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重新构建
2009-01-28陈涛
陈 涛
【摘要】 从出口导向战略的争论入手,分析了林毅夫教授所倡导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指出其在现实中运用的困难,结合我国现实特点,尝试性的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比较优势结合局部赶超”的(贸易)发展战略。
【关键词】 贸易战略;出口导向;比较优势;局部赶超
作为全球化过程中主要受益者之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已紧密相连,中国在本次金融海啸中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波及(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滑19.7%和30.8%,这是自1993年有相关统计数字以来,第一次出现两位数的季度负增长)。由于过于依赖外部需求,我国的经济运行一直隐含着巨大风险,如果出口受限则整个经济的增长就会通过(逆的)乘数效应以更大的幅度放慢(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是大幅下滑)。在目前危急的形势下,对我国近年来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的贸易(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有着重大意义。
一、对我国出口导向贸易(发展)战略争论
其实通常所说的贸易战略,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都不是着眼于对外贸易领域的单纯的“贸易”战略,而是开放经济中的发展战略。中国官方并没有关于贸易发展战略的系统论述,国内学术界对现行贸易发展战略性质的认识也争议很大,尚无权威性定论。从实证研究方面来看,沈程翔(1999)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出口导向型的争论,利用我国出口与GDP等统计数据,论证了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却并非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证明我国经济增长确实是出口导向型。赵陵等(2001)认为,至少在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确实符合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李计广等(2008)主要从我国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政策的目的和企图上来证明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
陈未(2001)认为中国致力于出口增长型战略也削弱了其他亚洲国家继续实施这一战略的有效性,对出口增长型战略在长期的适用性发生了怀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以贾宝华(1999)为代表继续坚持出口导向战略的主张,左大培、刘庭、娄彦华等学者则认为应该转向进口替代战略,靖学青(2000)主张“总体上的‘进口替代与局部渐进的‘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林毅夫及其合作者(1999,2003,2004)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和论文,系统地阐述了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和贸易政策,该理论认为政府应实行中性的贸易政策,既不鼓励进口替代也不推行出口促进,前者导致进出口贸易都受到削弱,出口削弱是因为资源在扭曲的环境下会被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去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后者即使使企业的产品拥有很高的出口比率,出口也会是没有利润的;吴敬琏(2007)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强劲增长中,出口导向政策功不可没。正像一些用出口导向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经验告诉的那样,随着经济发展,这套以国家保护和本币低估为主要内容的政策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否则,它的负面效应将会日益突显出来。
从上述研究现状来看,学者认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认为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存在着弊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论述,提出很多不同的观点,同样对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但是总的来说,很难达成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贸易(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影响选择的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国内、国外形势的变化,仔细权衡利弊得失,以便能够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战略。值得关注的是,林毅夫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其逻辑性非常严密,其适用性和实施的困难有待考察,正是从这一点上出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提出了“总体比较优势结合局部赶超”的战略构想。
二、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方向——总体比较优势结合局部赶超
(一)比较优势战略不同于出口导向
林毅夫教授从对比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不同发展道路及其发展绩效开始构造自己的经济发展理论。他的对比表明:二战后长期实行“赶超”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无一例外最终都没能实现最初的发展目标,那些没有选择或较少采取“赶超”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中却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这种从未明确表述出来的发展战略,特点是其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遵循了经济学中所说的“比较优势原则”,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1.比较优势战略的内涵。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指的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变化的结果,要提高技术水平必须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由于一国的土地数量是给定的,要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主要是提高每个劳动力可支配的资本的数量,资本的积累取决于社会经济剩余的规模和储蓄倾向,经济剩余的大小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如果一个经济的技术和产业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会低,竞争力就强,创造的经济剩余就多,可供积累的剩余量就大。
