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燎原:地区责任竞争力助推区域发展

2009-01-22张洪福张春华王先知周泽星

WTO经济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责任政府企业

张洪福 张春华 王先知 周泽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各地方政府的社会责任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已将提升地区责任竞争力这把燎原之火燃向越来越多的省市,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沿海到内陆,染绿了中国。

2009年7月27日,山东省在烟台召开“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试点工作会议”,来自全省大、中、小型不同所有制的90家企业负责人或代表签署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试点工作协议》。这标志着山东省全面推开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为主体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

山东省的实践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推进地区责任竞争力的缩影。

2007年5月9日,深圳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见》,这是中国地方政府首次建立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框架。

2008年年初,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宁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联合举办“员工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培训,这是社会责任培训第一次在我国西部地区举行。

2008年10月,中国首家国家级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揭牌。

2008年11月25日,上海市质监局发文通知,认定上海市《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正式获通过成为上海市地方标准,并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首个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的形成。

2008年年底,山西省商务厅向全省企业下发文件,与《WTO经济导刊》杂志社联合寻找山西省“蜜蜂型企业”。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寻找“蜜蜂型企业”,国内尚属首次,此举也标志着山西省开始整体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009年6月19日,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系统的150名代表齐聚烟台,学习讨论山东制定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考察山东省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考评的成功经验。这是我国第一次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企业社会责任学习考察活动。

2009年7月29日,湖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决议(草案)》,这是国内地方立法机关第一次对政府及其部门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的职责和行为提出明确要求。

……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和中西部,从上述地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升地区责任竞争力的进程中可以看到,仅仅几年时间,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使企业、行业、地区和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有效理念和行为,在自古重视“义利合一”的这片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上,已成燎原之势!

在这燎原之势背后,政府的主导地位,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快速发展及地区责任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推手的作用。

在地方政府的强力主导下,我国各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工作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沿海而内陆的渐进过程。与我国经济地理的布局相符合,各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在时间先后、规模大小、发展阶段上,都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其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的深度和力度也大。

二是充分体现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特点。如珠三角地区侧重于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产业升级,长三角地区则不约而同地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环渤海更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管理手段对传统经济的改造,而中西部目前更多地是侧重企业社会责任的普及工作,对企业社会责任中必尽责任强调的更多一些。

三是参与的政府部门众多。包括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贸部门、工商行政执法机关、商务部门、环保部门、工会部门和精神文明建设部门,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推进,体现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包容性和宽泛性。

四是措施多样。基本可以归结为媒体宣传发动和普及、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培训、组织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开展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评选、制定和贯彻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考评、出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优惠政策等。各地在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阶段会对上述措施有所侧重。

五是考核多元化。各地地方政府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相应地结合政府机构职能转变,以全面、综合的科学考核逐步取代单一的经济指标考核,逐步实现政府对企业监管方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责任政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