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有效课堂的灵魂
2009-01-25任利那
任利那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对话”,并在对话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采用“对话教学”,通过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以及教师的自我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交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使高中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对话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教学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受到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关于“教学即对话”的教学理念的启发,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对话教学”,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对话教学”的内涵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对话教学”即对话式教学,是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论述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它是对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一种挑战,它倡导“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我——你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借助于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专业知识以及教学观念等对文本(即教材)进行解读,挖掘文本的现实意义。然后,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和情感体验等与文本进行对话,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对话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1.师本对话
师本对话即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多发生在教师备课时。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首先把自己放在“阅读者”的位置上,以阅读主体的身份走向文本,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有所想象,有所补充,有所发挥,进而产生新的文本形象,实现文本的重构以及文本意义的再创造。教师在与文本对话后,了解了其所蕴含的意义,并以该文本为载体,充分挖掘文本内在的教育价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与其教学理念相符合的各种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意义。
在教学人教新课标(以下省略)必修5第一单元的阅读课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前,笔者首先作为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该文本介绍了英国著名医生John Snow通过考察、分析、探究的科学方法,发现并控制“霍乱”这一传染病。解读文本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①Pair Work: Talk about one of the scientists and his / her work, using the new words such as characteristics, analyze, conclude, and so on. ②Individual Work: Scan the text and try to put the seven stages in a right order. ③Group Work: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please discus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 and then try writing a physical or chemical report according to the text. 在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活动参与度高;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人合作,大胆、自信地陈述不同的观点。正是因为教师认真地解读了文本,设计了多样、有效的课堂活动,才使学生实现了对文本意义的再创造,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这是最基本的师生交往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在教学选修6第二单元的阅读文本 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时,笔者分别在课前和课中组织了几次“师生对话”,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1)课前:笔者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了一次“拉家常式”的对话,从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诗歌很感兴趣,但缺乏必要的诗歌知识,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上穿插一些英语诗歌写作的规则,以便于学生试着仿写。
(2)课中:在导入阶段,师生对话主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激发学生兴趣的话题来引出阅读的主题。因此,笔者以Free Talk入手,与学生们交流其所熟悉的Chinglish (old three old four——老三老四)的翻译,轻松引入话题,上课伊始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真正体现了“对话应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的原则,为接下去的教学活动展开做好了铺垫。在阅读阶段,师生对话主要是围绕该文本的内容而展开的,以问答式为主,旨在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否以及理解的程度。于是,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How many kinds of poem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ir names?What are they about? Which poem or poems give you a clear picture in your mind? Please describe it for us.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回忆,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本的内容。借助这些提问,笔者不但了解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而且还展开话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话题的一步步深入。同时,在师生对话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话语进行有效地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读后阶段,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After learning some rules of English poems, let's try writing an English poem. 并借用师生对话来呈现活动成果。
T: Well, now who'd like to share your poem with us?
S1: I will read the poem written by our group.(一学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
T: Great! Let's listen to him carefully.
S1: The topic of our poem is English. It's a poem of the Cinquain.
English
interesting, lovely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day in, day out
Endless
T: Excellent! A good poem, a great poet. (学生们受到鼓励,有更多的学生跃跃欲试)
S2: I want to show the works of our group. That's about one of the girls in our class.
T: Welcome.
S2: She seeks the feeling of freedom,
She likes the color of the sea,
And she loves life indeed,
She helps others in need.
She may be noisy like a honey bee,
She can be quiet like a calm sea,
While to her great joy——
A wonderful book and a cup of tea,
All the time she believes;
One day she will find the success key,
One day she will get to the peak,
One day she will realize her dream.
Yes! We believe so!
(同学们都自发地鼓掌)
T: Congratulations! Thank you for your good poem.
在这一师生对话中,笔者仅扮演了引导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共同探讨,相互合作,一起展示他们的成果,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3. 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是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学活动是一个群体活动。在这个群体中,各个主体间由于生活经历、层次水平和感受体验的不同,而对文本发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对话”的产生。如,在教学必修3 第三单元The Million Bank Note 的第二篇文章时,因这是该剧本的Act I, Scene 4 ,笔者考虑到学生已经在前面的阅读课中学过了Act I, Scene 3,对这个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主人公的身世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生们与文本进行对话时,笔者要求学生4人一组,各自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根据他们对文本的不同的理解,呈现了一台精彩的“剧本朗诵秀”,可见学生对剧中人物的心理的不同理解。
4.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或交流,是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对文本理解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生生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教学必修2 第一单元的阅读文本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时,在post-reading阶段,笔者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辩论话题:After learning the text, we have realized that the cultural relics are very important. But nowadays some experts try to persuade our government to rebuild Yuan Ming Yuan in Beijing. Do you think it is worth? 在准备论据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之间本身存在着“信息差”,他们通过“对话”相互了解、相互合作,同时也学会了倾听和欣赏别人,更学会了尊重别人。在辩论过程中,因为没有了和老师对话时的那种拘谨和紧张,学生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在相互切磋和交流中,思维的碰撞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在交换观点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辩证地思考人生。
5.教师自我对话
教师自我对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反思,一般发生在课堂教学后,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剖析、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的评价、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进行积极的反思,以此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选修7 第三单元的阅读文本Old Tom The Killer Whale时,笔者在第一个班级授课时,先用8分钟播放动画片Finding Nemo的精彩视频,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呈现大量海底动物的图片,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然而,笔者课后反思:在这节阅读课中,学生们除了欣赏动画和图片以外,很少有时间进行文本的自我解读,课堂看似热闹,但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于是,在第二个班级授课时,笔者做了适当的调整:先用PPT打出图片配有文字说明的一条新闻——舟山渔民正在分割鲸鱼肉,打算回家煮着吃。然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Guess why people kill whales .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各抒己见。笔者把学生的几种猜想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话锋一转: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kind of things a whale did for people?在学生们疑惑的目光中开始进行生本对话。这样,导入简洁,切题快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过渡到文本解读中,并挖掘了文本的教育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的确,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升。
四、实践后的反思
对话教学给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师本对话”忌“拷贝”。师本对话的主体是教师,因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的不同,其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也正是由于教师的这种个性化差异,使得课堂教学也具有了教师的各自风格和魅力。因此,在师本对话中,教师切忌照搬教参上的教学思路,或盲目从网络上下载课件来代替“师本对话”,因为这样做,结果多是抹杀教师本身的创造性,使原本生活化的课堂变得程序化。
(2)“生本对话”忌“仓促”。生本对话的主体是学生,而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其对文本的解读所需要的时间、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也会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切忌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而仓促地打断学生的阅读,快速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3)“师生对话”忌“权威”。师生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对话形式,它是建立在“平等、民主、尊重、谦让和理解”的基础上,失去了这个“土壤”,对话就失去了其原本的真实的含义而变得虚假。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有各自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其次,教师要改变“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甚至是共同学习者。此外,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才能畅所欲言,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流露他们真实的情感。
(4)“生生对话”忌“形式”。由于学生们在年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使其更容易在相互交往中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因而使他们之间能够相互探讨,彼此交流,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切忌为“对话”而对话,问题的设置或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可讨论性和思考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共同分享成果。
[参 考 文 献]
[1]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靳玉乐主编.对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孙建军.语文对话教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师之友,2004(1).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