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是稀缺的要素,资本的价格即利率如果由市场竞争来决定必然高,会抑制现在消费,增加储蓄倾向。总之,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会使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要素禀赋结构得到提升。资本将由相对稀缺逐渐变成相对丰富,资本的价格将由相对昂贵逐渐变成相对便宜。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就要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和技术结构。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至于一些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的外向型特征,则使他们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结果,不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在这样的战略下,每一个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结构都发挥比较优势,其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力都必然是较高的。这种发展战略也必然通过国际贸易来发现和实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向国际市场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外贸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必然比推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得多。
2.出口导向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主要是:(1)给出口企业提供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以此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2)给出口生产企业提供低息生产贷款,优先给予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所需的外汇。与比较优势战略“顺其自然”产生的经济外向型特征(贸易占经济比重较大)相比,出口导向战略对贸易(尤其是出口)有更浓重的追求意味。
(二)实施局部赶超的必要性
1.实施纯粹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前提未得到满足
首先,所谓比较优势学说,它的成立要有自由贸易作为前提。如果所有国家的商品都可以自由地交易,没有进口限制,没有配额,只要世界人民需要,想卖多少就卖多少。如果这一假设前提不能满足,那么比较优势学说也就不能成立。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前提是接近满足,现在我们加入了WTO,关税大大降低,外国的商品可以更方便地进来,我们的商品也可以更方便地出去,贸易还是比较自由平滑。我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贸易足以产生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冲击,影响世界市场上某些产品的供求状况,直至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
其次,在稀缺要素积累带动比较优势升级的作用过程中,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杠杆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只有在一国经济的价格结构能够反映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丰裕度的时候,相关企业才能根据比较优势选择自己的产业和技术。只有当价格是由竞争性市场决定的时候,价格结构才能反应每一个要素的相对丰裕度。虽然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方面己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如要素价格扭曲、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分割、行政垄断阻碍竞争等等。各级政府限制资本流动的管制做法导致了金融市场分割,使社会禀赋结构出现了错误的配置。
康志勇(2009)对林毅夫等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引入市场分割因素与经济的二元结构,讨论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合理的管制导致的市场分割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各级政府限制资本流动的管制做法导致了金融市场分割,使社会禀赋结构出现了错误的配置。在劳动力就业更多的领域里,禀赋结构被锁定在工业技术的门槛水平,导致了产业技术的低端锁定,这会使这些部门与国民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又讨论了由于发展过程中制度发展与学习的不足而导致资本市场分割的情况,认为这进一步导致了禀赋结构的不均匀分布,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
2.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和利益格局的角度思考,纯粹的比较优势战略过于理想化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建立自己完整的国内工业体系。世界上的经济大国都有相对比较完整的国内工业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日本、欧盟的农业已经完全没有优势可言,美国的纺织、钢铁工业也已经是夕阳产业,但是这些国家无不采取措施保护这些产业。尽管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出发点,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些国家都希望在全球一体化中保持本国产业的相对独立性。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能够带来效益的提高,但由于世界各地还存在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国家的界限还非常明显,作为一个大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本国的相对独立性,就必须保持相对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我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正在发展中的大国拥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也许短期内是不经济的,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长期以来,美国、日本一直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实行严格的限制,并且对欧洲解除对中国武器的禁运想方设法进行阻止,我国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平新乔(2007)指出,除港澳台资以外的外资,在技术净溢出方面并无多少显著的证据,倒是发现了外资进入会不利于中国企业通过R&D 而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差距的证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在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上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并且像农业、电信等有关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也必须主要依靠自身来加以解决。
(三)局部赶超战略的内涵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史蒂芬·瑞丁( Stephen Redding)1999年发表了题为《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的福利效果》的论文,他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根据现有的在低技术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或者重点发展其现在不具优势但具有生产率增长潜力,并且有可能在将来获得比较优势的高技术部门。文章在克鲁格曼和卢卡斯的两个大国内生增长与国际贸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将李嘉图贸易模型与“干中学”导致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相结合,分别对进行自由贸易和采取选择性贸易与产业政策这两种情况进行了完整的福利分析。
