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研员上课的价值

2009-01-27邢乐耘

关键词:延安精神教研员教研

邢乐耘

教研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肩负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任。在新课程实施中该如何发挥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如何突显教研员的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笔者认为教研员“走进课堂上课、走出课堂研讨”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它可在聚焦课堂教学、促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教研员、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心灵沟通。下面就以笔者策划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一、活动的背景

在一次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中,从通知下发到教师准备,整个过程可谓是紧锣密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在规定的期限内把撰写好的案例交了上来。在评选的过程中,几个评委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的教师撰写的案例总体上不是很理想,普遍存在一些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主题不明确;(2)标题过于随意;(3)结构不合理;(4)缺乏典型性;(5)案例描述与反思分析脱节;等等。针对上述现象,我策划并组织了一次不同于以往的教研活动。整个活动过程为:上课、研讨(案例分析)、反思。

二、活动过程

(一)上课

这是一堂八年级下的历史与社会课,课题为“两种命运的决战”。下面选取了其中的两个片段实录。

【片段一】

导入:播放视频材料,日本侵略者大肆侵略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当出现“炮火中日月无光,铁蹄下生灵涂炭”的画面时,学生个个凝神屏息,在视频的冲击下,产生了心灵的震撼,学生的神情由平静转为愤怒、由愤怒变为痛恨。这时我就乘势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何感想?

学生甲:战争使人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

学生乙: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学生丙:战争造成人们无家可归。

各种各样的回答,最后达成一个共识,即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给中国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这时我就乘势提问既然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当时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早点结束战争,渴望和平到来。

当学生的认识产生同一个信念时,我又继续追问当时的形势发展是不是按同学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出课题“两种命运的决战”。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一是为了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二是通过残酷的战争场面呈现,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心灵的震撼,由此唤起他们对战争的无比的痛恨。同时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结束战争,渴望和平。但当时的形势发展与人们所想的是事与愿违,出现了“两种命运的决战”,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如何解决呢”。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的心理,而“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

【片段二】

师:(在讲根据地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丰衣足食。

师:国统区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根据地却一派繁荣,人们丰衣足食,这是为什么?

生:开展大生产运动。

师:(在讲大生产运动时,播放一段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视频。沸腾的场面,激扬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若有所思)你认为哪些信息可用来作为丰衣足食的原因的分析。

(顿时学生群情激昂,纷纷举手抢着回答)

生:三五九旅垦荒种地,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生:毛泽东、朱德开垦荒地种菜,周恩来纺纱织布。

生: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生:根据地军民积极参与。

……

师:(用赞许的眼神认同了学生的回答,并适时加以引导学生思考)从上述原因的分析中我们感觉到了是什么支撑着根据地军民战胜种种困难创造奇迹的?

生:是一种精神,一种延安精神。

师: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师:对。正是这种延安精神伴随着我们一直走到今天。有人说现在延安精神过时了,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话音未落,学生已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

生:我不赞同这种说法,现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生: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农业的发展……

生:延安精神没有过时,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就是发扬延安精神,战胜自然灾害的。

师:延安精神非但没有过时,它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且又赋予新的内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尊重生命,人性挺立;等等。延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就是凭着这种民族精神无往而不胜,从过去走到现在,再走向未来,它将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永远。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运用由果导因的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即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走进历史,又从历史回到现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很自然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二)研讨

下课了,学生带着笑容走出教室。我慢慢走下讲台,目送学生离去,顿时一种欣慰之感油然而生。这节课让我进行了一次理论的实践,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得到了一份真正的收获。

课后为了解决教师在案例撰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与教师进行了专题研讨。为了更具说服力,我现身说法以这堂为例来解决教师在撰写案例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解。一堂课由许多环节构成,案例所要选取的是对你来讲印象最深的,可选成功的,也可选失败的。这里我选了两个环节(案例描述的两个片段)来解决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提到却没有做到的细节,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1. 恰到好处的媒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被广大教师所掌握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深刻的变化,但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违背初衷的现象,即把多媒体视作主要教学手段过多过滥地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应接不暇的视频和不断更换的画面使学生一头雾水,眼花缭乱。我在上课过程中将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加以运用。片段一播放的视频材料展现的是真实的战争场面。学生视觉受到冲击,引起心灵的震撼,由此激发起学生对战争的无比痛恨,产生尽快结束战争的愿望。这是整堂课的开端,也是最佳的教学时机。片段二播放的视频材料展现的是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壮观场面,学生如身临其境,展开联想,积极探究丰衣足食与大生产运动之间的关系、大生产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当思维的火花被迅速点燃时,历史的场景与学生的活动融为一体,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话可说,有事要干,强烈的求知欲和使命感把课堂的教学推向高潮。这时,多媒体教学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整堂课下来给人留下了“多用则滥,不用则不行”印象。

