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009-01-27吴霖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诵读运用

【摘 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诵读举足轻重。笔者认为唯有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反复诵读,才能准确理解和翻译诗文,进而实现真正意义的背诵积累和习作运用。

【关键词】诵读 古代诗文 运用

我国古代诗文中越来越多优秀篇章被选入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对古典诗文的识记默写和品读鉴赏的考查更是倍受高考命题人青睐。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更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引导学生喜爱并学好古典诗文,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笔者以为学习古代散文,诵读是一条必不可少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

第一,读准字音,以音会意

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可见,诵读也是古人所推崇的學习良方。这里,朱熹一连强调五个“不可”,真切地道出了诵读的要义、原则和基本方法。

每教授一篇古代诗文,教师务必组织学生过好诵读关。笔者认为可通过个人朗读、小组朗读、男女声交替朗读、分角色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既轻松愉悦,又充满智力和情感挑战的氛围中把内容读准、读熟,遇有误读错读的字词及时予以纠正,绝不让其含混过关,因为对古代诗文诵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对其诗文意思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古音异读。古代诗文中,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等,因为专有而有固定读音,诵读时要提醒学生读准这些古音。如:墨翟(dí)(人名)、会(kuài)稽山(地名)、阿房(ēpáng)宫(地名)、可汗(kè hán)(官名)、无射(yì)(钟名)、万俟(mò qí)(姓氏)等。

2.通假异读。古诗文中,字的假借通用现象是常见的,A字假借为B字,则应念B字的音。如:①虽有槁暴中“有”通“又”,念yòu,“暴”通“曝”,念pù;②君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念xìng,等等。

3.破音异读。古诗文中,常用改变字的原本读音来表达不同意思,其词性也随之发生变化。如:①沛公欲王关中,“王”念wàng,称王;②王语暴以好乐,“语”念yù,告诉;③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将”念jiàng,率领。此处三个例子均为古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第二,注意停顿,把握语调

教会学生读出诗文的韵味和情感,是古诗文诵读在读准、读通基础上的更高要求,也是诵读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古典文学家周振甫先生在《论诵读》一文中指出:“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与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内容的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这对于古文和句式参差的古诗词尤为重要。应根据诗文的意思来把握诵读节奏和停顿。因此,诵读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中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恰巧是一个复音词,诵读时应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如: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鼎足之形/成矣;③可/以一战。

(2)倒装句、使动句和词类活用句等特殊句子的诵读,应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②栗/深林兮惊/层巅(“栗”、“深”为使动用法);③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3)语气上领起全句的句首语气词和句中表提顿的语气词,应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如:①夫/人之相与;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第三,抑扬顿挫,统领文意

完成了以上读准字音和停顿语调两个步骤,诵读就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应努力读出语调的高低强弱和语速的快缓节奏,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如:诵读李白的《将进酒》:开头两句“君不见……”要读得缓慢昂扬、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的气势和诗人豪放的情怀,以及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无奈;接着三句,诗人由悲转喜,借酒抒怀,应读得轻快平缓,活泼自如;在劝友人“岑夫子,丹丘生”进酒时,诵读又应转向高昂狂傲,节奏趋于急快;继而,“古来圣贤……”借古喻今的句子又应趋于平缓而稍显低沉;最后三句,诗人借酒消愁,感叹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愤,诵读应再度高亢激昂,给人以诗尽意酣、余音绕梁之感。

第四,熟读背诵,积累运用

通过以上诵读训练,为学生背诵积累提供了前提。教师应审时度势地鼓励学生,趁热打铁,把已熟诵的内容一鼓作气地背诵下来。可引导学生尝试以下方法:

1.比较异同法。许多诗文均有不少重复语句或相同句式,要学会找出其异同点加以记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果。如《秦风·无衣》,全诗共三节,该诗运用重章叠唱手法,三节中只有九个短语不同:同袍—同泽—同裳;戈矛—矛戟—甲兵;同仇—偕作—偕行。记住了这九个短语及其顺序,背诵就简单多了。

2.寻找线索法。找出诗文中提领性的语句,以之为线索进行背诵。如: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先将其内容疏理为四个层次;秋风怒号—群童抱茅—娇儿恶卧—遥望广厦。进而依此脉络,背诵就轻而易举了。

3.化整为零法。对较长的诗文,可先把它分割成若干段,或把长段分切成若干层次来记诵,最后再整体背诵。如:《阿房宫赋》一文,全文四段:①写阿房宫的规模;②写宫中生活情境;③写阿房宫“可怜焦土”的原因;④议论国家兴亡之因。其中②③④段内容单一,好记诵,而第①段内容较复杂,应作重点疏理突破:全段共11句,可分三层记诵:第1句写阿房宫的来历;中间5句写其外部形势;后面5句写其内部构造。如此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既加强了理解记忆的牢固性,又大大分解了背诵的难度。

如果说,诵读的意义在于背诵,背诵的意义在于积累,那么,积累的意义则在于运用。因此,我们教师务必在教会学生读准、读通、读熟、背诵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将其大胆运用,鼓励他们在周记或作文等习作中尽可能多地将所记所背的诗文运用进来,以提升自身作文的文学品味,增强习作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厚重感。纵观历年高考,满分作文、高分作文都是引经据典博古通今的典范。

作者简介:吴霖章,福建省龙岩市第九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诵读运用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