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2009-01-20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30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

陈 辞 杨 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呈现阶梯式的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都严重制约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试着在梳理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以推动整个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金平县;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07-03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简称金平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地跨东经102°31′33″~103°38′44″、北纬22°26′40″~23°04′32″之间,东隔红河与河口瑶族自治县和屏边苗族自治县相望,北与个旧市和元阳县为邻,西与绿春县相接,南与越南老街省和莱州省的坝洒、封土、清河、勐德四县接壤。国境线长502公里。全县辖13个乡(镇),93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委会,1 044个自然村,1 106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苗、瑶、傣、哈尼、彝、壮、汉、拉祜八种民族和尚未确定族称的莽人,2008年总人口3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5%。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原战区为一体的多民族自治县。

(一)金平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金平经济的持续增长。金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说,金平这些年的快速增长某种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实现的。如2008年金平县单位GDP能耗为0.26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为2.17 吨标准煤,各类生产性投资达15.7亿元,消耗原矿石、煤等原材料生产要素资源共达3 000万吨,同比增12.5%,SO2、COD(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共达1.8千吨。①以上数据表明,金平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基本走到尽头,要使金平的增长和发展能够延续下去,必须将其动力置于新的基础之上。

2.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金平经济的持续增长。当前,金平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金平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1.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是金平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金平作为一个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尤为突出,如,“十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平均为0.25吨标准煤/万元,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仅为3.4%,可以看出,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用不了几年,很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将面临枯竭。因此,转变发展方式从而显得更为重要。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金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土地、能源、原材料和资金等要素消耗越来越多,宽松的资源供求关系是无法长期保持下去的,不转变增长方式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金平耕地、森林等资源人均拥有量还不足1公顷,只为0.08公顷和0.66公顷,有的更为严重,一些重要资源已相当紧张,如,水、矿产等资源,已经接近枯竭,靠大量消耗和占用资源换取经济较快增长的路子已难以维持下去。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需求将难以保证和满足,生态环境污染也难以承受,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只有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突破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

1.体制方面的问题。这是导致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改变的根本原因。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问题。所谓越位,主要是指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权力过大,干预过多,即政府作用发挥不当。所谓缺位,则是指应当由政府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权力又发挥不足,即政府作用发挥不足。政府的越位和缺位问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和现有政绩考核体制下,不少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上往往急功近利,过度强调“跨越式发展”,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发展,客观上延缓了发展方式转变进程。

2.地理位置方面问题。金平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边陲,地处哀牢山脉南东端,大地构造属哀牢山褶皱束。地理位置封闭且错综复杂,往往存在着地形的天然阻隔,大部分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地处偏远,远离省、州的政治经济中心,也缺少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同等级的乡镇之间横向联系十分薄弱,各自封闭,自成一体,从而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塞,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分工体系中。

3.基础设施方面问题。金平县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在基础设施上,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极其薄弱,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交通而言,全县只有一条212省道公路通往外界,截至2008年末,除县城驻地外仅有4个乡镇通邮路,其余9个乡镇的通乡公路均为等外公路,所有通行政村公路均为毛路,整体路况等级较低,道路坎坷,晴通雨阻,运输能力差,通达性能低,绝大部分人口分散居住在高山、大多交通不便;就通讯而言,全县92个村委会,80%以上不通电话(包括网络电话)。1 044个自然村,60%以上没有网络信号覆盖,近60%没有通电或没有实施农村安全电网改造。在以“物流”、“人流”、“信息流”、“价值流”为载体的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这些更成为关键的制约因素。

4.科技教育方面问题。全县34万人,仅有1所高中,16所初级中学,1所职业技术中学。缺乏产业发展必须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储备,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很多核心技术还是依赖州外和省外;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匮乏;投融资市场缺少活力与东部地区的县、乃至西部一些县相比,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会极大地制约金平县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影响金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基础

1.改善交通和城乡基础设施。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各级资本投入,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夯实经济发展后劲,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同时,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网络电话为主的通信基站的配套与建设,使城乡通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完成农村能源建设工程,促进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城镇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通过扶贫重点村推进工程,异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沿边村委会建设、劳务输出、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等项目建设,为群众脱贫致富打牢基础。

