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一个全球化视角的“中国概念”
2009-01-25程建国
摘要:为了形成对“自主创新”问题讨论的共同平台与基础,避免学术争论与政策研究中出现“鸡同鸭讲、各唱各调”的混乱现象,更好的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贯彻与实施,本文从相关概念和特殊涵义二个视角对“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背景、内涵及外延进行了重新讨论和界定。
关键词:自主创新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在全国上下奔涌之时,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文件对“自主创新”缺少本源意义上的完整表述,导致对这一概念的诠注与解读至今仍然处在“盲人摸象”、“各取所需”的状态。为了形成对此问题讨论的共同平台与基础,避免学术争论与政策研究中出现“鸡同鸭讲、各唱各调”的混乱现象,更好的推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贯彻与实施,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背景、内涵及外延进行重新讨论和界定。
一、“自主创新”的相关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正确的理解“自主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三个概念,即“创新(Innovation)”、“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和“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
“创新”一词源于古拉丁语“Innovore”(即“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赋予了“创新”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内涵:即“创新”是指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能和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熊彼特还曾反复强调:“创新”可以基于“发明”或“试验”,但只要“发明”或“试验”“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创新“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的发明,”如果将创新等同于发明和实验,不仅“是不适当的,并且还可能引起莫大的误解”。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两条相对独立的研究路线:一个是以曼斯菲尔德(EdwinMansfield)、卡米恩(Modon.I.Kanmlen)、施瓦茨(Nancy.L.Schwartz)、门斯(G.Mensch)和斯通曼(P.Stoneman)等为代表的,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主体研究内容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另一个是以戴维斯(Lance.EDavis)、诺思(Douglass.C.North)和拉坦(V.W.Ruttan)等为代表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体研究内容的“制度创新经济学”。2004年,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Jean.EricAubert)综合了上述二派学者的观点,明确的指出:“创新”这一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即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在经济领域的扩散;相应地,“创新”还包括“非技术形态的创新”,如“组织创新”。奥博特还对“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背景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关注。他认为,“技术创新”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技术采用”,即创新的方式是针对全球或地方的技术改进及采用;二是“技术改进”,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对现有技术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参与竞争;三是“技术创造”,即创新的方式是在全球的意义上进行技术的设计和生产。
“国家创新体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概念。1985年,丹麦学者郎德沃尔(Bent-AkeLundvall)在《产品创新:用户——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书中,融合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熊彼特的创新思想,首次提出了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随后,费里曼(C.Freeman,1987,1988)、艾德奎斯特(C.Edquist,1988)、郎德沃尔(1992)、麦凯尔维(M,McKelvy,1991)、纳尔逊(RlNelson.1993)、帕特尔和帕维特(Patel&Pavitt;,1994)、波特(M.Porter,1995)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与学者们的研究相呼应,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成员国内启动和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工作论文和国别以及综合性分析报告,使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一步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实践。此后,世界银行(WB)、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欧盟(UN)等国际组织在也都相继采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尽管由于“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国别特征(Nation-spe-cific Factors),因而其至今尚未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内涵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机构网络。其主要目标是启发、引进、发行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技术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是否广泛与密切。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植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其目标是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3)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是政府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教育与培训,资源禀赋,制度框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国家专有因素(Nation-specific Factors)”的内生结果,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而具有独特性和路径依赖性。这些特点及路径依赖将直接影响、制约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产生着国家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国家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特点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任何国家的经验,对其它国家只有借鉴意义,而无法直接照搬。
(4)国家创新体系在传统上仅由国内参与者构成,但是,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研发活动的全球化,开辟了一个可以进行资源流动和学习的新渠道,国家创新体系的界限、构成以及主要参与者的互动作用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跨国家关系中分析创新过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上述由“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演进,标志着人们对“创新”的行为、过程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已经发生了质
的变化。“创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科研机构的开发、中试,再由生产部门生产、营销部门营销的线性过程;它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政府、市场、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因而,对创新效率的考察,必须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寻求创新资源的最优配置及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重构“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和认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讨论和界定“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
首先,“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二字表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从发明创造到商业应用的经济过程,而且还是多种机构和组织相互作用的社会过程。是一个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非技术创新”在内的经济学概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但又强调非技术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超越技术”(beyondtechnoIogy)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其次,“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表明,技术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一个国家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且正在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决不能依靠“他人”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要赶上世界先进的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调整“知识分配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立振兴经济必备的技术基础,走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他人”的技术进步道路。
再次,在“新技术实际上把国际化的世界放在你的桌子上,不管你的桌子在哪里”的今天,中国不仅需要有意识的摆脱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制约,保持中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独立自主”的地位,而且更需要主动的谋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最有效的方式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相连接,并在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的重叠和互动中,使中国这一“迟到的工业化国家”迅速的接近世界范围内“海量的知识和技术”,并利用其“后发优势”缩短与先发国家间的技术差距。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强调“自主创新”,也是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失灵,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低下,激励科技发展,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使科学技术从经济过程的“外生变量”转变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促进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安排。
与上述内涵和意义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国内对“自主创新”影响力最大、流行最广的定义,是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界定为“自主创新”。这一界定,虽然正确的指出了“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且“自主创新”不是“关门创新”,也不是“自己创新”。但是,由于该定义不仅抽掉了“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二字,将具有特指含义的“自主创新”泛化为一般的“技术创新”,与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部研究员奥博特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一个概念性框架》一文中提出的“技术创新”的概念完全雷同;而且还将“非技术创新”排除在“自主创新”之外,使“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在“自主创新”中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作用被人为的分解和割裂。其结果,不仅有可能会使“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理论上产生诸多的歧义与纷争,而且还有可能会在政策实践中误导国民:或以为“自主创新”只是科技教育部门的事情,或者将“自主创新”仅作为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技术创新”的政治口号,甚至于还有可能将“自主创新”当成新一轮的“超英赶美”“大跃进”运动。事实上,目前国内轰轰烈烈开展的“自主创新”运动,已经或正在出现上述问题和征兆。正因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自主创新”的定义进行限制,将其从泛指变为特指,以强调“自主创新”的中国含义和国家意志。即“自主创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有意识的调整“知识分配力”、重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路径(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将国家创新体系能力的提高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政治独立的重要保障的长远筹划和谋略。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虽然源于“创新”,但又不等同于“创新”。“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滥觞于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而“自主创新”则肇始于2005年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国家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的不发达历史阶段,以及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或者说,“自主创新”是一个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具有浓烈“发展”色彩的“中国概念”。对“自主创新”概念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这一概念的源起上正本清源,更最重要的是,要从国家战略上进行阐释,在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它远远超过了学术概念本身。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自主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个超越经济学概念之上,具有重大政治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也正因如此,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自主创新”的国家意愿,坚持不懈的提升“自主创新”的国家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的探索“自主创新”的“国家特色”。
本文作者:
程建国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姚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