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大学组织文化研究特点述评
2009-01-29徐莉
徐 莉
[摘要]本文主要以当代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组织文化研究现状为考察对象,认为整个研究呈现出“七多七少”的特点。建议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组织文化问题,将科学方法引入大学组织文化研究中,以助于提升大学组织文化研究的水准。
[关键词]大学组织文化研究特点水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16—04
[作者简介]徐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北京100089)
笔者于2008年9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从1979年至2008年9月全部数据、全部期刊检索)中输入篇名词“院系文化”,查找到学术论文2篇;输入篇名词“教师群体文化”,查找到学术论文3篇。经阅读推敲,这3篇论文并非从组织管理角度谈院系教师群体文化,而是从教师职业群体角度探讨教师群体文化,遂不列入文献述评范围。输入篇名词“高校组织文化”,有论文75篇,其中与本文研究范畴联系比较紧密的学术论文16篇;输入篇名词“大学文化”,有论文3 168篇。再输入摘要限制词“大学文化内容建设”和时间限制从1999~2008年,有论文729篇,其中与本研究范畴联系比较紧密的学术论文有113篇,去掉4篇研究外国大学文化的论文,余109篇。此次文献搜索共把127篇论文纳入研究范围。2009年3月底,笔者再次搜集文献资料,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篇名“大学组织文化”,从1979年至2008年全部数据、全部期刊中检索,共有42条记录,去掉不属于大学组织文化研究范畴的论文、与前期搜索文献重复的论文、一些工作和活动讯息报告后,共选取论文20篇,纳入本文研究范围(本述评涉及的147篇论文的具体搜索情况见表1、表2)。
上述论文关于大学组织文化的概念界定,有郭祖仪(2001)、彭兰和张泽麟(2004)、蔡汉军(2005)、包镕(2007)等人的价值体系说,赵存生(2002)、王翼生(2006)等人的总和说;关于大学组织文化的内容,有郭祖仪(2001)、范琦和高涵(2004)、包镕(2007)、王秉琦和刘子实(2007)、周亚芳(2006)、包万平(2007)等人的内容层次说;潘吉仁和周萍(2003)、王翼生(2006)等人的内容类型说;张文雪(2006)、杨连生(2006)、王洪才(2007)、卢文忠和蒋洪池(2008)等人的文化主体说。另外,本文研究所涉及的论文还主要研究了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功能和紧迫性、大学组织文化建设途径和对策、当前高校组织文化建设中的误区等。总体看来,当今中国大陆组织文化研究呈现出“七多七少”的特点。
一、有研究方法意识的少,无研究方法意识的多
上述147篇论文中仅有5篇用寥寥数字提到了研究方法,实际运用了一定个案研究方法的有8篇,有一点个案研究彩色的1篇,而提到访谈法的1篇论文中却看不到访谈的影子,有一点儿实地研究色彩的有3篇。但所有147篇文章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没有做任何具体的陈述和说明。笔者认为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应展示出研究者“做研究”的过程,即怎样发现问题、确定问题、使用何种方法、如何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等等。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大学组织文化的研究者,他们显然缺乏方法论的自觉意识。“从这些论文中很难看出,研究者是如何做研究的,也就是说看不到研究的过程,只能看到研究成品”。,“在中国评价研究产出的是成品而不是过程”。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借鉴蒋凯博士。和程介明博士的的话做出一个判断:大陆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并不注重方法论,方法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其说是研究方法问题,不如说是学者们缺少科学精神。
二、从研究方法上看,思考性的“研究”多,科学研究少,真正的思辨研究也少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程介明博士曾以我国《教育研究》杂志1994年第1期至第6期上的65篇研究文章为分析对象,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作过很有见地的分析。他发现,中国教育研究中哲学性文章多、“非实证性文章”多,感想式、主张式、经验式、思考式、指示性文章多,而扎实的严谨研究、有助于理解的解释性研究则很少见。程博士对中国教育研究类型的分析及其基本结论也适用于我国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关于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和建设中的实证方法,有研究者曾提到实证研究的问题,郭祖仪(2001)指出:“实证原则是指为了塑造组织文化,应当使用统计和实证分析的科学方法,提取和突出本组织的文化特色,以便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更为清晰的印象。”但本文涉及到的147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呈现出的特点却是:思辨研究少,实证研究或科学研究少,思考性的“研究”多。从严格意义上讲,几乎没有几篇能算得上是思辨研究的。“需要指出的是,在思辨类论文中,严格的哲学思辨论文并不多;不少论文缺乏理论提升,或者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或者没有建立在对教育事实的系统分析之基础上,属于议论性而非论证性作品。”这些研究“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哲学性的、主张式的或指示性的,观点和论证很难说严谨、科学,时有武断之失。”“非科学的研究常常表现为个体经验的描述、随意观察、个人感想、利用未被证实的常识进行概括等等。这样的研究不大遵循严密的逻辑,没有考虑足够多的变量以及变量间的关系,推导出来的结论常带有片面性,很容易被无法涵盖的其他事实轻易推翻。”笔者认为他们的评说用于对大学组织文化研究方法的评价也是非常准确的。与思辨之严密的逻辑推演相比,与严谨、精确的科学研究方法相比,收集一些研究文献、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对大学组织文化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实在是要容易得多。
