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2009-01-27沈越群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课文

沈越群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文言文阅读教学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依旧陷在“少、慢、差、费”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则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言文的有效性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巧设阶梯,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爱”起来

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文言文几乎相当于第二门外语,其难度甚至还超过英语。对于英语,现在许多小学生毕竟还是学过一点;而文言文就不同了,小学时只接触过几首古诗,进入初中马上来了个“之乎者也”,让学生“不知所云”。陌生感赶走了好奇心,生涩味冲跑了求知欲。教师此时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几首由古诗词谱曲而成的歌,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徐小凤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让音乐老师教几首歌,如《卜算子》《木兰诗》等,听学之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歌曲的特点。教师还可以把伊能静的《念奴娇》一类流行歌曲介绍一下,让学生在歌曲的魅力中感受文言文,从而引起对文言文学习的好感。

其次,利用语文课前几分钟的时间,教师列举一些初一新生熟悉的、能接受的文言常用语,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如“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世外桃源”“醉翁之意不在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例子让学生明白好的文言文作品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瑰宝,也是极其可贵的精神财富,它能陶冶情操,砥砺品格,丰富精神家园。然后再列举一些深受古文熏陶和滋养的名人范例,如毛泽东深厚的古文修养、科学家杨振宁从《孟子》中受益匪浅的现身说法、温家宝总理富含深厚文言底蕴的讲话等。

有了这样的蓄势,学生对文言文不仅没有了原先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反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此时,教师别急着讲授七年级上册的《童趣》,尽管这也是一篇趣味盎然的文言短文。教师还要用点心计,让学生想学新知识的愿望化作欲罢不能的渴望。可以选一些学生在小学时就接触过的文言文典故,如《矛与盾》《郑人买履》《愚人执竿》等,这些故事学生早已熟悉,现在看到文言原文,会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上教师激励的语言,学生自然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表述的不同,不仅不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反而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我国古代的《庄子》《列子》《韩非子》《笑林》《淮南子》等名著中,既具知识性又富趣味性、启发性的典故俯拾皆是,选择浅易的几则作为初一学生文言文入门的读物,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实”起来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毕竟文言文同现代文有着时空距离,对毫无文言文阅读基础的学生来说,学好艰涩、枯燥的文言文还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指导、系统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形成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有效性。

首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让学生“先学”后再教。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课前科学地预习,在充分预习的过程中努力完成课程文本所涉及的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

文言文的预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读课题和作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对课题,不妨从“写了什么”和“文体”来考虑;对作者,则从“名、评、时、地、著”五字入手,课文注释已标明的读一读、画一画,课外资料上的重要内容用摘记的形式补充。二读课文,初读解决课文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将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初读的遍数应根据个人基础,读到自己满意为止。读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想象同学老师就在身边。有条件的还可以听读磁带或录音。再读时以句或段为单位,结合课文注释以及文言文辅助资料,将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用现代汉语清楚地讲出来,讲述时遵循“自己先讲,然后参考注释”的顺序。所以,再读的实质是让学生自己讲。讲的要求由低到高,由断断续续到连贯,由生疏到熟悉。其间将自己还不能理解的地方用笔标注,以便课堂上重点解决。三读课后练习,借助练习检测自己前面两读的效果,有疑问的地文用笔特别标注出来。四读全文,体验成功,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并从心理上暗示自己:文言文学习并不难,我自学也能学懂。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性体现在: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其次,加强文言知识指导,掌握文言文阅读的规律。

在文言文阅读中,教师应将相关文言知识讲清楚,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有章可循。有人认为,对初中学生不必要讲什么词法、句法。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如:单音词变为双音词;翻译时需要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调整好句子的语序;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注意一词多义现象;结合具体语境辨别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要求学生尽量直译,但并不是所有句子都能直译,直译不通再去意译。而且在口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做到前后连贯通顺。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有助于提高其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文言文整体感知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一篇课文学完后,再将课文笔译在笔记本上,分三行注释翻译,中间是原文,摘抄或默写时注意字间距应宽松一些,上面一行是重点词语的解释,下一行是课文内容的翻译。一段时间学习下来,学生的笔记本就成了一本未出版的文言文翻译资料,面对它,学生自己也颇有成就感。笔记本的后面,对文言词法、句法现象作一个归纳,比如通假字一块,可以采用原句、通假字、本字、意思、出处这一顺序归纳。三年下来,学生结合笔记本对文言文作一个系统的复习,学习文言文就有了自己的心得。

再次,加强背诵指导,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感悟力。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背诵一定量的经典名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一道理。

但事实上,许多学生一听到文言课文要求背诵时,就叫苦连天,唉声叹气,甚至逃避不背,教师对此束手无策。如何激励学生背诵呢?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本身的范背是激励学生背诵的有效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范背是很具感染力的,有时也可以卖个关子,背诵时故意露出点破绽,给学生留一份注意期待。

背诵的形式应多样化,或默写检查,或背给同学听,或集体背诵,或个别背诵,或随机抽学号背诵,或请优秀同学背诵示范……无论哪种形式的背诵,都应事先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不搞突然袭击,以保护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

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要及时检查和反馈。上一堂课背诵的内容要在下一堂课之前检查,并形成制度,以帮助少部分背诵不自觉的学生及时背诵,对背诵实在不能过关的要降低要求再给机会,让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对课前预习充分、背诵轻松的同学,还可以提供课外佳作供其学习、背诵,使其能更好的发展。

三、拓展训练,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活”起来

如果把文言文阅读定位于应付考试这样的目的,显然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宗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文言文的精华在于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和哲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对文言文隐含思想的领悟和内化。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只是注重课内文言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拓展训练是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首先,文言文的学习应课内外结合,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扎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如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就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在教学中可选择几篇与教科书内容有关的作品让学生鉴赏品味,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选择《七录》,其中“抄录、沃汤”的内容相似,可以加深学生对勤奋学习的理解。而《核舟记》的学习又可以和《核工记》对照。当然,教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品读《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文言名著,这些名著的写作年代较近,浅近的文言味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影像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学习《〈论语〉十则》后,可指导学生上网拜访孔子,了解孔子的身世及箴言名句等。网站中许多有趣的东西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孔子。但考虑到网站中内容繁多,学生无法正确选择,教师不妨帮助学生从网站中搜寻一些适合学习的内容,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里于丹老师主讲的《〈论语〉心得》(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几则),学生从中了解许多文言知识、文化常识,会对孔子及其论著、思想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文言学习和运用能力。如设计一些劝人“勤学、惜时、孝顺、尊师”的口语交际活动等,在表述时巧妙地运用平时积累的文言语句,让学生相互评价谁的引用更贴切;将故事性强的文言文如《公输》《唐雎不辱使命》等课文编成课本剧,学生排演的过程就是对课文深层次解读、领悟的过程;仿写、改写练习,如仿写《陋室铭》的句式、变换人称改写《曹刿论战》等,在仿写和改写练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可以用现成的资料引路,如钱梦龙老师对《愚公移山》的改写,黄庭坚对《醉翁亭记》的改写等。仿写、改写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原文旨意,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拓展训练,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见识,又能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内在动力。教师如能结合课文,根据学生实际,科学有序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拓展训练,必将使文言文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