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9-01-29相阳
相 阳
[摘要]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已被高校普遍采用,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学分数偏高、总学时偏多、学制弹性不足、必修课程过多、选修比例偏小等问题。应采取缩减学分与总学时、提高选修比例、推进弹性学制等措施深化学分制改革,创新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选修制弹性学制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9—03
[作者简介]相阳,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镇江212013)
学分制是以选修制为基础,用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以绩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配备导师辅助学生学习,以学生取得规定的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以弹性学制为载体的一种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修读专业、修习课程、学习方式、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与地点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学分数偏高、总学时偏多、学制弹性不足、必修课程过多、选修比例偏小等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以发挥学分制在教学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一、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为使学分制在我国的实施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展现,笔者选择了我国13所高校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选高校类别涵盖我国高校13种分类中的综合类、理学类、工学类、文科类、法学类,具有一定代表性。所选学校学分、学时及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学生毕业所需最低学分数参差不齐。北京大学毕业总学分最低,为136;最高是江苏大学的213,两者相差了77个学分。13所高校最低学分数平均是166。各高校总学时数同样高低不齐,最多与最少相差了700多个学时,平均约为2 608学时。对此,我们不禁思考:高校本科生毕业所需最低学分设定在多少才比较适宜,各高校如何将学生在校学习总量缩减到适中水平?
(二)弹性学制存在的问题
所谓弹性学制,狭义的定义是指学习内容有一定选择性,学习年限有一定伸缩性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弹性学制要求学生以积累学分的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既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也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限内边读书边工作、或停学创业、申请转专业、申请休学等而延迟毕业,体现了较强的灵活性。
但目前弹性学制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反响,大家反而认为“弹性学制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并没能真正“弹”起来。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学生课业安排的固定性与课业任务的繁重性。高校目前仍是按学年制的要求编排学生的课程计划,学生课业固定且繁重,提前毕业意味着课程学习更加紧张。其次是毕业手续办理的复杂性。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不仅要经过学校各部门,而且还牵涉到公安机关、人事等部门。离校手续办理的时间一般都统一规定,提前离校非常困难。弹性学制实质上也就成为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最后,弹性学制还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用人单位仍会以异样眼光看待提前或推迟毕业的学生,使他们在就业时遭遇不公正待遇。弹性学制要真正“弹”起来必须要得到社会认同,用人单位要能够接受提前或推迟毕业的学生,从而创造一个适合弹性学制生存的大环境。
(三)选修制存在的问题
选修制是学分制的核心,也是学分制的基础,但选修制不等于学分制。许多高校选修制在选修方式、选修比例、选修范围与内容几方面存有问题。
1限制性选修占主导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选修方式是以限制性选修为主,即在各课程模块中分别设置一定学分的选修,极少采取任意选修的方式,只有个别高校才开设任意选修课程模块。如浙江大学为本科生独辟出“个性课程”模块,完全由学生自主选修,而大部分高校一般不单独设置任意选修课程,仅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分出跨专业、跨系、跨学院的6~8个学分供学生选择,用于扩大学生知识面。我国高校选修制是限制性选修占主导,任意选修少,选修方式比较单一,学生自主选择度低。
2选修比例低
一是通识教育课程选修比例低。通识教育课程选修比例是指各高校培养方案中“普通课程”、“公共基础”、“人文自然科学类”、“全校性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程中选修总学分与毕业总学分之比。由表1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选修比最高,达11.8%。其他高校都在10%以下,均值为6.7%,即在总学分中只有6.7%的学分用于学生自主选修,通识教育课程选修比例低。
二是学科与专业课程选修比例低。此选修比例是指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选修总学分与毕业总学分之比。如表1第五列所示,高校此模块比例在20%以上的有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扬州大学,其他高校此比例都偏低,平均水平为14.7%。说明各高校对学生在学科与专业知识掌握上还是严格要求的。低选修率致使学生知识结构被人为限定在狭窄专业范围内,无法得到进一步拓展。
三是选修总比例低。通识教育选修比例低和学科与专业课程选修比例低共同带来了选修总比例偏低。如表1最后一列所示,高校选修比例高低不平,仅有几所学校达到30%,平均水平约为22%。必修课程偏多,必修比例平均高于70%。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少,学习自由度低。选修制作为学分制的核心与精髓没能真正发挥出优势。
3选修范围窄、内容少
表现在:一是限制性选修的方式限制了选修的范围。限制性选修是在某一模块中开设选修,选修范围首先被限制。二是学科与专业模块选修比例直接制约学生在此模块中的选修内容。在此模块范围内,高校选修比例越低,选修内容就越少。三是通识教育课程选修比例低也限制了学生选择修读的内容。通识教育课程选修中一般要求学生选修12~16个学分其他学科的课程。但此模块选修比例低,学生选修课程数量极有限,选修内容因此受到极大限制。四是选修内容受高校选修课程实际开设情况的限制。我国高校选修课程普遍开设的少,选修内容相应少。
二、完善学分制的相应对策
(一)减少学分数,压缩总学时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学分数普遍偏高。1 956年日本颁布的《大学设置基准》文件中,规定大学毕业的条件是:学习四年至少要取得124学分,其中一般教养课程(人文、社会、自然、外语、保健、体育)最低为48学分,专业课程最低76学分。韩国汉城国立大学规定允许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为140个学分,每一学分相当于16课时的课程或32个学时的实验。每个学生至少要选修36个学分的基础课和39个学分本专业的专业课,其余65个学分由学生自出选择0。美国伊利诺大学与德克萨斯大学分别是130与135学分。表1中我们得知13所高校学分数平均为166,