研究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思辨研究,二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又分为“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或定性研究、“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两种方式。“思辨研究是指从某一前提出发,探究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逻辑分析方法。它往往从某种假设出发,进行逻辑推导,强调社会政治现象的价值分析,带有演绎的、注释的特点,强调论证的逻辑性,结论往往带有一般性,可称为应然的研究。”实证研究的目的是获得事物属性的认识,重视用明确的数据、具体的事实和可观察的行为来说明问题。质的研究以观察、访谈、实地研究、文本研究、叙事研究为主,通过归纳分析,从资料、访谈和观察中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定量研究通过人工控制的环境,以假设演绎的题目,代表性的统计和实验,得出关于事物属性的结论。如果选题属于实证性质,一般最好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实地研究是对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从观测和调查研究者的身份来看,实地研究者可有下述四种角色之分:完全参与者、参与者身份的观测者、观测者身
份的参与者以及完全观测者。”
思辨研究属于人文范式,实证研究属于科学范式,通过科学的验证来发现和陈述事实。从研究范式上看,大学组织文化的研究基本上不外乎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之列。思辨研究更多应用于人文学科,大学精神研究可以运用思辨研究方法,而大学组织文化研究本质是一种管理研究或一种组织行为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对组织行为研究普遍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毕竟受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鼓舞,适合用科学方法从事研究的管理问题和领域应尽量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如组织理论、行为科学、企业文化。”研究大学组织文化涉及组织成员价值观、人的行为和活动,有赖于对研究对象特殊性的体察以及研究者本人的洞察力和直观判断,比如对大学组织文化中的微观问题、深层问题和价值关涉问题,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需要深层的体验和思考;大学组织文化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因而需要研究者对大学组织文化的塑造和维系进行详细的动态描述;大学组织文化的建设活动是一种自然情境,在自然情境下研究大学组织文化问题,研究结果可能更切合大学实际,研究结果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因此,质的一些研究方法,尤其是实地研究有其独特的优势。综合应用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的大学组织文化论文会更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笔者认为,大学文化应属于人文和社会学科领域,对大学文化的研究,起码有四种研究范式:(1)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2)教育哲学的研究范式;(3)教育学的研究范式;(4)教育实践的研究范式,适宜运用思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大学组织文化应属于管理学科领域,更适宜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式,应采用科学研究方法。
三、从研究层次看,宏观层面的研究多。微观层面的研究少,个案研究少;从研究目的看,几乎都是规范型研究,回答“应该怎样”或“应然”的问题
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本文强调把大学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组织行为研究,对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层次作以下界定:宏观研究层次是从组织整体的角度笼统地研究大学组织文化或者将大学组织放在社会整体中进行研究或者从共性上研究大学文化(精神);中观研究层次指研究某一类大学的组织文化或者大学组织文化之制度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等某一方面的内容;微观研究层次指具体研究某所大学的组织文化或大学内某一小群体文化、某一项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等。据此,笔者将147篇论文的研究层次情况作如下统计(见表3):
从宏观层次看,147篇论文中很少有研究大学文化与外部关系的,绝大部分都是研究大学精神,“长期以来,关于大学的研究,组织文化并不占据主要的地位。大学的经典研究著作总是倾向于阐述大学的理想、大学的使命,等等。”要真正理解大学,还要从它的组织状态人手,研究它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组织特征,但本述评所涉及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地对大学文化或大学组织文化作一总的概括和描述,这些概括和描述基本都是从宏观层面讨论大学精神和理念。泛泛地讨论大学组织文化,占到总数的61%;中观层次的研究论文占总数的32%,基本也都是泛泛而谈,主要是缺乏科学研究方法所致;很少看到微观层次的大学组织文化研究和个案研究,微观层次的研究论文占总数的7%,尽管有的论文说是个案研究,其实也很难称得上是完整的个案研究。微观层次的大学组织文化研究主要包括这些方面:大学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或群体的亚文化研究;大学和院系组织价值观的具体提炼过程研究;大学内部群体行为模式研究;具体某个大学或大学内部群体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或针对大学组织文化某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等等。
四、价值陈述和认识见解多,理论建树少
从材料来源看,147篇论文的大部分材料都是通过其他人的学术著作、论文、文章或讲话等而间接获得的;绝大部分论文都是介绍组织文化的一般理论和内容,陈述价值、经验和一些认识见解等,如高校组织文化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应该如何建设大学组织文化,呈现出更多作者本人的经验、价值理念或一些认识见解和思想火花,应该说还鲜见在大学组织文化理论方面的建树。所谓“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一项新的理论并非指发现个别新概念或命题,更不是一两个新名词,而是若干新的概念和命题组合,也可能是若干新的概念与原有的概念和命题组合在一起,使得原来未曾发现的现象之间的关联得以连通。”概念须经反复推敲,命题须经验证方能得出一个个原则,然后把这些概念和一个个原则系统化、结构化,即为理论。具体说,除杨威(2003)简单提出了“我国大学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官僚模式”之外,没有看到关于中国大学文化类型的研究,没有看到关于中国大学组织文化特征结构维度等一些基本理论的研究。
五、普适价值陈述多,研究中真正有价值的理念少
