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
2009-01-27黄彩霞
黄彩霞
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着网瘾倾向。而在各年龄阶段的网瘾比例中,最高的是13-17岁的青少年人群(国外网瘾人群集中在20-30岁),网瘾比例达到了17.1%。调查还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QQ,剩下的则是看新闻、发E-mail等。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的理念,有效戒除网瘾,我们《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课题组从2006年8月立项后,就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寻找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及教育对策。我们课题组于2006年11月中旬在我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全校学生总人数为2214人,发放问卷共403份,收回问卷403份,占学校总人数的18.2%。这次参加问卷调查的403人中,男生216人,女生187人,性别数目相当。调查年龄从13岁—17岁,主要是我校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的部分学生,调查人数都占到本年级总人数的20%以上。
一、 网络游戏成瘾理论及界定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而本课题主要是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因此,根据专家意见和本课题小组成员的多次深入探讨,制订了如下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评判标准:
(1)对网络游戏有一种心理依赖,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2)从网上游戏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则感到不安、焦躁、情绪低落、心情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在个人现实生活中,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
(3)以网络游戏中的成就感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4)否认过度上网玩游戏给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的损害。
(5)每周上网至少5天以上,每次玩游戏至少4小时以上。
以上的各种情况持续达一年以上,可以确定是网络游戏成瘾症(IGA),而有2至3条不符的,我们界定其为“网瘾倾向”患者。如陆某某同学,出身于城郊结合部的小商贩家庭,虽是独生子,但父母整天忙于生计,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该生从初中刚入学就无心向学,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从最初拿每天的零用钱跑去网吧上网,发展到骗家里人说要交资料费拿去上网,情节越来越严重。有时在晚上趁着父母睡着后,半夜三更偷偷跑去上网,导致第二天精神涣散,课堂注意力没办法集中。后来干脆旷课上网,与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生疏,成为典型的“网瘾”患者。通过我们广泛的调查,我们发现在一个年级中,真正称得上“网瘾”患者的,只有零星的一至两人,大部分痴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属于“网瘾倾向”患者。
二、 网络游戏成瘾诱因及心理分析
(一)网络游戏成瘾的诱因:
网络游戏产品的膨胀和教育方式不当。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呈膨胀型发展态势。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频繁更新游戏场景界面。在网络游戏中,人们不再是简单执行游戏程序,而是在创造游戏生活。这使得网络游戏对要求独立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男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上网时,49.7%的人玩游戏,而男生高达63.3%。女生喜欢休闲类的游戏,占所玩游戏的41.2%;男生则更喜欢刺激的大型联网游戏,占所玩游戏的43.9%。目前,单纯做任务的网络游戏少,大部分都是练功升级,没有固定的剧情,自由度比较大,主要在于人和人的交流,因此人性在里面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使得中学生可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一种成就感。其次,网络游戏还具有匿名性,使中学生可以在一种安全可靠的虚拟情境中相互作用。学生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充分发泄自己的不满,更能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感受到的快感。同时,联机作战使得他们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共同奋战,形成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而不用去考虑性别、年龄、身份、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的问题,这给中学生提供了一种“平等身份”。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中学生极易对网络游戏沉迷以致成瘾。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学生网络成瘾症大部分是网络游戏成瘾,而这个症状又以男生最为严重。为什么呢?从生理上看,男生更富好奇心和冒险情神,女生更为稳健保守,因此男生往往更易于被网上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很多人认为高中阶段的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需要游戏,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成长。而学校体育课的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尤其是男生。于是,他们就去网上寻找替代品,而网络游戏中的战斗游戏,往往令男生迷恋而上瘾。如果现实生活中缺少同伴,亲情和友情缺失,就更容易导致这些家庭的男生成瘾。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的中学生主要症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
(2)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异常症状,如抑郁、易激怒、情绪烦躁;
(3)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
(4)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二)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
要戒除网瘾就要找出原因,我们结合学生自身、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等方面进行调查。学生普遍认为,上网成瘾的原因依次为:学生个人性格缺陷,占59.0%;问题家长占24.2%;学校教育占31.7%;政府部门管理缺失占21.9%。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占64.3%。可见,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
1. 学生自身的原因
(1)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同时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弱,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和新信息网住。
(2)认知能力有限。在虚拟网络里,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时极易受其诱惑。
(3)自我意识强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比初中生高。为什么网瘾喜欢找上高中生呢?高中阶段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现实中他们认为自己的身心已经成熟,可以追求独立个性,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确立自我价值,出现成人化倾向。而他们自身的能力却往往与他们的身心发展不一致,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处处碰壁。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因此,网络往往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4)缺乏成就感。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尤其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经常遭受挫折,加上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他们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5)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忘记自己的责任。网络游戏在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是上下左右跳跃式的,变化迅速,玩游戏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屏,不仅使眼睛过度疲劳,而且精神过度兴奋。下网后脑海中仍不断闪过游戏情景,兴奋点很难抑制,从而影响正常的休息,导致上学时精力难集中。据调查统计,在我校学生中,由于上网导致精力衰退的比例就高达16.2%,男生比例高达22.7%。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后,更容易混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区别,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甚至对周围的事物淡漠和麻木,导致神经紊乱,表现出易急躁、粗暴、激动甚至虚脱,注意力下降等症状,最终形成不良心理。受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甚至消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厌学、逃学现象频繁发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更有甚者,不但学业荒废,而且为支付玩游戏的费用、为了购买那些游戏中的稀有设备,花费大量金钱,走上了犯罪道路。我校学生中为上网花费大量金钱的学生比例高达16.1%,男生比例竟高达21.3%。
2. 学校方面的原因
当前中学的课程、考试较多,学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做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加上学校以升学率为学校的唯一追求,不断加大各考试课程科目的课时,占用了非考试科目(比如音乐、美术等)的时间,使学生产生疲倦心理。而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他们解除学习压力,消除疲倦。特别是在学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为了摆脱现实的困扰,有意躲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同时,学校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不够重视,仅靠强制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压制,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该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家庭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互通的渠道,同时,繁重的学业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和游戏。我校学生中,家里无人管束的学生比例高达8.9%,其中男生比例高达11.1%。有的学生家庭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父母拼命地挣钱养家糊口,而小孩却一点也不懂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与父母感情淡薄,出现情感的缺失。还有一种家庭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和情感交流。另外,还有不少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少,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据调查统计,我校家长中对孩子上网玩游戏持支持态度的占15.6%;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9.1%;持反对态度的占45.1%。可见,家庭中对孩子监管力度的大小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4. 社会方面的原因
首先,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新游戏场景界面层出不穷,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
其次,有些网吧唯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长效的管理措施。有些网吧管理员素质低下,为获取高额利润,使得大量中学生有了通宵玩游戏的机会。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力,促使他们将网吧当做乐土。据统计,我校学生在网吧上网的比例高达43.2%,且以男生居多,高达51.4%。
第三,在市场上,盗版游戏众多,价格低廉,也降低了学生的购买门槛。
最后,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不能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致使该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抢先占领这个高地,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在我们没有能力清除生活中所有陷阱的情况下,让青少年不落入陷阱的最好办法是教会他们识别陷阱。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因素,并以此为契机提出转化的教育对策,并反复论证这些教育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造福千千万万的家庭。
(责编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