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中,武汉理工大学与江苏大学均超出200,只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与厦门大学接近国际水平。下面我们将以这五所大学为例重点分析。
由表2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武汉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的通识教育、学科与专业、其他,三个模块的学分数明显高于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相对应部分,尤其是通识教育模块,江苏大学高出北京大学43个学分。由此必然带来总学分偏高和总学时偏多。这无疑使得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武汉理工大学与江苏大学学生的学习负荷明显高于其他大学。学生缺少自由学习的空间,创新力的激发与培养缺乏应有的时间保障。高校可以从三模块人手,重新修订课程计划,精减总学分,压缩总学时。
首先,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此模块学分控制在50~60之间比较适中。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政治理论课程占据很大比例,应该考虑合理精减。有的高校是压缩英语学时从而减少总学时,同时积极提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也有高校是取消体育课来减少总学分与总学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特色等精减压缩学分与总学时,不强求高校间的一致性也是学分制实质内涵的重要体现。
其次,缩减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学分。北京大学此模块共84学分,其中专业必修51学分,专业选修33学分,分专业课选修与院选修两部分。厦门大学是学科类通修26学分,学科方向选修44学分,共70学分。武汉大学则是专业基础课程必修35学分,专业必修9学分,专业基础与专业选修40学分,共84学分。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比较强调专业课,厦门大学则十分注重选修,武汉大学即强调专业必修又注重选修,三校特色各异。其他高校可以参照三校不同模式进行修整,也可以创建新模式。依据三校经验,此模块总学分可以精减到70~80之间。
此外,余下的模块也就是其他培养环节也应做出调整。比如武汉大学此部分仅设置10学分的实践活动,北大是6个学分的论文写作。此环节可以考虑设置10~20个学分,既能使学生得到多方面锻炼又能保证学习质量。
(二)增设任意选修方式
应该采用多种选修方式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课与自由学习的空间,高校在修订课程计划时应当开放任意选修方式。任意选修是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需要、能力特长等进行自主选择的修读方式。可以在本专业、本学科、本学院及学校几部分课程中都设置任意选修,尽量使选修方式灵活多样化、学生选修自由化。北京大学有16个学分用于任意选修,苏州大学则是在学科与专业课程模块中开放34个学分的任意选修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得到良好激发与提高。
(三)提高选修课比例
我国高校学分制中选修比例比较低,美国高校一般都在30%左右。我国除极个别高校外,都未达到此水平。完全意义学分制的实现,必然要求提高选修比例。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选修比例。一是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模块选修比例。如表3所示,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此模块比例分别是11.8%与8.5%。而武汉理工大学与江苏大学均未超过5%。提高通识教育课程选修比例不仅能给学生带去更多新鲜知识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能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培养通识人才打下基础。二是提高学科与专业课程模块选修比例,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广度与深度。厦门大学此模块设计的很独特,选修全部集中于此模块,比例占总学分的29.3%,占此模块总学分的62.9%。北京大学此模块中的选修比例也高达68.8%,即此模块中有近一半以上的课程是学生可以进行选择的,学生对专业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享有充分的自由。高校应尝试从这两块人手提高选修比例,充分满足学生学习自由的需求。
(四)增设选修课,丰富选修内容
选修方式的增设以及选修比例的提高必然要求高校增设选修课数量。目前高校开设的选修课数量极其有限。据了解,中国大学开课的总数量比美国大学的开课总数量要少得多,哈佛大学仅文学院就开设了3 000多门课程,而中国大学平均开课的数量估计只有不到2 000门,名牌大学开课数量相对多些。清华大学大致有3 900门,北京大学4000门左右,一般大学要少得多,厦门大学只有1 700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仅1 050门。在美国,一般的四年制大学开课数量都在5 000门以上。。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多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多建设精品课程,使高校拥有一个大型的“选修课超市”,学生进入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志趣自选需要的课程。有的高校实行教师开课门数与工资直接挂钩的方式来激励教师多开课程。此举不仅给学生带来选修上的富足性,而且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五)让弹性学制真正弹起来
中国高校学分制实施手册中明文规定允许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但事实上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很少有学生能够顺利提前毕业。针对弹性学制的现状,我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让弹性学制真正弹起来。
1摈弃传统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影响,高校目前仍缺少相应的自主招生权,高校也没有取得毕业文凭发放权,高校现行的教育体制与管理模式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积极实行弹性学制要求我们摈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带来的思想束缚,首先要接纳弹性学制。国家应大力宣扬学分制,让人们尽快了解并接受学分制,尽力消除人们对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带来的一些误解,使大学生顺利毕业、就业。
2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
弹性学制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新的观念作支撑,更需要规定性的制度做后盾。但目前我国的人事分配、毕业生就业等制度改革滞后,跟不上学分制改革的需求。已修满学分的学生不能及时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而迟迟不得毕业。国家应做好相应的制度改革,重新修订学位授予条例,下放学位授予权给高校,及时发放学位证书,保证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准时毕业,使弹性学制真正具有可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