论文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或问题是:价值和理念的“应该”误区。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组织价值观反映了一个组织关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组织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着组织成员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当每个组织根据强度来排列自己的价值观时,就可以获得一个组织的价值系统。所以说,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组织核心价值观体系。大学文化的价值判断是“大学人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对其文化和价值观念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和持有的态度”,“价值判断作为大学文化的灵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大学都应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这里不存在应不应该具有某种价值观的问题,而是某个大学是否真的拥有某些价值理念,不是现在流行什么,这个大学就应该信奉什么,核心价值观对于组织内部成员有着内在的价值和重要性,它无需外界的评判。现在的学界和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践领域却普遍存在我们应该如何或者我们大学的办学理念应该是什么,但更多的情况下,仅仅是喊喊口号而已,或者是政治的需求而已,是一种组织文化的“政治化”现象。
六、研究大学组织文化共性多,个性少
论文普遍提出大学应该有什么样的理念、应该有些什么样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这是研究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即研究大学组织文化的“共性”。但大学文化不同于大学组织文化,大学文化更多是谈大学精神和理念,主要探讨的是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发展与建构。从时间维度上来讲,大学精神是一个比组织文化早得多的概念,从大学精神角度讲的确有普适性的价值和理念,这是一些终极的价值。但大学组织文化是谈在某个具体组织情境下的大学文化,更多的情况下谈及的是某个大学的独特
的价值信念,即应该更多研究大学的“个性”。王成文(2008)认为,“要处理好大学‘共性文化与大学‘个性文化的关系,大学‘共性文化是指作为大学所应具有的基本文化特征,它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文化特征。大学‘个性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个体文化特征,这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所在。”正是由于每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信奉的价值观不同,才使大学组织可以像人一样是具有个性的——学院气、官僚气、创新、保守、呆板、灵活、热心、冷漠、积极主动的、消极被动的等等。戴林富(2008)作了更为有见地的论述:“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去理解大学文化的个性”,“从狭义的角度审视,大学文化的个性是指大学系统内部作为个体存在的其大学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其他大学相比较所体现的区别与差异,包括一所大学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等。狭义的大学文化个性正是我们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并在大学的办学实践中突出大学文化个性,有助于大学办出特色、彰显个性、形成品牌、树立形象。”研究大学组织文化或研究大学的“个性文化”更适宜运用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和方法,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组织内的具体应用。可以说,组织文化为大学精神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研究视角与思路,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精神,无疑是对以往研究视角的转换。
七、散乱和笼统的大学组织文化建设途径的建议多,系统的使大学文化落地的行为体系构建少
本述评涉及论文关于大学组织文化建设途径的建议显得较为散乱和笼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这些研究多涉及宏观而且研究方法不科学。笔者认为寻找大学组织文化的建设路径和方法,一定要重视组织行为学方法的应用。可喜的是,在个别的论文中已经能够看到一点点组织行为学的影子:“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体现大学文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以‘大学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为基本特征的制度。”“高校必须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作出与学校组织目标相吻合的制度安排,使办学理念具体化、可操作化,成为学校办学实践中的价值规范。”郭祖仪(2001)倡导:“为了塑造组织文化,应当使用统计和实证分析的科学方法,提取和突出本组织的文化特色,以便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更为清晰的印象”,“学校独特的礼节、仪式和富有意义的典礼。礼节仪式是说明办事方式的有效手段,使人们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活动,这本身就是文化力量的表现。所谓典礼,则是指一些不平凡的仪式。”尕藏才旦(2007)认为:“高校组织文化有软硬两种内涵。软件上,既是各种文化要素相互整合与和谐发展的多元体,又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色之一。还包含这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公共关系活动中广大师生共同建构和熔铸下来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故事、名人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校纪、校规、仪式、准则、校风、教风、学风等教与学方面的行为规范体系。硬件上,包括校园整体布局、校园生态环境、校舍文明程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符号标志物的人文精神等物质文明体系的建设程度。”申明(2008)则主张在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中提炼大学文化特色。金顶兵(2006)则提到了培训与利用符号进行“意义管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
即使如此,有关大学组织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的建议远不够系统和富有操作性。绝大部分论文都是泛泛而谈,“从研究成果实际效用看,这类研究对实际工作一般没有直接的帮助,不能发挥、起码不能直接发挥指导作用”。笔者在此建议,大学组织文化研究者应更多地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深入细致地研究某个大学应如何构建自己的具体行为体系以确保文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