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扩张的失衡
2009-01-29战弋
战 弋
[摘要]始于上世纪末的高校连续扩招,导致高等教育出现显在或潜在的失衡。要解决这些失衡问"题,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首先应从观念上澄清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问题,其次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坚持走大众与精英并举之路。
[关键词]教育扩张失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24—02
[作者简介]战弋,长春工业大学高教所副研究员(吉林长春130012)
自1999年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快了人才培养的速度,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适应了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持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平衡与发展。另一方面,不应忽视其中潜在的或者已经引发的失衡性。重视失衡性并对此及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有所裨益。
一、教育扩张的失衡
(一)教育责任的失衡
学生家庭和社会把本应由各自予以承担的相应教育责任,转移到学校和教师身上进而导致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责任“此消彼长”的不合理分化现象,为教育责任的失衡。
1家庭教育责任转移。一部分学生家长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全部交付给学校或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权,致使家庭处于教育责任“真空”的境况,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社会人员的广泛流动成为可能。许多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寻求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那种稳定的、由父母陪伴子女度过儿童、少年时代的传统局面已经或正在被打破。大多数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的监护、教养问题无条件地落到了老者或相关亲人的身上,家庭教育的责任发生了实质性的位移。其中,家庭教育责任转移到了学校和教师身上表现得日益突出。
2社会教育责任功能的弱化、淡化甚至退化。就基本情况来说,我国的社会教育特别是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起步相对较晚,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相对滞后。有研究发现,学生课余生活的贫乏、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教育责任意识淡漠以及社区教育的功能弱化是导致家庭教育责任转向学校和教师的重大诱因。相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而言,广大农村地区或边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与之相应的教育发展尤其是社区教育尚处于较低水平甚至于是“荒芜地带”,社会教育的功能难以发挥。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微弱,已有社会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社会应予担当的教育责任呈削弱或淡化的态势。一些原本应由社区承担的教育责任也部分甚至全部地转移到学校和教师身上,从而导致了教师社会责任功能的被动扩展,造成了社会教育责任的缺位或匮乏,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和学校的压力,更促成了教育责任失衡的不合理格局。
3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师的社会责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是指教师事实上所担负的一部分社会责任应由其他社会角色承担,以及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的社会职能自然地被教师承担下来的情况。应指出的是,超出教师职业职责的社会责任,并不仅仅意味着精力的投入,还包含在教师执行这些责任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行为过失及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尤其是给教师造成的心理压力或思想负担。
4学校的不堪承受之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对学校单向度的批评,表现在人们用局部或片面的眼光看待真实的教育世界,片面注意学校的问题,将本该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交付给学校,学校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它不该也无法承担的重任。概而言之,从品德发展到能力培养,从学习到生活,似乎都是学校的责任。
应当指出,教育的责任失衡不仅可能造成人们对学校不切实际的期望,而且可能造成人们忽视对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责任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成为妨碍教育健康发展的不良心态,有碍教育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值得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与思考。
(二)教育参数的失衡
在高等教育扩张时期,我们发现高等教育参数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与潜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质量下降。由于大规模地扩招以及扩招时不同程度地降低分数线,又通过“特招”与“特批”招进了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导致高校生源质量下降。与此同时,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过高的师生比使得教师疲于授课和完成教学任务,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学生的辅导,教师对其能否保证教学质量缺乏信心。所有这些原因将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而教育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对学校形象也会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使其更难招到满意的学生及保证教育质量,从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生源数量不足。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高考适龄人口的发展速度趋缓,高等院校扩招的速度如果不予以适当放慢,最终将导致生源数量严重不足。。现在绝大部分高校新校区的建立与扩张是依赖于巨额的银行贷款,届时正值还贷高峰期,学校将要面临生源危机和财政危机的两难局面。现今高校规模的扩张均建立在当前的招生规模前提之下,为满足扩招而产生的需求,大批的软件硬件设施投入使用。但10年后高等教育生源市场的严重不足将导致大量资产及设备的低利用率甚至出现闲置,教师出现超员,学生成本增加,从而对学校的生存产生威胁。
3教育教学资源匮乏。招生规模的扩大与教学设施的严重不足形成反差,教学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软硬件的需求与相对匮乏的教育教学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室及图书馆时时处于饱和状态,教学配备的经费增长率又远远落后于学生的增长率,而许多新上马的本科院校与新升格的大学在师资建设、图书设备、学生来源、教育教学及学术氛围等方面与其他重点高等院校相差甚远,于是,如何培养出合格的高校毕业生成为其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4人才资源浪费。由于高校扩招的速度过急、过快,而大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冷静而准确地预测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及人力资源的需求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潜在的劳动力往往由于设备或软件条件跟不上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出现人力资源的重复和积压,从而导致社会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包括高学历低就业所带来的投资浪费和资源浪费。
5高校缺乏特色。新上马的本科院校及新升格的大学由于面临着国内大城市高校、省部属重点高校争夺高等教育市场的压力与挑战,往往力争办成大而全的综合学校,这样就失去了自身竞争的特点与优势而最终陷入发展的困境。同时,有些高校在扩张时并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与配套管理措施,并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排与指导,从而导致自身的发展以牺牲一部分在校学生的利益为代价。
6教学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原有的教学管理及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扩招后形势的需要,随着高校规模的逐年加大,其弊端越来越明显。许多高校缺乏自我研究的自觉性,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估自身的强弱与问题,不重视数据库的建立与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传统的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教育与教学的失衡。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出路
鉴于高等教育扩张带来的种种失衡,以及高中后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创造多种中等后、高等前教育途径,对高中毕业生进行就学分流,以减轻高等教育的压力。
目前,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招生规模过大,重点院校本科生规模多在4万人以上,这会影响本科教育质量,更会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另外,可以采取分层定位、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的途径。高等教育是多维度概念与多维度事物,单一地将高等教育定位于精英高等教育或大众高等教育,可能误导理论研究与实际决策,使它们偏离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指向。单一地倡导或实施大众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不符合国情,也不符合高等教育分层与定位,还会影响国家教育水平与文化水平;盲目地困守精英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精英化,既不符合国情,又不利于提高全民文化水平,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健康。单一的精英教育路线,也意味着对高等教育种种多维属性的忽视,甚至是否定。两全办法是分层定位,在大众高等教育层尽可能开发资源与扩展规模,尽可能放低进入限制,尽可能增加再升学空间;在精英高等教育层,严格坚守质量定位,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严格控制毕业出口水平;在大众教育层和精英教育层之间。从初中毕业起设置灵活升学途径与升学进入点,使求学者自由决定进入深造与退出。
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形态、经济水平与政治体制等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只能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的道路,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