他认为,比较优势由过去的技术变革内生决定,并又进一步影响现在的技术变革速率,受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约束。如果根据现有的比较优势进行自由贸易,其福利就会受损,他主张政府应适当地、有选择地进行干预,这样会同时促进本国和贸易伙伴国的利益。瑞丁的理论为那些虽目前在某些产业上不具比较优势,却可能存在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积极的政府政策干预从而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此看来,在我国的一些比较领先产业和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中实施赶超战略,通过政策上的一些倾斜(包括对企业和个人),促使这些产业聚集优秀的人才资源,吸引资金投入,形成研发优势,使这一领域得到飞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姚洋、杨汝岱(2006)也认为,赶超和比较优势并不矛盾:在短期,一个国家有必要实行一定程度的赶超,以缩小与世界技术前沿的差距,在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同时,也应当致力于一些中高端产业的发展而在长期,在长期,每个国家都将收敛于比较优势。
(四)实施总体比较优势结合局部赶超战略的几点措施
1.出口不再被视为追求的目标,更多地应被视为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具
需要放弃“出口创汇”、“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等目标,摆脱“新重商主义”观念的束缚。不再不计成本地发展出口贸易,不再通过扭曲政策的方式扩大出口,强调使各种隐形成本如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资源成本、劳工成本甚至“人民币成本”都能够显示出来,以正常的“比较优势”参加国际竞争。
2.建立并维持良好运转的市场机制
如果市场扭曲或者由于政府政策的错误导向,贸易和经济发展就可能与比较优势原则相背离,制度性因素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发展最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战略的特征,即便在所谓高科技领域,多数也是生产制造和加工组装环节,不是研发环节。这足以说明,比较优势战略是我国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所导致的自然结果。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完全发挥大国市场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市场分割问题为例,由于历史积淀的各种原因造成我国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并不发达,国内市场被地方保护主义分割成区域性市场。对于如何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真正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各界专家学者提出了种种思路和对策,颇有政策参考价值。
3.政府产业政策应该提供关于经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趋势的信息
关于哪些技术或产业最能充分利用动态变化的比较优势,以及新的产品市场潜力有多大、可能存在的竞争状况等一系列信息对于企业的生产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一种准公共品,最佳的社会方案应该政府应该充当这个集信息收集、处理和分布的职能于一身的角色,并把处理过的信息以产业政策的形式公布于社会,以作为企业在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做产业和技术升级时的参考。实行比较优势战略条件下的产业政策是一种指导性的,其主要特征与其说是要求企业家去作什么或怎样作,不如说是提供一些可能的机会供企业家们选择。
4.实施产业政策需要政府履行社会协调的职能
当要素禀赋的升级要求一个社会的产业随之升级时,所需的投资范围十分广泛。由于资金的限制、风险和外部性的存在,单个的企业不会在所有的领域进行投资,有时这种投资活动的不配套会导致社会最佳投资机会的丧失。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决定朝哪个方向努力,对需要采取的行动进行分析,以及提供引导和支持,帮助单个企业就其自身的状况和经济发展前景作出最有利的投资决策,同时达到社会上各个企业投资活动之间的协调。这种政府引导是协调性的,以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为依据,不是强制性和扭曲性的,因而不会距离当前比较优势太遥远,可以避免严重的决策失误。
5.在WTO的有关规则允许下,运用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反倾销、反补贴和有关保障措施度适度保护并且采用倾斜式的财政等政策适度扶持有关产业
首先,中国是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 ,可以享受针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包括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十八条规定:经济处于发展中的成员国征得全体成员国批准后,可以为加速某些特定工业的建立而采取提高关税、实行许可证、临时征收附加费等限制进口措施。
其次,可以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进行财政补贴,给予税收优惠和适度的信贷支持,或者灵活的政府采购支持等。
最后,新的保护与扶持政策必须体现五个原则:一是扶持的范围必须很小,只有有限的几个行业;二是扶持的时间必须明确,给企业和行业可预期的“毕业”时间;三是所选定的产业必须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效应、学习效应和动态外部效应;四是扶持目标定位于使这些产业成为国际市场最主要的竞争者;五是扶持方式体现于整合后几家大企业间高强度的竞争,以竞争促发展。
根据这样的原则,可以考虑把汽车制造、飞机制造、计算机产业中的高科技组成部分如软件开发列为我国的幼稚产业,尽可能地将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保护好,使其既能应变国内产品的强大攻击和包围,又能感受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通过自身努力培育其国际竞争力。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国家专项工程计划的形式,对上述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重大技术装备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攻关。
参考文献
[1]李计广,张汉林,桑百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J].《世界经济研究》.2008(6)
[2]陈传兴.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调整[J].国际贸易.2007(9)
[3]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理论——兼评对外开放新时期的对外贸易战略与贸易政策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
[4]魏杰,赵俊超.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再认识[J].理论前沿.2006
[5]平新乔.市场换来技术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2007
[6]韩民春等.国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J],国外社会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