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主旨 科学规划 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进程
2009-01-20曹绍云胡桂永
曹绍云 胡桂永
调整和完善扶贫战略框架,制定更符合新时期农村实际的更科学合理的扶贫开发规划,是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保障。在巩固扶贫开发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扶贫开发规划,必须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以开发式扶贫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
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强化贫困识别机制,以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不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程。扶贫开发规划在全面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方针上应做到“六个相结合”:
坚持政府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相结合。继续加大党委政府专项扶贫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扶贫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和会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一道各类行业扶贫,努力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加快发展步伐。
坚持群众主体和社会参与相结合。鼓励贫困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投资、投劳,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增长才干、自我发展;加大信贷、企业、外资投入力度,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合力推进扶贫开发。
坚持项目扶持与以人为本相结合。扶贫开发要通过资金的扶持和项目的建设这个载体来实现;同时,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弱势群体,更需要以人为本,十分注重人力资源这一脱贫致富的根本。
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到户扶持相结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增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进村入户力度,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扶持相结合。既要突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各种类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又要统筹兼顾,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与重点扶持相结合。区别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开发工作标准和扶持措施,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贫困的地区和最贫困的人口。
二、以促进发展为主题,力促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才能使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进步,彻底摆脱贫困,建设和谐小康社会。
促进发展,必须抓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扶贫开发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以“整村推进”扶贫战略为主导,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技能,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促进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扶贫开发必须在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和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不断满足贫困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在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资金和社会资源,继续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最大限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培育科学文明的乡风民俗,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促进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扶贫开发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的良性发展。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并举的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构筑绿色屏障,实现生产与生态相互益补、发展与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继续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扶持建设沼气池,继续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并配合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实现农村贫困地区长远发展。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实施扶贫开发,就要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将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列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以工代赈项目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为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先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实现农村贫困地区整体富裕的重要内容;是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农村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农村公路建设是保障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开发地区经济,活跃农村商品市场,沟通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村庄环境整治,要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切实解决村庄存在的脏乱问题,不断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广大农民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
基础设施建设,要十分重视文教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文教卫生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条件,是满足广大贫困群众文化卫生生活的需要,有效解决“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
四、以关注民生为根本,确保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难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就要以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必须做到扶贫开发规划与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实需求合拍。制定扶贫开发的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实需求,扶持贫困群众办好想办而又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着力解决好与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密切相关的生产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把扶贫开发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关注民生,必须最大限度地让贫困群众直接受益。贫困群众不仅是扶贫开发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者。扶贫开发项目要充分尊重和体现贫困群众的意愿,能让群众参加建设的项目都要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要让贫困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更重要的是要让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直接受益。
关注民生,必须将扶贫开发触角延伸到贫困农户。扶贫开发是实实在在的为贫困群众谋取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都应当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虑长远;更不能好大喜功,只讲“形象”,不求实效;实现扶贫开发解决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可以在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上下功夫,采取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和扶贫信贷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还可以在扶持贫困户子女教育方面做文章,资助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或者高等教育,使贫困群众不仅可以全家脱贫致富,还可以稳定地脱贫致富,彻底告别贫困。
五、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
近年来,扶贫系统在产业扶贫方面有很好的探索,扶贫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规划应把发展产业作为重点,夯实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基础。
发展扶贫产业,要使传统产业扬优成势。在对传统产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扬优除弊,选择技术优势大、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传统产业进行扶持,使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使传统产业有新的发展,焕发新的光彩,发挥新的作用,成为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
发展扶贫产业,要使区域产业形成规模。发展扶贫产业突出区域性,实行连片开发,有利于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还有利于降低扶持成本,增强扶持效果。产业扶贫的区域性,主要从行政区域和地理区域两方面来体现。一个产业可以在某个行政区域内发展,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从地理区域来说,一个产业可以在某一生产区域内发展,可以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扶贫产业的发展要考虑一个区域内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合该区域的产业来发展,使之形成优势,来带动行政区域产业的发展,来辐射带动贫困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发展扶贫产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发展扶贫产业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发动各个方面的力量,挖掘各种资源优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使产业成气候、上规模、见效益。首先,各级政府要做发展扶贫产业的主导,统揽本地扶贫产业发展的全局,做好本地扶贫产业发展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扶贫系统作为主管部门,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建立专项资金,确保扶贫产业成为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摘除贫困帽子的有力举措;同时,要牵好头,积极指导组织扶贫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协调各有关部门资源,各个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还要充分调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产业建设,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为扶贫产业发展服务。
发展扶贫产业,还要注重引导带动。贫困群众由于在资金、技术、信息以及技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困难,都以传统种植业和传统的耕作为主,在发展产业方面显得先天不足,需要给予一定的示范带动和科学引导。一是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将原料基地建在农村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提供物资、技术等支持,以最低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二是通过乡村行政组织力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乡村干部结合本地扶贫产业发展规划,走村人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扶持政策,讲解产业优势和预期效益,引导贫困群众从常规农业中解脱出来,投身于扶贫产业。三是通过村干部、致富能人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扶持村干部、致富能人发展扶贫产业,通过他们的产业实践让贫困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同时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技术示范。
六、以提高素质为抓手,增强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后劲
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最大的致贫因素是教育水平低下、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劳动技能较差、思想观念不开阔,导致劳动效率差,外出务王处于劣势状态翼务工收入相对较低。素质的贫困是最顽固的贫困,增强农村贫困地区合贫困人口发展后劲,彻底解决问题,就要从提高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着手,以“雨露计划”等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主体,大力推进智力扶贫,不仅可以提高其就业技能,提高其务工收入,还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在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
培训专业上突出“优”。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要使之在激烈的劳务竞争中有一定的竞争力,转移培训就要突出求精求优。一方面在培训专业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意愿,选择一些市场急需的、技术含量“高、精、尖”的专业进行培训,有了一技之长就能好就业,就好业,就能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就是要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对培训基地的协调沟通,增强培训基地的责任感,科学安排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扎扎实实进行教学,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培训对象上以培训青年和新生劳动力为主。青年和新生劳动力是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有生力量,决定了农村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同时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又处在较少的家庭负担之中,比较能够全身心地学习。以青年和新生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既可以提高培训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长远发展。
培训形式上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培训时间上以中长期培训为主。通过2—3年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育,能使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较好地掌握一门就业技能,获得中高级技术等级,真正拥有一技之长,能从事一定技能岗位,获得较高的劳务收入,还能稳定就业,为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培训模式上要突出实效原则。扶贫系统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已从单一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发展到劳动力转移培训、自主创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并举的模式,培训也从数量的完成到技术含量提高过程的发展,培训模式的完善日益符合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培训模式就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突出实效的原则,以掌握一门就业技能为基本要求,把资助贫困地区贫困学生上大学中专院校作为“雨露计划”的培训内容,增加“雨露计划”培训的覆盖面和贫困群众的受益面,真正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受益一生,带动一方”的目标。
[作者简介]曹绍云,男,江西省吉安市扶贫办副调研员;胡桂永,男,吉安市扶贫干部。
[责任编辑:王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