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2009-01-27俞寒芬
俞寒芬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然而,据统计,学生在中考的时候,失分最多的一项却是现代文阅读。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了很多课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记了几大本,最终能形成良好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学生却很少。所以,阅读教学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一、从文题去感知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或者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道理。如《“水立方”的神奇外衣》这篇文章,通过题目,我们就可以感知,此文主要写的内容是北京奥运赛馆“水立方”的外观,而且主要应该写的是“外衣”的神奇。又如《21世纪的新能源》这篇文章,通过题目,我们就能猜到文章是阐释性的说明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文题猜测内容,并辨析文本的类型。
二、串联文本,概括主要内容
阅读时,如果能顺利地理出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那阅读就是有效的。所以,阅读时要特别留心阅读内容的走向,要特别注意标志前后文联系的词语、短语、句子。
在这一点上,阐释性的文章可能容易一些。因为作者在写作时,是想把事物、道理解说给读者听,让读者明白,让读者了解所陈述的对象,所以总是沿着读者可以而且容易接受的思路展开内容。行文时,这个内容转到另一个内容,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很清晰的,而且往往会有标志性的语言来提示读者。
阅读文学类的作品,主要是要理出叙事环节之间的联系,把握全文的线,从中理出故事的情节,那全文的基本内容就不难明确了。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林莉的《小巷深处》时,笔者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然后用一条线把全文串起来。经过思考,学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厌恶我的家”“时间飞逝,中考后的一个月”“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是时间的转换,是一条线索;而“我”开始“厌恶家”,后来“流着泪”感动和自责,是另外另一条线索——感情线。找到了这两条线索,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整篇文章串起来,可以明了全文的情节:我从小厌恶母亲,长大后离开家,后来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
在类似不断的反复阅读实践中,学生会逐渐掌握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
三、完成与文本的文义沟通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找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如一教师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就紧紧抓住了“意思”一词。文中有两处提到“意思”,一处是第四段提到的“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还有一处是第五段提到的“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该教师根据“意思”这个词,设计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
教学板块之一:发现“意思”。问题: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教学板块之二:没“意思”。问题:有人认为没“意思”,理由是环境描写太多,冲淡了“歌会”的主题,你同意吗?让学生感悟沈老“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
教学板块三:作家的“意思”。问题:“活”在何处?让学生去体味那“活生生的”“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
这样,抓住“意思”一词,学生就能在字里行间发现和把玩蕴涵其中的意味,从而完成与作者的沟通。
四、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从内容的有机联系中、从作者的思想流程中去把握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的有机联系中、从作者的思想流程中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启发学生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词的大片内容渲染的都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而最后一句如苍鹰折翅,直坠落地,“可怜白发生!” 行文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这样,就能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行文时前后极其鲜明的对比,是为了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是为了有力地表现自己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满腔悲愤。
(二)从关键的词语、句子中去体味
1. 关键语句可以是那些抒情、议论、描写的语句。例如《安塞腰鼓》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章中不但写到‘鸡,还写了‘球,这个结尾有什么含义?”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了各种结论:(1)“鸡啼”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理解为新生活的开始;(2)暗示着安塞人内心的觉悟和希冀;(3)“另一个星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境界;(4)意味着有着强劲生命能量的安塞人将走入一片新的天地。
2. 关键语句可以是那种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搞懂的句子。如《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抓住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就如同抓住了打开这篇短文的钥匙;如《散步》的教学中,如果抓住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句,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五、评判作者的表达技巧
有人说,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主动的阅读不会因为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在阅读中,如果我们能就文中的人物描写、叙事方法、用辞造句等加以评论,所得就比较多了。如《醉翁亭记》中有下列两个选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品读分析:
从表达作用看,前段承上,后段启下。
从内容组合看,前段主要写景,景中有人;后段重在写人,人中有景。
从描写笔法看,前段概括描写山间景色,后段详细描写游宴场面。
从行文布局看,前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显分述总收之法;后段写滁人、宾客、太守的野游,现层层递进之状。
从氛围营造看,前段给人以空寂的静美,后段表现出欢愉的动美。
从表现手法看,前段描写景色,对比鲜明;后段描写活动,烘托有力。
从句式特点看,前段基本上是一句一景,后段则是一句一事。
从情感表达看,前段寓情于景,后段在叙事中抒情。
如果能带领学生如此品味文章意蕴,那就达到了“品读”的高层次境界,文本的美点妙要就能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