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职校植保专业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应用

2009-01-27凤舞剑张广花

天津农业科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职校多媒体技术

凤舞剑 张广花

摘要:概述了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植保专业教学中取得的应用效果,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职校;植保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科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5.016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Plant Protection Teaching of Vocational School

FENG Wu-jian,ZHANG Guang-hua

(Xuzhou Bio-engineer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Xuzhou, Jiangsu 221151,China)

Abstract: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media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plant protection was summari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summed up and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we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vocational school;plant protection teaching;multimedia technology;scientific application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多媒体教育技术已日臻成熟。在职校植保专业教学中可应用的教学设备和资料较多,如电视显微镜、视频展示台、显微照相机、多媒体电脑等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电视录相资料和各类病虫照片。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丰富的教学影像资料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植保专业教学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笔者潜心研究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植保专业教学中取得的应用效果,总结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今后植保专业教学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1应用效果

1.1直观性

植物保护主干课程主要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其中农业昆虫、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即病虫害的认知。这部分内容直观性极强,传统教学基本是采用挂图、标本、幻灯片结合教师的通俗语言描绘为主,但和实物仍有一定距离,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多是在显微镜下才可看见且种类较多,学生由于日常生活中感性认识极少因而对这部分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形态容易混淆,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电视显微镜的引人对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帮助很大。教师可通过电视大屏幕将病原微生物和蚜虫、红蜘蛛等较小的害虫的特征播放出来,先由学生独立观察并描述病虫害的形态特征,之后由教师组织讨论并进行总结。这种方法非常直观,学生容易掌握观察的重点,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发现、观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目标。

1.2 知识系统化

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不同的病虫害症状、形态差异较大,特别是病害,各种教材都是以植物进行归类的,不同病害的症状之间可比性不强,多数病害都需要单独记忆,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而以病害和病原物、同类害虫进行归类的方法授课,同类病害和病原物的症状特点、形态特征都有着比较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利用照片(包括病害的宏观症状照片、病原物显微摄影图片、昆虫形态和为害照片)和教学资料片可以使病虫害摆脱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在同一时间、环境下集中展示出来,使教师的比较教学法得以顺利实现。如黄瓜霜霉病、大白菜霜霉病和葡萄霜霉病相比较,番茄灰霉病、辣椒灰霉病和黄瓜灰霉病相比较,桃蚜、甘蓝蚜和瓜蚜相比较等。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同时可举一反三,对其它植物的同类病害、病原物和害虫可在参考书的帮助下加以认识进而掌握,达到了厚基础、宽口径、保持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再如病害的症状从发病始至发病终及害虫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差异很大。这种动态的变化用照片、挂图、幻灯片等形式不能很好的表现。采用教学资料片可以将这种变化记录下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性的播放,学生也可以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1.3课内外交叉学习

目前,在植保课程中农业病虫害和蔬菜害虫等多媒体(CAI)课件已经在教学中应用。从今后的发展看,它在教学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制作CAI课件与以往的备课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某张照片、某段文字的简单重复,而是综合处理数字、视频、图像、声音的技术,包含了人类视听的多种感觉。使用CAI课件可使单位时间的授课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师可将课件安装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学生可随时上机预习新课和温习旧课,内容重复性好,可部分代替教师辅导,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部分解决了高等职业教育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熟练专业技能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实现课内外交叉学习,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制作CAI课件可根据内容的重点配以一定的动画效果、声音效果等,使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它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的反映有着其它任何设备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病原物侵人植物体并发育、昆虫的重寄生等现象,用任何高科技的显微摄像设备都无能为力。而虚拟技术可将这部分内容极为生动逼真的表现出来,极大的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实物标本的各种制作和保存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标本的色泽和质感,有时甚至是面目全非,这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记忆都带来了很大麻烦。通过照片和教学资料片可以把病虫害各方面特点较全面的记录下来,为教师的示范、讲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存在问题

2.1认识上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专业老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逢课件必用,认为只有使用课件才是堂好课,把传统教学法全盘否定。个别教师拿了别人的课件作品来使用,从而左右自己的思路去适应别人的教学思想,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丢失了自己的思想,很难做到得心应手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2.2课件自身的质量问题

很多课件在结构上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制作过程仅考虑到自己如何教的问题从而忽略学生如何来学的问题,表现手段大多采用线性播放。教师在操作时,只能进不能退,如果环节中出现问题就需要从头再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此类课件,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活动的机会较少,大多采用被动接受状态,老师讲完学生忙得还没记完,至于教学效果可想而之,很难体现出职业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

在课件的制作上,部分年青老师由于个人喜好在课件制作上面版色彩过于艳丽,按钮选择的有些花哨,虽然美化了界面,方便了教师的操作,但这些恰恰分散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课件在内容安排上针对性不强,个别教师在在课件制作上使用了个性音乐、图片和动画,输入了大量的相关文字资料。从外观上看是一个不错的课件,但从教学效果上看,无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无法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2.3教师多媒体应用技术参差不齐

在教学督导中我们发现,多媒体应用较多的是年轻教师,而那些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大点的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与应用能力差。 另一方面,懂点技术的年轻教师因操作不熟练,虽然多媒体教学运用率比较高,但并没有发挥这种先进教学手段应有的效果,甚至在课堂上因操作失误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

3解决对策

3.1加强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掌握多媒体技术是在职校课堂中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植保专业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学校也应该把这方面的培训纳入中心工作,经常组织专业教师到同类学校去观摩优秀课件,加强交流和学习。专业办经常举办多媒体技能大赛,对优秀课件制作者进行表彰,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次多媒体公开课,课后进行讨论有利于共同提高。

3.2教师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

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经验任何时候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即使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应如此。学生中存在个体素质差异,课堂教学节奏的快或慢、是否重复,应根据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定。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握能力是任何现代教学设备不能替代的。另外,教学资料片的信息量大、直观性强,但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容易使学生的观看重点发生偏移,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以一定的指导。这完全符合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满足学生个人对知识不同需要的要求。

3.3实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上完一次多媒体课后,及时安排习题,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解昆虫的内部构造时,先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昆虫内部构造的组成,然后通过实习课分组对昆虫进行解剖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查,让学生找出内部构造并说出各部分的功能。解剖结束后,教师把每小组存在的问题书写在黑板上,小组间交叉评议,教师最后作总结。由看、做、再到议,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又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得到全面提高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两种教学手段结合使用,真正把握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使之更符合学生心理的特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4提高课件制作质量并做到科学使用

课件是教师的“教案”,它与传统教学一样,必须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配合教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在课件制作中,教师必须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整体把握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学生的接受情况来表现。所以课件制作中,不但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根据职业教育的理念,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留出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课件应有助于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病害的个案讲授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首先从症状识别导入到该病病原介绍,再到病害的循环。通过病害循环的特点,启发学生分组讨论来制定综合防治方案,这样启发学生思考,有效地实现教学重点的突破。多媒体不应当只是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大量图片的罗列,这样做不过是把多媒体电脑当作了高档幻灯机。应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在素材内容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很多优点,诸如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形式,如何利用教育技术完成教学互动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课题还有待于深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姚安庆.植物保护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1):51-52.

[2] 姚安庆.农学类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整合优化模式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3(6):15-16.

[3] 姚安庆.对农学类传统专业改造、整合、提升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4):13-14.

[4] 樊东,王晓云,赵奎军.农科专业规范化教学实习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31-33.

[5] 高灵旺.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平台的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2006,10(22):154-160.

[6] 唐晓敏.基于实例推理及其在农业害虫诊断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1):56-60.

猜你喜欢

职校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我的职校我的梦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活学活用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