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六化”方向

2009-01-20陈玉光

关键词:集约化生态化规模化

陈玉光

[摘要]现代农业具有六个本质特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国际化。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六化”方向:推进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规模效益;推进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三次产业一体化发展;推进国际化经营,实现国内农业与世界农业的竞争共赢。

[关键词]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067-07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发育,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开展农业生产与经营,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新型产业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提升我国农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六化”方向。

一、规模化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左右,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为主,根据统计调查,全国农户平均承包土地只有7.5亩,5.7块。户均耕地少、经营规模小、地块零碎,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据专家测算,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只有当一个农村劳动力耕种30亩左右的土地时才能产生较好的规模效益。就生产能力而言,按照目前的机械化条件,在平原旱作农业区,或在南方水稻集中种植区,一个劳动力可以耕种100亩以上;而在黑龙江省一年只种一季的农村,一个劳动力可耕种2000亩以上。从这些年农民的收入结构来看,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产业,纯农业收入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绝大多数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产业,他们所承包的土地或者由自己在农忙时回家耕种收获,或者交由亲朋代耕,或者廉价转让给其他村民耕种,有的就干脆抛荒。土地对于多数农民来讲主要还是一种抵御生活风险的“最后保障”,他们清楚地知道仅靠耕种有限的几亩土地是不可能致富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不仅难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而且不能产生规模效益,加之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过低,这就形成了农业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强大推力,从而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客观条件。但要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形式。

二、集约化

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进行精耕细作,以期既能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与在较低技术水平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的粗放式经营方式相比,集约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避免由于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而带来的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集约农业主要有以递增活劳动为主的劳动集约、以递增物化劳动为主的资金集约和以密集地采用先进技术为主的技术集约三种类型。在工业不很发达的国家,由于工业无法向农业提供大量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劳动力尚不能大量向城市工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十分充裕而资金不足,一般以劳动集约为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生产资料日益增多,而投入活劳动量则相对地以至绝对地下降,集约经营类型就从劳动集约转向资金集约。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微机管理、生物工程等应用于农业生产,知识、技术和信息越来越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而又促使资金集约向技术集约转化。

集约农业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或水平的指标有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两种。前者指单位面积耕地所占用的农具和机器的价值、电费、种子费、农药费及人工费等单项费用,后者则包括单位面积耕地摊得的占用资金额、固定资产额、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综合费用等。只有能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才有意义,并非投入的资金、劳动或技术越多越好。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有:单位面积耕地上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净产值和纯收入,单位投资所获得的产量、产值、净产值和纯收入等。

现阶段我国农业仍然以粗放式经营为主,集约式经营占的比重很小。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实现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变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推进农业的集约经营必须作好资金、技术、劳动力培训三方面的“文章”。

在资金方面,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放农业。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质量,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县域内银行新吸收的存款,应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发展集约农业必须以科学技术为支撑。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有数据表明,2006年末,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另据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只占0.4%,仅及我国城市居民比例3.1%的1/8,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严重制约了新科技在农业领域中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发展

好农村基础教育和涉农专业技术教育,稳定壮大农村科技队伍,适时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科技的农民,对发展集约化农业至关重要。

三、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根据市场需求,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目的,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农业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运作、标准化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取得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管理行为。标准化是工业理念下的一种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国际上看,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并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其市场速度日益加快的趋势,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农业标准,构筑农业“技术壁垒”。这些“技术壁垒”主要包括:(1)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目前发达国家采取增加检疫项目、提高标准等措施来提高农产品准入门槛,如日本的肯定列表、欧盟的wEEE和ROHS指令等,使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到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欧盟关于食品污染物最高限量的新法规(EC81/2006号条例)已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对各类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近年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从旧标准的29项增加到了新标准的62项,茶叶农药标准最少含量只有原标准的1%。日本从2006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最终草案》,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大幅抬高了进口农产品、食品的准入门槛。(2)制定严格的质量认证和检测程序。如美国目前已建立了近60种认证体系,尤其在实行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Point)管理后,要求所有对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企业都必须获得HACCP的资格认证。(3)环保标准不断升级。如欧盟目前已启动IS014000环境管理系统,凡是达不到该系统标准的农产品不允许进口。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农业是短缺自然经济状况下的农业,农业生产的目标是解决10多亿人的温饱问题,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质量问题长期被忽视,农业标准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人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新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和收入,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生长剂等,造成我国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及其力11515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过高。另外,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环境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三废”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农业标准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迫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体系混乱、修订周期过长、对市场要求反应不及时、对国际标准采标率低、监督实施不力等问题。标准化是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农业标准化水平落后,不仅将继续危及我国人民的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还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使我们失去国际市场。