2.依托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转变民族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要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三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增强主导产业的带动力

1.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1)做大电矿结合产业。金平最大的优势,是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要积极做好电矿结合,实现电矿工业强县目标。(2)做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巩固提升橡胶产业。在巩固好现有橡胶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800米~1 000米海拔的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稳定地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扩大香蕉产业种植规模。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利用好勐拉、金水河、者米、勐桥四个乡(镇)的坝区优势,调整大田种植稳产高产优质香蕉3万亩的同时,积极研究开发老勐、老集寨、大寨、沙依坡等四个乡镇的热区缓坡地,努力实现15万亩的香蕉产业种植规模,打造金平香蕉绿色品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农民增收。培植竹产业。(3)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发展畜牧业是一项“短、平、快”的富民兴县工程,金平具有发展畜牧经济的传统优势,要在巩固和提升生猪生产、本地土鸡生态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种草养畜技术推广,推动草畜配套工程,以生态猪、乌鸡、小耳猪、山地羊四个畜种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整体畜牧业产业化的升值,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改良和推广工作。突出抓好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养殖专业村、养殖大户,搞好畜产品流通。培育知名品牌,发展畜牧产品加工。逐步完善畜禽疫病防疫体系,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4)做活边境贸易产业。全县13个乡镇中,有6个边境一线乡镇,要充分发挥这一区位和地缘优势,做活边境贸易,把金平建成以贸易加工为主、区域物流集散和转口贸易为辅的边境贸易强县,成为红河州乃至云南省面向东南亚、特别是越南、老挝的最前沿。

2.以民营经济为引领,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民营经济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近几年来,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大力发展旅游业。金平县境内溪流淙淙,风光旖旎,境内居住着八个民族一种人,少数民族节日多,民族风情浓郁,情调独特,是生态考察和旅游观光的圣地,加上有名特优产品资源,如草果、香蕉、橡胶等。金水河口岸是国家二级口岸,是通往东南亚国家的主要便捷通道之一,又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的北接口,是跨境旅游、国际民风民俗和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圣地旅游和观光的佳境,同时金平又是自卫还击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是纪念历史、见证战争的边陲屏障,因此可将跨境旅游、民俗旅游、社会主义圣地旅游和战争旅游确定为开发重点,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步伐,扶持兴办具有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农家乐”、“林家乐”和“民族乐”。依托县城改造、小城镇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积极改扩建和培育各类集贸市场,加快了商贸流通,带动了货物运输、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发展。

(三)加强民族人才开发战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1.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水平,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性因素。(1)抓好初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2)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3)提高农业比较利益;(4)鼓励和支持城镇下岗职工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

2.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现有人才的综合能力。一是立足本地“学”,强化现有人才基础知识;二是外派出去“跟”,拓宽现有人才的知识视野;三是邀请进来“带”,帮助现有人才提高技能。

(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逐步建立起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力争建成县城、铜厂、勐桥、蔓耗渡口市场四个厂矿集中、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小区域经济区;巩固达标排放污染源整治成果的基础,工业三废处理率达到50%以上,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县城和13个乡镇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面水Ⅱ类标准。一是要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治理老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三是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管理。

(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开放投资领域

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投融资方式,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高效、优质服务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在巩固和发展已有合资合作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新的合资合作领域。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大力实施“载体”招商,以特色项目、特色资源等为载体开展项目招商、嫁接招商、专题招商、上下游配套产业招商,有选择地承接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在产业、技术、资金上的梯度转移,多种方式、积极有效吸引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实现宽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加强对外资的引导,引导外资投向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突出战略合作伙伴、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提高利用外资的整体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开拓越南市场为重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力培育名牌出口商品。抓住国家降低出口经营权审批门槛的机遇,支持更多具备条件的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扩大出口创汇群体。选择在国外有市场销路的产品,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积极探索与国外承包商、境外企业合作,承揽境外工程。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推进产业升级。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研究
漫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实施难及整改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
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