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灵犀一点通

2009-01-27徐一丹

关键词:李白赏析古诗词

徐一丹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维系人类社会绵延发展的重要任务。而语文中的诗词更是以其优美的韵律、宏阔的意境、深邃的道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是长期以来,语文的工具性被发挥到了极致,凡是考试中要求的就学,凡是考试用不到的就不学,长此以往,工具性变成了功利性,学生背诵唐诗宋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的古诗词填写,他们会背名句名篇,也会按部就班的赏析,但少有学生发自真心喜欢这些词句。可是,语文的人文性本是不该被忽视的。

从1992年到2009年,不断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就透露出一条讯息:语文课程的性质从一个由“唯工具”论变为“文化载体”论,继而又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要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语文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阅读一个个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所以,语文的教学必须要注入新鲜的教育理念,必须要实行新颖的教学方式。换言之,必须创新。

现行的考试制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单纯机械地去“迎合”考试、“揣测”考试,去押宝是行不通的。首先语文老师应从自己这方面来一个“改革”,从理念到方式做一次有效的创新。任何事物一旦僵化便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的创新,语文教师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教育形势,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对学生人格、精神的洗礼。

近几年,语文考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特别是各省市自主命题以后,环境更宽松了,评价更多元了,形式更丰富了。古诗词的考查形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动。

以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为例,2005年自主命题的16个省市的高考试题,全部设置了诗歌鉴赏题,传统的古诗词鉴赏考查基本以唐诗为主,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简单,不太强调考生的个性解读。2006年的情况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统计,17道诗词鉴赏题中,只有3道选择了唐诗,分别是天津卷张籍的《凉州词》、福建卷李商隐的《端居》、湖北卷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比较阅读),而且后两位作者在唐代诗人中并不出名,不属于名家名篇;宋诗共有4道,比例大大上升,分别是全国卷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四川卷周密的《夜归》、江西卷杨万里的《三江小游》、辽宁卷苏轼的《东坡》;以往比较冷门的清诗也有3道,重庆卷张维屏的《新雷》和龚自珍的《己亥杂事》(比较阅读)、广东卷谭敬昭的《粤秀峰晚望同黄秀石诸子二首》、湖南卷的《咏白海棠》(作者实为曹雪芹)。选择宋词的有全国卷Ⅱ王炎的《南柯子》、安徽卷刘过的《柳梢青》,此外还出现了元小令(上海卷《人月圆》),元词(江苏卷《鹧鸪天》),元曲(浙江卷《叨叨令》),甚至还有近代诗(山东卷王闿运的《晓上空泠峡》)。总的来说,各种形式都出现了,在出题上体现了求新求广的要求。其中最特别的是湖南卷,选用了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咏白海棠》进行鉴赏,因为林、薛二人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所以作者实则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这道题的设置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导向性很明确。

同时,考查的内容也单纯从意象、思想情感扩大到对考生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上来,考试题型则有选择、填空、简答多种形式。

2007-2008年也继续延续着这一理念。

2009年是浙江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由于是第一年,高考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的题目显得稳中有新,重点考查的是常见意象的意义和作用,考生觉得亲切,容易发挥,同时又对考生日常积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些变化无不反映出以下几个转变。首先,提出了能力迁移的要求。古诗词赏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较大比重,考生平时也花了不少工夫。一般情况下,考生也能按照“模式”机械地完成一首唐诗或宋词的赏析,但在特定情境下能否完成一首诗词的赏析呢?这就是能力迁移的问题。像2006年湖南卷的题目,考生无从准备,这就要求考生不要简单地猜题、押题,而要扎扎实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其次,提出了延伸性学习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还是以2006年的湖南卷为例,考虑到《红楼梦》不仅是“教学大纲”所推荐的阅读书目,其选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占了整整一个单元,在古诗词赏析中设置了这道题,就透露出一个信息: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再次,表明了古诗词赏析考查的一种导向。近年来,高考诗词赏析题大多着眼于局部,考点多为“诗眼”“词眼”或“修辞手法”。研究发现,许多考生在考试中虽然也能洋洋洒洒写上一大段,但对整首诗并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与鉴赏。因此,这几年的试卷一直强调:古典诗词的欣赏要有整体把握;要体现赏析的特点,不能写成简答题;要掌握赏析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这一要求,2004年采用了“加引导语”的方法,先对绝句前三句进行赏析以作示范,然后要求考生独立完成第四句的赏析。2005年,为了丰富命题方式,采用了对比欣赏的方式。2006年,依然延续了对古诗词赏析的基本要求,但对引导语作了改进,在引导语中不仅提供了赏析的基本方法,也设有思维的激活点,同时在对比赏析之中,又有一定限制,考生不能简单地依样画葫芦地照前面的引导语仿写。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近几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1)诗歌选材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唐诗,也不再单纯是名家名篇,今年出现的不少诗人名气并不大,学生读到背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就使考查的灵活度更高。(2)诗歌的题材也很多样,古典诗歌从内容上分为思乡诗、战争诗、闺怨诗、干谒诗、怀古诗等,此次考查就包括了思乡、怀古、艺术欣赏、边塞等多样化的内容,学生要全部掌握有困难。(3)多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感觉”,并要求用形象的语言加以表现,这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更要有优美扎实的语言能力,光能意会不行,要能言传,所以诗歌的鉴赏评价属于高考能力层次中最高的等级——E级。

这样看来,学生几乎无从准备。答题的关键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在于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在于学生诗歌积累的程度。所以,对于中国古代诗词的教学首先要有个全局的观念,古诗词教学要从小抓起。古人三四岁开始诵习《古文观止》,为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的道理,放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完全适用。

长久以来,古诗词的教学就是背诵的代名词。学生为了几个填空拼命背那些古诗词,可是对他们的年龄来说,思乡也好,怀古也罢,都是十分陌生的情愫。时间一长,古诗词成为了死掉的文字,对学生怎么还能有吸引力?

