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案分析与教育对策

2009-01-27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林某个案网吧

王 妍

一、 个案基本情况

林某,男,14岁,南宁市第28中学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英语科成绩较差。性格活泼好表现,在校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喜欢篮球,特别崇拜美国NBA球星,熟悉各种网络游戏,自称“电脑天才”。林某父母均是海鲜市场的小商贩,文化水平不高,父亲曾是“插队知青”。因为生意忙碌,父母无法照顾林某兄妹两人的生活,基本上都是给钱让他们在外面解决早餐和午餐问题。该生对父母的情感比较淡薄(他是奶奶带大的),看不起父母,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觉得他们没文化,无法和他沟通。妹妹7岁,因在父母身边长大得到父母的关爱较多,让林某觉得父母偏爱妹妹,因而对亲人有不满之心。

二、 个案分析

七年级时,林某各方面表现不错,学习较自觉,能按时到校,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校运会上还为班级争得不少荣誉。但进入八年级以后,他上课经常无精打采,爱打瞌睡,作业常常交不齐,迟到旷课现象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偶尔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打架。另外林某常常带一些游戏秘籍类的书来学校与同学交流游戏心得,在课堂上也研究游戏玩法。家长反映林某经常找借口问家长要钱,放学回家时间很晚,双休日也不在家;家长还发现林某频繁出入网吧,父亲曾几次到网吧找到他并大打一顿,规定了他以后放学回家的时间,并且严格控制他的零花钱。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林某阳奉阴违,晚上早早上床睡觉,等父母睡着以后又偷偷出去上网,第二天天亮时才悄悄回来。这些现象都表明林某已经患上网络游戏成瘾症即网瘾了。究其原因:

1. 自身因素。林某虽有学好的愿望,但意志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碰上喜欢做的事情容易沉溺下去;八年级功课负担加重,林某因为成绩退步被同学嘲笑,从而自暴自弃。另外 ,林某性格外向,交往的朋友很多,有同学也有邻居,基本上是不爱学习的游戏玩家,对他影响很大。

2. 家庭因素。林某父母经常用“以前没人管我”、“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在农村插队了”来逃避家长的管教责任;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对林某的教育大多采取数落、呵斥甚至打骂之类的粗暴式教育方式;另外父母对林某要求不高,认为儿子“不学坏就行了”、“现在大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读书还比不上卖海鲜”,在学习上没有“逼”他,所以林某也就没有什么学习动力,尽管他本人多次表示将来不愿像父母那样卖海鲜。

3. 学校因素。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厌学。有的科任老师打着“为了中考”的旗号,挤占了非中考科目(比如音乐、美术等)的时间,一些课外活动也被班主任“变相”更改为自习时间。这样,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疲倦、抵触的消极心理,而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解除学习压力,消除疲劳。

4. 社会因素。林某所在社区的网吧遍布大街小巷,有些网吧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给中学生上网大开方便之门,甚至提供通宵上网的优惠条件吸引中学生夜不归宿。网吧里聚集着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游戏一起交流,很多中学生把网吧当做乐土。

三、 个案教育过程和教育对策

在确定林某为教育对象后,我对林某的转化教育分为两阶段,从2006年11月开始至2008年6月毕业,历时18个月。主要采取了以下教育对策。

阶段一:家校密切联系,提升家长的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林某患上网瘾,主要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和电话联系,我建议家长在生活上要多关心孩子,教育以与孩子多交流沟通为主,尽量不要采取“棍棒教育”。也建议家长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学习压力,让孩子意识到“不想卖海鲜就要有本事”,而努力学习就是为将来积累本事。 最后让家长了解戒除“网瘾”是靠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家长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轻易放弃。

阶段二: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多种辅导方法突出他自身的“闪光点”。

(1)激励法与谈话法结合。如何把林某的兴趣从游戏转移到学习上来?我采取了激励法。林某的篮球打得不错,一次在班级比赛中赢得同学们的喝彩,特别是女生的尖叫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我抓住时机对他说“如果你的学习也和你球技一样棒的话,那就文武双全了,不然只是‘四肢发达而已”。他很不服气,我趁机再激他,“如果同学们都说你学习进步了,我当众向你道歉,并给你奖励!”他很激动,当场就和我拉钩。此后,每当他取得一点点进步,我都在班上及时表扬他。慢慢地,林某感到老师对他很关心,也愿意与老师亲近了。另外,我多次找他聊天,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一有烦恼就去网吧,也不能因某学科学不好就放弃所有学科,要增强自己的挫折容忍能力,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注意转移法。“空虚、无聊”是大部分中学生网瘾症者的共同特征,所以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刺激和发泄。林某爱好篮球,我于是鼓励他参加年级篮球队,通过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提高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此外林某有计算机专长,思维活跃,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组织的“迎奥运电子板报”制作比赛,使他体验到现实生活其实比网络游戏更丰富多彩,从中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他忍不住想上网的时候,要求其找老师谈心交流,或通过写日记来宣泄苦闷,或者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在书籍、报纸、下棋、听音乐等事情上。同时为了鼓励林某提高学科成绩,我除了建议林某请家教,还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让各科老师多关心他,帮助他,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3)循序渐进法。戒除网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学生可能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我对林某的转化教育是分三段来缩短他的上网时间,慢慢引导他将兴趣和精力放在学习和篮球上来。最初要求他把每天的上网时间从5-6小时逐渐减少为2-3小时,然后是1-2小时,最后每周不超过8小时,甚至只有节假日才能上网。到了初三下学期,随着学习紧张,林某已经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了。我赶紧抓住“中考”这个契机,循序渐进地引导他勇于面对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验。

四、 个案转化结果

在长达18个月的教育过程中,林某的思想变化很大,对老师和父母从最初的被动、排斥到最后的主动、接纳。在初三下学期,他几乎没有去网吧,也没有在家里上网玩游戏,用他的话来说“现在我对游戏已经没有感觉了”。在2008年中考中,林某发挥出色,考上了示范性高中——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可以说林某完成了初中阶段的一次蜕变。

五、 个案反思

类似林某的情况在校园里比较普遍,此类学生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家庭教育缺失或者家庭不和睦,学习成绩不突出,意志力薄弱等网瘾倾向特征。网瘾的转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辅导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网络游戏比现实的生活精彩得多,吸引力也大得多,这时我们的转化辅导工作在强大的网络游戏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转化实验对象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准确地把握好转化的契机,细心地发现实验对象的心理问题,及时施予帮助和解决,而且这个工作是反复的、苦口婆心的,甚至是无效的,同时这也是对我们老师的“耐心”和“时间”的一个严峻考验。

在与林某的谈话中,我深深体会到他矛盾又挣扎的内心世界,他渴望家长和老师理解他,他渴望成功又不愿付出,他需要有人引导他走出自闭的状态。所幸的是林某的家长还能自我反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改变了紧张的亲子关系,而林某由于自身努力,通过和教师制订戒网计划,持之以恒,最终迷途知返,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学习和成材的关键时期,每个网瘾患者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只有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努力营造关心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才能让孩子们在互联网上健康飞翔。(责编李新海)

猜你喜欢

林某个案网吧
制作视频网上传播 侵犯隐私被判赔偿
真记仇!
为躲避凶犯追赶跳窗自保,却无意误伤幼女
网吧之死
个体网吧末日临近
更牛的贺岁攻略 新网吧宝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