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入小学生作文

2009-01-29王晓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课外习作动物

王晓艳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2-0045-02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原因是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接触生活,亲近自然,所以笔下无灵感、文中无妙语,久而久之,对作文也就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指导孩子们写喜爱的小动物时,我就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首先请孩子们在课前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课上,请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都带到教室里,同时创设情境:“孩子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愿意跟它们交朋友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先来跟小动物们交个朋友,一起玩玩吧。”孩子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跟周围的小动物一起玩耍起来,有的摸摸小动物的头,有的轻轻地抚摸小动物的毛,有的还跟小动物握手呢。有了与小动物间的亲密接触,孩子怎么会写不出来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他们一定会用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描绘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

2 及时鼓励,培养兴趣

学生对作文有一定的兴趣后,写出的文章,有时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在讲评时,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就要讲究评价的策略,抓住“闪光点”, 多用鲜花,少用棍子,多给鼓励,少给讽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演,注意保护孩子作文的兴趣,不挫伤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对优秀习作,特别是对有进步的作文,一定要推荐在全班朗读,肯定写得精彩的语段,师生互动评改,这样学生就会为自己取得成绩而自豪,就会为了下一次的表扬和鼓励而积极地写作了。当然了,也不是一味地表扬鼓励,对后进生则启发反复修改,多给这类学生以正面的鼓励,指出习作中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心情愉快地接受意见,产生写作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相信自我。例如,在一次作文讲评中,对我班的琪琪同学用的一个刚刚学过的成语,我在班上表扬了她,说她学过的词语就会用,她高兴极了,并在以后的作文时,经常有意识地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让人读了她的文章,有一种非常美的感觉,这就是激励表扬发挥的神奇作用呀。

3 坚持练笔,巩固兴趣

良好的作文兴趣,离不开平时的坚持练笔。作文教学一定要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的日记、摘抄、读书笔记、口语交际等多种学习环节,都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从中找到作文的兴趣。应该由指令性作业,过渡到自主练笔,然后发展到我要作文,最后达到享受作文成功的愉悦。 课外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作文的功力在文外”,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摒弃命题作文,完善话题作文,也让学生少了畏难情绪,增添了习作的兴趣和勇气。 课外练笔要不受限制,学生可自主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愿望、喜、怒、哀、乐。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必要时可正面引导,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课外练笔,是课内作文的补充、扩展、延伸,课外练笔的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在课外,孩子们置身生活,留心周围的事物,积极观察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就会使学生产生喜欢观察、乐于思考的兴趣,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童话、散文的练习,这样就能全方位、多侧面地发展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4 亲身观察,引发兴趣

作文教学要打破课堂界限,把学生带出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亲身体验,然后再写,孩子们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如写《秋天的景色》,把学生带到田野,看秋天田野的自然风光,丰收的田野,繁忙的农民,喜悦的心情,边向学生介绍自然风光,边让学生亲自感受秋天的景色,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景物口头表达出来,发挥自己想像力,这样学生作文做到有话写、有情可抒,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纸上。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的动力。”实践证明,兴趣和爱好是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打开智慧和创新的大门,他们才会带着这种兴趣主动探究学习,这样,他们的作文能力才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习作动物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习作展示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