由此看来,语文的教学应该要“迎合”考试制度的“创新”,首先要有观念上的改变,要让语文成为务实而又浪漫的学科:务实,让学生看到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浪漫,让学生感受人文的魅力。

笔者认为古诗词的教学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三部曲的过程。

一、感性阶段

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因而在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接受知识、缺乏心理安全与自由的地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是难于迸发出来的。古诗词教学特别需要情境的营造。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让处于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情境中无拘无束,纵横千里,任意驰骋。比如讲授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书云》,学生一看到诗歌篇幅很长,立刻没有了兴趣。但是有两句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学生就很熟悉,为啥?有个香港的歌星唱过。不要怪现在的学生浅薄,至少这两句诗在那首曲调还算优美的歌曲中,运用得还算恰当。那就告诉学生,诗歌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那么不能接近。古人写诗也是为了言志言情。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音乐和文字一样,都是情感的载体。虽然中国在很长时间里,文以载道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但这并不能阻止人情感的抒发。为什么李白要抽刀断水,要举杯消愁?因为一个愁字。为什么愁?愁从哪来?李白是“诗仙”,仙人应该是洒脱不羁的,怎么还会有愁?可以让学生讲讲他心目中认识的李白,再看看这首诗歌里的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李白生长的时代,应该是唐代的兴盛时期,他能有什么愁?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因遭谗毁,自请还山,李白只能离开长安,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这是一个性格与现实的悲剧。学生可能还会联想到历史上不少怀才不遇的诗人。为什么中国的诗歌历史上有那么多孤独的诗人的背影?这里有时代的原因,更多的是性格的结果,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场面,能用文字写出来更好,语言要优美,如果一下子做不到,可以先鼓励学生说,用口头的形式加以表达。总之,不要一接触诗,就是机械地背诵,背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将优美的句子记在心中。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老师要进行指导,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说服他,让他自己去找资料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取更多关于作者的资料,理解也会更深刻。不要马上去否定学生,要让学生有探索的动力。

因此,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举行诗歌朗诵会,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节美、音韵美;开讨论小会,可以就一个诗人某一首诗歌进行尽情的讨论,对于某些多次出现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等人,可以搞一个专题来讨论,范围从诗人本身,到他笔下的诗歌。

操作时要注意的是:(1)在情境中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创新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在情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2)在情境中要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当个人的创新置身于创新群体中时,群体的环境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个人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使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3)在情境中要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对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至关重要,但境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样应该重视。因为当学生和教师一同创设情境并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最佳的创新状态。

二、理性阶段

所谓理性,是指要对所学的诗词进行一定的梳理。以往这部分的工作都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将归纳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去记忆,这样获得的知识固然很“精华”,但是学生却未必领情。因为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一个梳理的过程,而且如果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一过程,效果要好得多。前面感性阶段所做的工作现在可以将它诉诸笔下,不要担心学生没有这样的能力,很多工作教师不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其结果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越来越弱。所以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要正确指导学生。

比如诗词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但是学生掌握这个概念有一定的困难,那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诗词里找意象,可以先从课本中选择的诗词开始。教师不要代劳,可以在课堂上适当举例,让学生以“诗歌意象”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一旁加以指导,效果会更好。2009年浙江自选综合题目考查的就是这个阶段的成果。通过归纳整理要让学生明白,意象体现了中国文学的特点:含蓄。“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是我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了解这一点,就抓住了诗词的核心。

再比如古典诗歌鉴赏常从“炼字”角度考查,“炼字”需要学生有充分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常用形式,它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各种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情境教学十分重视通过拓宽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种答案。特别是诗词中的“空白”,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学的特质。所谓空白处,主要是指叙事作品、抒情作品中,作者为了行文简洁、文章节奏变化,以及阅读审美感受的需要,将一些内容省略以后,使文章的展开过程形成的“断裂”。诗歌往往在情感将要满弓时戛然而止,余音袅袅。这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三、感性阶段

这里的“感性”与第一阶段的“感性”含义不同,它是一种经历了前面两个阶段以后的升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尝试创作诗歌,一旦学生发现自己也会写诗,他们对诗歌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就会消失,经过前面两阶段的铺垫,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诗词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语感,或者说是诗感。这样的创作即使稚嫩,也充满了创作的乐趣。

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写的诗歌的内容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集体修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让他们明白诗词并非遥不可及。

课堂的时间很有限,更多的功夫要在课外,有人可能要提出,这样的语文诗词教学会不会华而不实,笔者一直认为语文的教学重在对学生精神的熏陶、人格的完善,诗词的教学不是单纯为了会读几首诗,而是希望可以对学生起一个“醍醐灌顶”的警醒作用,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体验。

总之,在语文诗词创新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李白赏析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倒下的那一刻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