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09-01-27林红霞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品味感情情境

林红霞

情感是教学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情感的培养不容忽视。而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情感性。事实证明,在课堂上采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为提高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加强交流,以情促学

情感教育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促进因素,是融洽师生关系,进行和谐教育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才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作为教师,仅仅“心中有爱”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把爱传递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音容笑貌、眼神语调、接触方式等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上课时,教师应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每次提问都面带微笑,应对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加以体谅。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情感上会感激教师,使学生在情感上亲近老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小组合作讨论,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从而使课堂成为民主平等的课堂。

二、 发掘动力,以情激学

新时代的中学生,情感强烈,对未来充满幻想,渴望获取知识,但往往意志薄弱,缺乏刻苦精神。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利用教材中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感情因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发掘其学习动力,促进其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课文的思想性,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学习的目的。某教师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提出问题:古代贤人由于忧患而成就了大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忧患意识是不是过时了呢?请结合实际谈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学生分小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经过激烈辩论,学生意识到忧患意识并不过时,在当今社会,学习中也应具有忧患意识,要不畏艰难、努力学习,一味贪图安乐则会一事无成。这些,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情感,坚定了其求知的信心,形成了学习动力。

三、 创设情境,以情导学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文章的特点,创设合适的阅读情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阅读兴趣,进而真正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神韵,领略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上的愉悦,最终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从有感情的朗读入手,以声传情,把课文娓娓道来,使学生乐其所乐,悲其所悲,体会到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学生也能从老师的示范性朗读中学到技能,潜移默化地在日常的朗读中加以运用,实现与作品零距离的接触。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直观性教学,例如,以语言来描绘情境,以图画来再现情境,以音乐来渲染情境等。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感情,笔者采用语言描述的方法,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我则用深沉、悠远的声调描述着:“深秋的黄昏,在荒凉的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 ”学生沉醉在那种悲凉、令人肝肠寸断的情境中,久久没有人出声,这就是语言描述的魅力。而在教《〈白毛女〉选场》时,笔者播放《北风吹》、《扎红头绳》等经典唱段,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旋律当中,为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的喜儿父女遭到地主黄世仁的迫害而义愤填膺。同时,让学生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在表演中,学生融情于演,受到良好的感情熏陶,充分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主题。

四、 品味词句,以情悟学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指导学生仔细品味,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特别是一些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关键词句更要重点把握,以更好地领悟作者的用意。如教学《荔枝蜜》,作者有一段抒情议论:“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可抓住“颤”字进行推敲,提问:什么是“颤”?为什么作者会“颤”?一个“颤”字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感情?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讨论,领悟到作者对蜜蜂奉献精神的由衷的赞美之情,从而达到了“移情”的效果。

品味词语,也可以采用“换位”方法,即试着把原句的词换用其他的词,想一想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中:“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教师可提出:如果把“闪出”改成“走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分析比较:“闪出”写出了小姑娘动作的轻快、欢乐,符合人物的特点,形象性强,而“走出”则无此效果。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作者对哈尼小姑娘的喜爱之情。

品味句子时,笔者并不指定单一的句子,而是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笔者经常会问:在本文中,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或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这样,学生可根据个体的感受进一步考虑,深入到语言的情境中去,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从而丰富了情感。(责编雷靖)

猜你喜欢

品味感情情境
最好的感情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感情工作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不分对错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