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 模仿 创新

2009-01-28王美菊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例文习作文章

王美菊

苏教版教材在习作训练之前一般都安排了一个习作例文,目的是让刚刚踏入习作之门的孩子有所借鉴、启发。例文在素材选择、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提供一个范例,帮助孩子打开思路,激起兴趣,暗示孩子习作可以这样写。但是,我们许多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利用它,要么视而不见,一带而过;要么生搬硬套,造成学生的作文或千篇一律,或面目全非。那么如何适度的运用好习作例文,让它为习作服务呢?现以《“护蛋”》为例来谈谈习作例文的教学。

《“护蛋”》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里一篇关于体验的习作例文,写的是小作者一次保护鸡蛋的经历和感受。文章写得情趣盎然,很有真情实感。

一、赏析——拓展思路遣词造句

1、赏选材

师:请同学们将例文自读两遍,说说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得怎么样?

生:写了小作者保护鸡蛋的经历,写得很有趣。

师:习作就要写真事,抒真情。真事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来。为什么要让大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就是要培养大家观察生活、搜集素材的能力。小作者能够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得趣味横生,是因为他真实地经历了这件事。所以我们在选择素材时要真实,素材无大小,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想想生活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1:那晚,爸妈有事出去了,很晚才回来,我一个人在家很害怕。

生2:那天,妈妈让我当了一天家。

生3:“六一”节那天我表演了一个节目。

生4:星期天,我当了一次小老师,可过瘾了。

先从整体上感知例文就是为了给学生带来启发,拓展习作思路。习作前,学生的素材积累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我们需要一把钥匙巧妙地开启它,而欣赏优秀例文无疑起到了“钥匙”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了写什么,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

2、赏语言

师:请大家说说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生:我读着读着都忍不住笑了。

师:为什么会笑啊?

生:他说自己都快成“小母鸡”了。

生:他把“护蛋”时的样子写得很有趣,仿佛就在我眼前。

师:你看,小作者多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啊!把同学们下课时的拥挤说成是“危险区”,把同学们的围观说成是“包围圈”,把小心护蛋的自己说成是“小母鸡”等等。这些诙谐幽默的语言使文章读起来别有情趣,让我们在紧张这只鸡蛋命运的同时,又得到了一些放松,着实吊足了人的胃口。我们要借鉴小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锤炼语言上下工夫。

引导学生欣赏例文中小作者的语言,就是要培养学生规范语言、遣词造句的能力。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要我们在写作时要反复斟酌用词。要能根据文章的风格恰当运用语言来给文章润色。小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语言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把一次紧张、惊险的“护蛋”过程写得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二、模仿——谋篇表达

师:读过后,你的感觉很有趣,小作者的感受也是这样吗?

生:不是,他很紧张,很小心的。

师:噢,文章里有“紧张”这个词吗?如果没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文章中没有写,我是从这几件事中读出来的:一是给鸡蛋裹上四层“保护层”;二是下课了,他坐在座位上当“小母鸡”;三是不敢围观打碎的鸡蛋,继续做“小母鸡”。

师:你看,小作者通篇没有将自己紧张、小心翼翼的感受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几件事来表达,这就是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在写作中,要学会围绕观点选择事例表达,这样文章有理有据,更有说服力。这几件事小作者选取得很典型,先写在家里小心地裹上四层,再写到学校做“小母鸡”,安排合理,言之有序,这是我们应该模仿的。刚才,同学们都说了难忘的事,老师很感兴趣,我想知道你们在这件事中的感受如何。

生1:我只做了半天的老师就感觉很辛苦。

生2:当家也不容易,爸妈很辛苦。

生3:第一次登台演出,感觉太紧张了。

师:嗯,同学们的感受很深啊!我看你们个个情绪高涨,想告诉我经过,别急,先认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想想哪个先说哪个后说,该用哪些事例来表达这种感受,可以模仿小作者的写法。

