮往往表达的是难以形容的不满或无奈情绪。

(6)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行,故民不死也。(《韩非子》)

(7)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难。(陈·乐昌公主《饯别自解诗》)

(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9)今老矣,所望者惟子与孙,然懒惰无匹,闻学褊隘,上不能进之于圣贤之域,下不能引之于利禄之涂,则以平生之末学者示之。(宋·孙奕《示儿篇》)

例(6)说赏不行,罚也不行,是人主的过失。这种过失必然导致人民不愿意为人主效力的严重后果。韩非用双遮之法,以期惊警人主之效果。例(7)的作者是破镜重圆的故事的主人公乐昌公主,她面对国破家亡以及与前夫、后夫同时相见的尴尬,以啼笑双遮的手法,细腻传神地表达了自己极其难堪的处境和复杂的心情。例(8)双遮前后古今,抒发英雄失道之悲情,令人扼腕长叹。例(9)中,作者伤嗟老大,子孙无成,用双遮之法(“上不能”、“下不能”)倾诉自己无限愧恧的感情,其语谦谦,其心谆谆。

3营造平淡含蓄的情境

如前所述,传统文化中的守中是重整体,轻分割,不器、致远、抱一、不二。儒道释三教于此通融,使得甲式双遮的运用能造就一种虽缺乏激情却能于平淡之中见超逸含蓄之韵致。如:

(10)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唐·李成用《水仙操》)

(1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例(10)写琴声荡漾于山水之间,心境“不喜亦不惊”,沉冥自然之境,流连万象之区,情高韵远,不染凡尘。例(11)双遮“风雨”与“晴”,与其说写天气,不如说写心情。东坡仕途坎坷,厌倦宦游,欲怀抱一份天真,潇洒尘外,这大概就是他所心仪的“高风绝尘”吧。

三、乙式双遮的存在合理性及修辞功能

(一)存在之合理性

笔者以为,乙式双遮存在的基础在于其契合传统哲学中的本体具有不可言说性,而本体的不可言说是道家和佛教的基本观点。

从道家来看,《老子》第一章即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三十二章云“道常无名”。很显然,老子认为,一旦用语言表述,语言所说的道就不再是本体性的道了。庄子对道体的不可言说性体会尤为深刻,他在《天道》中编造了轮扁不能语斤的故事,并据此判断语言所表达的只是“糟粕已夫!”对语言的局限性,庄子在《齐物论》等文中皆有详细论证。到了魏晋时期,以道家为基础,适当会通儒家的玄学兴起,言意关系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玄学系统之建立,有赖于言意之辨”。当时,持言不尽意观点者实为主流。

从佛教来看,印度早期佛教并未特别排拒语言,后来的大乘佛教则既离不开语言,同时又否认语言的实在性及其终极表现功能。对于诸法实相,“甚深般罗菠萝蜜多,不可宣说,不可显示,不可戏论”。大乘空宗创始者龙树认为,“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这是认为空、假、中俱不可言说,因为语言只是假名,本身没有实体。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天台、三论诸宗多认为真谛不可言说,影响最大的禅宗更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其“不立文字”的法门对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审美情趣、心理结构、艺术思维以及艺术表现方式均有较大的影响。

尽管言不能尽意,而尽意不可离言;得兔得鱼,在蹄在筌。为了解决离言即言的矛盾,尽可能发挥语言的最大功效,人们还是想出了一些办法,这些办法中最基本的当是立象尽意和有无双遮。

立象尽意,一是通过抽象符号如《周易》,以卦象建立一套完备的符号象征系统;一是加强艺术的

形象化,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但是,从根本上说,立象尽意的功能也是有限的,因为一旦有象,就是“散朴以为器”,就会对空间加以分割,从而成为有限,而本体是无限的。一般而言,有限则不能囊括无限。所以老子说大象无形,执大象方可以往天下而无害。

双遮之法已经突破了象的限制,破象立无,则虚静可证悟大道(长无欲以观其妙);破无立有,则可体会相用之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大乘空宗以双遮为说理方法,而禅宗棒喝等法更是将双遮运用于修行实践中。因而,道家和佛教的思维方式多凝结于乙式双遮的修辞形式之中。

(二)修辞功能

乙式双遮既然是儒道文化的形式化,那么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这种文化的特征也会得以释放。于是,乙式双遮就具有如下特点:

1意趣玄妙,境界高远

运用乙式双遮,常常能表现出玄妙的理趣,揭示超然的境界。例如:

(12)旦随鹧鹭末,暮游鸥鹤旁。机心一以尽,两处不乱行。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白居易《朝回游城南》)

(13)凉风飒穷巷,秋思满高云。吏隐俱不就,此心仍别君。素怀宗淡泊,羁旅念功勋。转忆西林寺,江声月下闻。(李端《秋日旅舍别司空文明》)

例(12)中的“非行亦非藏”,乃是对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双重否定。对于传统士大夫而言,用行即兼济,舍藏即独善,二者必居其一。白乐天则双遮行藏,自称“机心以尽”,一副洒脱的模样。“非行亦非藏”,是全诗的诗眼。例(13)双遮吏隐,“吏隐俱不就”既不就吏且不就隐,“吏”即“用之则行”,“隐”即“舍之则藏”,用意和例(12)相同。

2手法独特,妙趣横生

乙式双遮的运用,使得表达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如:

(14)不见四谛非不见谛,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第三》)

(15)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白居易《中隐》)

例(14)是维摩诘说服须菩提的话,以排比句式双遮两边,揭示大乘妙旨,对治小乘偏隘,令人不可思议。在例(15)中,依一般常识,忙一定不闲,闲一定不忙,“非忙亦非闲”,出人意表,又与佛理暗合,修辞效果令人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