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2009-01-28孙鲁梅

企业导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管理

孙鲁梅

【摘要】 文化竞争是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的第五轮竞争,也是全球经济竞争中的终极竞争。为应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中国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竞争和挑战的严峻性,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性,要善于把握机遇,积极地应对。有关专家认为:文化竞争是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的第五轮竞争,也是全球经济竞争中的终极竞争。为应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新思路。创新是一个企业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企业文化建设更高层次上的突破和发展的根本措施,下面仅从五个方面探讨一下我国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突出观念创新

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产氛围的总和。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适应企业所处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以此带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调整。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观念,以此推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企业文化,更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以观念的更新和调整为起点来创新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避免僵化,倡导思路创新

企业文化要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细化”建设,必须冲破思想的禁区,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倡导创造性思维,实行思路的创新。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当今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确定新一轮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力求思路上的独创性、超常性。开放性和新颖性,关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摆脱“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向“唯实”转变,从“等布置,听指令”转变为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工作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使企业文化体现行业特点、凸现个性特征、形成企业特色。

要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宽广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寻找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新途径,不断融入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将思路创新的视角放在理念创新上,用鲜明的富有特色的经营理念来指导整个企业的活动。以新的思路探索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路子,及时抓住市场机遇,规避市场风险,实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领导层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努力争做创新型人才,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认识和对待创新,给创新一种“宽松”的环境,理解创新过程中的非原则性过错,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结合,力求管理创新

要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必须从中国国情和企业特点出发,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与具体管理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力求管理创新。一方面要注意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的有机结合,将企业文化的创新与企业管理的创新统一于企业的再造工程,从“抓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抓管理的提升”角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挖掘企业管理中的文化潜力,促使文化观念转化为管理实践,转化为管理制度和程序,增强管理中的“文化含量”,通过管理创新使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关系,重视文化建设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成果管理,通过对企业文化管理的创新,开拓企业文化的新功能,创造企业文化的新效应,保持企业文化建设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和长效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整合,将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融为一体,使“机制育人”与“脑子育人”在实践中交相辉映。

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激发活力,强化方法创新

要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必须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或手段创新,讲求技术性和艺术性,搞好载体设计,选好突破口和抓手,设计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运作方法。要摒弃那些被时代淘汰的旧方法和“单一形式、单一渠道”的格局,根据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态势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创造出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小型多样、让员工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员工文化生活的需求,要不断的推陈出新,用活那些在实践中颇有成效的好方法。

要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工具和手段,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运用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扩大企业文化的覆盖面;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使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渗入各类丰富、形象、高雅的文化活动之中。通过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的活动,使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统一和谐,成为启迪员工心灵的“金钥匙”。要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既要唱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又要运用各种有形、有情、有趣的多样化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手段打开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天地,使他们得到文化的启迪、心灵的感应、情操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五、企业文化必须重视“造型”,着手形象创新

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综合效应,必须高度重视企业“造型”,着手于形象创新。要注重企业的品牌、信誉、产品质量、员工形象和企业环境,突破原来重在视觉形象设计的狭隘眼界,不仅将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VI(视觉识别系统)整合为一个系统,要进一步导人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CS战略,将CI和CS整合为一个立意更高、内涵更深刻。形象更丰富的系统,使企业形象的塑造上升为企业整体和战略设计的新境界。在形象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企业外在形象与内在价值的一致性,注意把握企业形象的表现形式和震撼力;要展示现代企业的精神风貌和本企业中的闪光点,把形象的塑造融于经营实践和营销过程之中。在塑造形象过程中,要重视设计和实践过程,也要重视社会的客观评价和内部员工的广泛认同;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要重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产生组织归属感和与企业发展共命运的内在动力。

六、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提升水平,实施组织创新

学习型组织作为当今成功企业的模式,已经引起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重在形成员工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理念,重在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建设企业的共同愿景和组织文化,重在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学习和应变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已倡导终身学习,将学习作为丰富发展文化的基本条件。由此看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既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文化。

要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将目标定位于创建学习型组织上。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由原来的“制度+控制使人勤奋的工作”向“学习+激励使人聪明的工作”转变。根据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实行组织创新和企业再造,通过“团队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修炼,使员工的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以提升群体素质,推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和“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使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融合在一起,以促进员工思维方式的转变,提升企业文化;通过“系统思考”的修炼,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成果不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之中,以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综合效应。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新一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将使企业文化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示魅力,就必须勇于反思,敢于扬弃,不为传统思维所束缚,不为陈旧观念所羁绊。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实现企业文化的重塑,实现人治(权威)+法制(制度)+心治(文化)的转变,将企业文化的创新与文化理念的变革和管理机制创新紧密结合,同步运作,以最少的管理行为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使企业文化建设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