生思考后交流。

生1:星期天,我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上课的游戏。我做老师,小朋友们做学生。第一节课是语文,“我们来学‘a、o、e”,我严肃地说。你瞧,我的“学生们”个个还挺认真,坐得笔直笔直的,两眼直直地看着我。我心里暗自高兴,清了清嗓音,继续说:“跟老师一起读。”这时,我看到小新在那里玩小汽车,“小新,把你的小汽车交上来。”我严厉地说。小新装作没听见,还继续玩。“这不是藐视我老师的权威吗!”我想着,一个箭步冲过去把小车夺了过来。小新看汽车被夺走了,就急得在地上打滚。这可把课堂纪律给扰乱了,有的孩子大叫我要小便,有的孩子说我要喝水……任凭我把讲桌捶得“砰砰”响,他们也不安静,我只好举手投降,宣布:“休息十分钟再上课。”

第二节上数学课。上课前,我没收了他们的玩具,并且约法三章:谁要是不听话,先吃一顿“棍子炒肉”,再站墙根。嘿!这招还挺管用,上课五分钟了,还没人捣乱。“好,下面同学们知道5加2等于几了吗?现在老师把答案擦掉,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我感觉良好地说。因为这道题我已讲了十遍,应该不会有人不会做了吧!结果五个孩子竟然有三个没写对答案。我刚想发火,一想到我们老师对我们的态度,那真是“讲你千遍也不厌倦”,我又打起精神讲了一遍,还有人没写对。我真的快崩溃了!两节课下来,我筋疲力尽了,当老师真不容易啊!

师:模仿例文说得真好,语言风趣,很有顺序,很好地表达了当老师的辛苦。

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分析了文章的结构。文章首尾呼应,开头写感觉“护蛋”好笑,末尾担心鸡蛋的命运,在对比中道出了“护蛋”的艰辛。结构完整,欲扬先抑,这是谋篇的一个特点,值得模仿。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绘画、书法皆从临摹开始,而后自成一家,习作也不例外。模仿的最终目的是要独立创作。新课标强调,习作要表达真情实感。具有真情实感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难事,关键在如何表达上。如何将自己的感受诉诸于笔端,这就要训练,就要引导学生从名家名篇、优秀例文中模仿作者的取材立意、布局谋篇、表达方法等等。尤其在中年级习作的起步阶段,模仿尤为重要。所以当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与例文雷同,缺少创新,也不要否定,模仿成功了也是习作的成功。因为模仿是习作的必经阶段,特别是对能力偏下的学生而言,模仿就是行走在习作路上的拐杖,对这些孩子不要苛求。

三、创新——自由迁移

师:同学们,写作模仿别人的可以,像魏圣亚同学说的“当一天老师”就是模仿例文的语言、结构,很成功!但老师更鼓励创新。像刚才我们由小作者“护蛋”想到自己的一次登台、当家、做一回盲人等等,这都是创新。我想我们班能够创新的孩子更多。

生1:老师,我的开头像这样写:童年的趣事就像大海边的贝壳,五彩斑斓,其中有这样一枚贝壳一直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它告诉我要勇敢要坚强,今天我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师:太美了!你知道这种开头方式在写作上叫什么吗?叫“倒叙”,有新意!

生2:老师,我觉得我这篇作文用一件事就能充分表达我的感受。

师:可以啊,这就是创新嘛,说来听听。

这里谈到创新,与上文的“模仿”并不柑悖。模仿侧重于表达的形式,创新侧重于内容上的自然与真实,对优等生来说创新也是表达形式的灵活运用,创新是在模仿上的自由迁移。当学生具有了创新的能力,我们就会看到个性不一、不同风格的文章犹如朵朵形态各异、争奇斗艳的鲜花盛开在习作的百花园中。从交上来的作文看,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有所创新,表现在选择素材上,如“第一次包饺子…‘小鬼当家”“走夜路”等等。在谋篇布局上,运用倒叙、插叙、首尾呼应等。在表达上,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运用举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细腻刻画人物动作、心理来凸显人物形象,充满童趣,很有真情实感。这些写作技巧,就是学生在不断赏析模仿中达到了灵活运用,实现了从模仿到独立创作的自由迁移。

综上所述,例文是对本次习作训练的铺垫与引领,是实现习作训练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与策略。作为语文教师要合理、适度、用好、用活例文,把例文的赏析、模仿、创新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让例文更好地为习作服务。

猜你喜欢

例文习作文章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习作展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