推进我国农业标准化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尽陕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方面,要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标准尤其是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标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把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并逐步提高我国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活动,及时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区域标准化组织以及主要贸易缔约国的标准化工作计划,对正在制定的标准或其提供的标准草案及时提出意见,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地提供给我国的相关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和贸易机构,避免因信息的阻断,产生不应有的标准壁垒和损失。同时要主动承担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的制定工作,使我国在国际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我国农业在日趋激烈的全球贸易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普及与贯彻实施。要大力宣传标准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普及相关标准知识,把农业生产标准、新技术、新成果规范为便于农民掌握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积极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引导农民、农业生产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做到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建立“政府推动、多部门联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社会参与”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尤其要发挥好示范县(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标准化覆盖率,推动建立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流通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首先,要成立相应机构,一方面,积极组织好优质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认证体系建设行动按照农业部“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工作,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积极组织好各类名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同时,要抓好已经认证名牌产品的跟踪质量管理,以保证名牌产品的信誉和权益。另一方面,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和信息发布制度,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其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协会)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推行产地和产品标识管理制度、采标产品专销制度等,依法实施和管理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制定的主要农副产品生产规范进行审核把关,继续开展饲料、农机、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认证,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推进农药GLP认证、兽药GMP认证、种植养殖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再次,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长效机制,以确保农业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四、生态化

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或生态农业要求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原理,利用动物、植物、微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方法,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多地少,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土地资源必将被占用,这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有效利用率不高,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农药残留较多,农产品品质下降;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地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由此,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一项非常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

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许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很难正确处理全局的、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局部的、短期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群众中“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门以上农业科学技术的人不多,掌握生态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人则更少。加之农业比较利益低下,许多农村素质较好的青壮年大量外流,只剩下农业知识和技术素养不高的老人和妇女,这与生态农业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利用各种方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认清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等粗放经营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后果的严重性和长期性,了解生态农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政府各级涉农部门,要积极举办各种培训班,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讲解生态农业知识,进行技术咨询,传授相关技术,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技术水平,使生态农业成为农村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要从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色优势产业,挖掘农业就业增收潜力,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使农业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第二,要完善生态农业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政府的支持引导与相关政策法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力保障。要健全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有关配套政策、措施,使生态农业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扶持的重点要从一产为主向一、二、三产并重的方向转移,从扩量(面积)向提质(园区、基地)的方向转移。研究出台节约型农业、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农产品安全、养殖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参加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使企业、农户自觉自愿地发展生态农业。创新农作制度,变偏施化肥为多施天然有机肥,变大水漫灌为节水灌溉,变滥用农药为科学施用农药。完善激励政策,鼓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积极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及国外资本投入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降低农业经营的风险。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行标准化生产,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资源,加强对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质量监管和农产品产地、市场的监测,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鼓励公众购买以生态农业方式生产的农产品。

第三,要重视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转化和已有成功生态农业模式的总结和推广。生态农业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要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扶持科技人员积极从事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充分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提升种子种苗、种植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要对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进行提炼、集成,大力推广应用,如种植绿肥培肥地力技术、秸秆覆盖还田废物利用技术、畜禽粪便高温堆沤无害化处理技术等。使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

生态农业要求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我国各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创造出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如(1)猪-沼-菜(果、茶、菌)模式,(2)猪-鱼-菜模式,(3)将果-牧草-羊-沼-菌或果-禽有机连接的果园立体种养模式,(4)将林(果)-牛(羊)-食用菌-粮(菜)有机连接的立体农业模式,(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6)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7)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等。上述模式均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值得认真总结,并结合各地具体实际加以推广。同时,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有关农业节能、资源保护、资源替代和环境修复技术,结合我国已有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

第四,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种养结构和布局结构,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产业的提质增效、拓展空间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重视通过优化产业关系和群落结构以及改善生态功能,增强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逐步形成合理的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五、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实现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在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下,它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总体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获得较快的发展,实践中创造出多种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因地制宜,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很大。因此,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注意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可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林果业和畜牧水产业。粮食主产区则要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在稳定总量的前提下,在增加新品种、提高质量上下工夫。

第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可增加2-3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品只占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对成品、半成品等加工后的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加之国外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必须从生产原料的种植环节抓起,采用现代高科技,在品质、安全、营养、色

泽、口感、包装、保鲜、储藏等方面全方位下工夫。立足于现有加工能力的改造,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利用,通过转化和加工使农产品增值,创造名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创新思路,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欧美发达国家,除了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外,还有棉花、麻类等加工、销售及服装生产经营的农业纤维产业体系,有以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农业生态产业体系,有以旅游、休闲、园艺观赏、青少年回归自然教育为主的农业文化产业体系,有以生物工程、制药、农业科技示范试验等科技支撑的农业科技产业体系,有以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村镇改造设备等为主的农业装备产业体系,有以农业数据和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为主的农业信息产业体系,还有以土地、水源为资本运营的农业资源产业体系等。总之,随着现代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动,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和扩展,除了满足作为“衣食之源”的需求外,农业其他方面的功能表现得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拓展视野,以不断变动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向各类农业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这将使农民增收的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并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转换。要认真总结这方面已取得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主要局限于少数产业、产品及加工、销售环节,逐步向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工副业的多产业、多产品扩展,产业链条逐步向科技、教育、生产、基地、加工、运输、营销、服务等多环节延伸,向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大产业体系方向发展。