2. 润物无声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它对大脑皮层的有效工作具有很大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引领、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可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教学内容的内化。因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智慧与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情感教学,它以情感的感染来触及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用心去探求社会的真理。正如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历史现场,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动起来,思维动起来,情感动起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感悟,不仅仅只是追求历史知识或规律的把握,这时的学生就不再是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而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当局者。学生置身于大生产运动之中,自然得出一个令人非常信服的结论,那就是有一种精神即延安精神使根据地的军民战胜困难取得了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胜利。再在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峰回路转,通过设计“延安精神”是否过时的讨论活动,由此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把学生的思维从历史拉回到现实中,让学生结合身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分析,延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而且还在发扬光大,正是这种精神伴随着我们从过去走到现在,还将走向未来,它伴随着我们直到永远。润物无声的情感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样,课堂就成了一个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活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

3. 相得益彰的师生活动

有人说:“要想和对方交流成功,必须采取对方喜闻乐见的方式,要想征服对方,必须用潜移默化、使其容易接受的方式。”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历史与社会课,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课后一位教师对我说,这批学生平时一点都不会说,今天个个都好像换了个人似的能说会道。我想可能是因为我采取了“勇敢退出,大胆放手”的做法,营造了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提问,凸显学生个性”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迸发出一种强烈的表达愿望。教学过程不再是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匆匆走过场,不再是怕学生领悟不深入而由教师越俎代庖,不再是设置几个问题却又牵着学生的鼻子往设置好的圈里走,而是把课堂让给学生,把掌控在手里的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人在课堂、心在课堂、情在课堂,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整堂课我始终引领着学生“活动”,并尽量做到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自己来讲,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是及时给予赞许与鼓励。只有这样的教学活动,师生才能在课堂中体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价值的让同,才能感受到教学是一席心灵间的对话。

三、反思

(一)教学效果

整个活动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从效果来看是令人满意的。因为目标清晰,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对学科教师就如何进行教学与研究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首先,从参与活动的教师层面上来看,这次教研活动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与社会课该如何上?我进行了示范性的尝试;二是学科教学案例该怎样写?我结合课例作了针对性的讲座。整个活动澄清了教师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迷糊认识,克服了教师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功利观念,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有位教师说:“参加这个活动我很有收获,我不光知道了什么是案例,而且了解了如何撰写案例。回去我就去写。”几天后她交给我一篇教学案例,并参加了评比,结果获得市一等奖、省三等奖。

其次,从策划组织活动的教研员的工作来看,这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新课程下如何教学和怎样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从活动的策划、准备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我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也使我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更有底气。

再次,有收获也有困惑,困惑是如何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研究的针对性这两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尽管我作了一次尝试,但要真正解决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二)启示

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对教研员又提出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要求,即要创新教研活动内容、拓宽教研活动思路、探索教研活动模式。因此教研员组织的教研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上,而是要“走进课堂上课、走出课堂研讨”。因此我认为教研员上课的作用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研员上课,有利于促进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此时,教研员、教师和学生都是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做被动的听课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这种全新的教研模式,为教研员、教师和学生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教研员的课获得对课改理念的直观感受,通过揣摩教研员的课得到教学方法的点拨。

2. 教研员上课,有利于教研员进一步了解学生

教研员的工作对象是教师,不是学生,因此教研员平时多关注教师和教材,而忽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教研员通过上课可以直接和学生交流与对话,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3. 教研员上课,有利于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新课程实施中,教研员与教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原有的经验与理论已难以满足指导教师的需要。除了通过加强课改理论学习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外,教研员更重要的是要获得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对一线教师来说,这可谓是很好的资源(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同时,教研员上课大大加深了教研员对课标、教材、学生、教法的理解。这种基于直接经验、自主建构的对新课程的认识,远比通过培训学习或者观摩课例获得的间接经验来得深刻。“研”因“教”而求得源头活水,求得创新,如此,教研员就能与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教研员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