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决策

2009-01-28

企业导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担保中小企业信用

李 健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表现的更突出。主要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在既定环境下中小企业如何作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

一、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企业融资就是指企业从内部,外部等各个方面筹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资金的过程。企业融资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方式可划分为:(1)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2)权益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3)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

自1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措施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1)获得的信贷支持少;(2)直接融资渠道窄;(3)自有资金缺乏。

二、中小企业融资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融资主体(中小企业)方面

(1)中小企业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在做出融资决策时最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成本,企业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是否进行融资。

(2)中小企业的有效担保和抵押物匮乏。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发放贷款,贷款企业应提供担保,抵押,由于目前企业风险意识增强,相互之间不愿意担保而形成担保难。

(3)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宏观融资环境的不完善

融资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筹资活动的各种集合。主要有:金融支持配套服务环境,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及资本市场融资体制完善程度等。

(1)银行体制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中国的金融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的体制结构和经营结构都深深的打上了政府烙印,体现了政府的意志,银行习惯按照行政命令行事,普遍缺乏按照市场需要选择服务对象和经营范围的意识,不懂得根据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2)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业务和市场定位的趋同性。一是在服务的客户对象方面。二是金融产品和业务方面存在雷同。

(3)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缺陷。虽然按照国家的规定,许多的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银行的“嫌小爱大”的心理,大量的贷款仍然投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资金饥渴症”。

三、中小企业合理做出融资决策应注意的问题

1.融资总收益大于融资总成本

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2.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

3.选择企业最佳融资机会

(1)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

(2)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4.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中小企业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

5.制定最佳融资期限决策

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资人的风险性偏好。

从资金用途上来看,如果融资是用于企业流动资产,宜于选择各种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如果融资是用于长期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适宜选择各种长期融资方式,如长期贷款、企业内部积累、租赁融资、发行债券、股票等。

参考文献

[1]翁彦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四大误区》.浙江金融. 2006(1)

[2]伍装.《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软科学. 2006(1)

[3]袁玉祥.《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思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2)

猜你喜欢

担保中小企业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关于福山区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