第四,扎扎实实抓好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造和资产存量的优化重组,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并着力发挥好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提倡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技术推广单位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携手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组建农工科教集团,实行紧密型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第五,理顺好产业化链条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是要重视建立利益机制、风险机制,使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要改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中介组织与农民、龙头企业一中介组织一农民及各种产加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组织的利益分配和连接机制,将平等合作、利益互惠、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贯彻到农业产业化中去,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对于比较松散的结合方式如单纯的市场买卖关系来讲,改善和克服农民不利地位的首要措施是改进农民与农产品收购单位之间的关系。由于农产品的易腐性质,小农户又无力进行远程运输,农产品收购企业极易形成非政府买方垄断,从而形成垄断价格和垄断收购量,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利润都受到损害。要鼓励、引导、扶持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专业生产合作社或销售协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与收购方讨价还价,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六,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西方国家在长时期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强有力的农业支持体系,目前许多后起的亚洲周边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强。我们也必须采取措施,强化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体系包括财政、信贷、保险和科教。由于整个支持体系的主体是财政支持,其他几个方面的支持,归根结底都要涉及到财政问题,所以必须重点强化财政支持力度。针对多年来存在的支农财政不稳定的情况,要依法稳定下来。要改革财政资金的部门分割体制,加强对农财农贷的监管,改善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重点加强农业保险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规范险种和保险公司的农保行为,允许和鼓励国家、企业及民间的合作保险共同发展。财政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要借鉴美国实行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支农经验,建立科教支农新体系。

第七,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引导、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从以行政推动为主转变为“引导、协调、调控、服务”。要研究、探索和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建立良好的利益机制、风险保障机制和积累发展机制等。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防止在资源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出现产业趋同现象,防止一哄而起和重复建设。

第八,发展跨区域协作。东部沿海地区有着较为雄厚的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合作,以此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近年来,跨区域协作越来越普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化已不像初期那样,在一个加工型企业附近建一片提供原料的基地,带动周边农民致富,现在的龙头企业往往是在离消费市场不远的地方,而生产基地也许在本省,也许在其他更远的地方,农民远离企业。这样的跨区域产业化往往形成上、中、下游的产业体系,涉及微观、中观、宏观经济等层面,其辐射带动作用也更大,将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我国农业的抗冲击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六、国际化

农业国际化经营,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对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并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实现区域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促进资源和产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和优势互补,形成内连生产领域、外接国际市场的国际化产业链,从而全面提高农业产业素质和效益的一种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

第一,要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我国农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条件较好、需求量大,但受土地资源约束,在国际市场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糖料等;另一类是具有潜在出口竞争力的肉类、水产品、蔬菜、花卉、水果等。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要集中力量把我们的优势农产品生产搞上去。一是要在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放手发展高质量的果、菜、油、畜、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高效产品;二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速开发名、优、特、稀、新资源,形成各具特色、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品牌产品。三是以标准化要求对农产品实行从育种到日常管理、收获、分级、保鲜、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检验到销售的全程严格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第二,按照大规模、高水平、外向型、强带动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跨国经营企业和组织。当今农业的国际竞争,已不是过去那种单个生产单位、单个生产环节、具体产品的“个体”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整个生产体系的综合性、整体性竞争。因此,培育农业跨国性经营企业和组织是中国农业走向国际的重要途径。这些企业和组织包括:参与农业国际化经营的加工、储藏、运销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专业批发市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它们下联广大农户,上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具有带动生产、深化加工、扩大销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的能力,是我国农业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广泛开展多种方式的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营销水平。农业国际化经营既是国内农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也是国内农业对外扩大开放的过程。一是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带动周边地区新建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出口基地。二是大力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重点引进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三是实行“三来一供”。就是国外来种子、来技术、来加工样品和标准,我们供应成品。通过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加快我国农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四是适度进口结构性短缺产品。五是有重点地引进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的外国专家,参与高新农业科技项目的攻关。六是积极争取国际农业科技组织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与合作。七是加快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的高级复合型国际人才,以满足我国农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急需。八是加强国内外信息交流。建立全球性的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方面的市场信息系统,有重点地研究与我国农产品出口有竞争的国家的农业政策及国际市场供需变动情况,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九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家到国外建农业生产基地,办加工企业,设立经营公司或办事处,开通农业走向世界的直接通道和信息窗口。对“走出去”的企业,凡具备上市条件的,优先推荐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第四,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进出口政策体系。授予一切有条件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企业以出口权,支持更多“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各地要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基地的扶持力度。外贸发展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要注重向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倾斜。鼓励农产品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国外商标注册、国际质量认证、GAP认证、有机认证和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给予补助。探索建立政府支持、行业协会救助、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救助机制。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农产品出口企业量身定做外汇理财和避险工具,引导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人制度,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

第五,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农业信息化将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包括农业生物系统模拟模型、农业管理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专家系统与生产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农业生产者获取、处理、利用知识、信息的适用技术与智能型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等。遥感、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农业信息化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市场风险、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猜你喜欢

集约化生态化规模化
高中历史生态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发展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SDN的IP RAN网络智能路由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保险企业运营集约化运营模式研究
集约化育苗助推现代农业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