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顾二娘制洞树砚考
2009-01-20王青路
王青路
砚约三寸大小,制作树桩一段,琢磨浑厚圆活而巧妙,非高手不能臻此,砚池施工精细,作成树洞样,口窄内旷,边缘起瘿,似针扎成一般,其旁斜下一枝,略显逼真。以端溪老坑仔石为之,正紫色。细润无比。隐含微尘青花,绝佳。无款识铭刻,来我寒舍已近十五寒暑,十五年来,摩挲推敲而定其为清代制砚名家顾二娘所制,名之日洞树砚。
顾二娘制砚,流传至今,目力所及竟无一真者,故宫博物院有所谓顾二娘洞天一品砚,而据笔者考证,实系赝品。其砚有“吴门顾二娘造”篆书款,有黄任“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康熙己亥六月任”铭文,并刻“黄”、“任”篆书印,另有“莘田真赏”、“十砚轩图书”二方黄任之印。还有余甸与林佶各一铭。考林佶之子林在莪《砚史》载有黄任美无度砚。黄任、余甸之铭全同,然黄任铭下无今砚“黄”、“任”二印。而林佶铭文竟是《砚史》所载赵国麟为起夏崇德砚所作,不在今砚之上。另应有于振一铭而今砚无,本无顾二娘款识。据此可知故宫博物院的这方砚,是据《砚史》伪造而成。林在莪作《砚史》体倒:“一砚也,而各家题铭分录名家卷内,盖是编从人不从砚”(《砚史·凡例》),做伪者不知所以,颠倒如此。
有关顾二娘制砚款识问题。历来收藏家多被作伪者所造顾氏款识所骗。邓之诚《骨董琐记》引阮吾山《茶余客话》云:顾二娘制砚“特无款识,不易辨别;凡细书八分款‘吴门顾二娘制六字者,大抵皆伪”。阮吾山其人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其“官刑部时,与阮吾山共事”。知为乾、嘉时人,距顾二娘生存时代尚近,其说应为可信。有关专家以篆书而非八分书定“洞天一品”砚为顾氏所制,视“特无款识”一语而不见,作出的结论似嫌轻率。
可以相信阮吾山之言的可由记载中的顾二娘制砚不留款识得以印证,同是邓之诚《骨董琐记》载张祥河《偶忆篇》云:“余藏宋坑鹅池砚,为吴趋顾二娘所制……铭曰:‘琢磨谁?顾二娘。宝者谁?董富阳。州载随直军机房,甲成冬赠华亭张,归铭墨池旁”;舒仲山手批《随园诗话》云:“乾隆丙午,福州画师姚根云赠余砚一方,刻七绝一首云:‘绣出端州石一方,纤纤玉指耐春凉。摩挲细腻玲珑处,多谢吴门顾二娘”;黄中坚《蓄斋二集》十砚铭并序:“壬辰仲秋,乃令(顾二娘)随意制之,不拘何式,而彼竞为制索砚。细玩之,惟索纽过于工巧,似不若德林(一作麟)古朴,其他温沌古雅,有余韵矣……喜为之铭曰:‘不圆不方,依质成章。似为予戒,言括其囊”。以上三砚皆不言顾氏款识,若有顾氏款,但不会有琢者谁之问,而顾氏之名由文人刻铭或诗词唱和传颂。尤其黄任十砚轩所藏之十砚,据传半由顾二娘制造,林在莪《砚史》载郑念荣题陶舫砚铭册有句云:“十砚轩中染翰香,琢磨半是女郎将”说明了黄任十砚制造的大体情况,查《砚史》所载黄任砚铭及其他铭款,皆著录其年月、印款、书体,而无一有顾氏款识是又一旁证。顾氏制造者,皆为黄任标出,仅举其一,青花砚铭曰:“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跋曰:“余此石出入怀袖将十年,今春携入吴,吴门顾二娘见而悦之,为制斯砚,余喜其艺之精而感其意之笃,为诗以赠并勒于砚阴,俾后之传者有所考焉,顾家于专诸旧里。莘田”。其言俾后之传者有所考焉,正为原无所考,亦阮吾山所谓“不易辨别”,即不署款识,故知顾二娘制砚有款识者大抵皆伪。
顾二娘制砚既无款识,又何以判断其真赝?根本的方法应据现有资料从其制砚风格及特点上入手。传顾氏制砚以端石为之者多二三寸大小仔石,非佳石不予奏刀。这也是名家制砚之特点。雕砚家一般不会在普通石材上下太大功夫。因此从用料的材质及形状上即可作出初步的判断。
重要的是其制砚风格的辨析。根据有关资料可以作出判断:邓之诚《骨董琐记》引朱象贤《闻见偶录》云:顾二娘“尝与人讲论曰:‘砚系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这个圆活肥润,与浑厚古朴相近,是明末清初制砚的时代特点。所谓圆活肥润,具体到雕刻技法上即多用圆刀,强调砚的整体感、圆润感,在面与面转折上有过渡,不瘦硬,比如雕山石形状,一般的作法会利用砚材本身的茬口,或敲击,或再加刻一些概念的山石纹(现代制砚大多如此),其特点正如顾氏所说的呆板瘦硬。处处扎手;而高明的雕砚家所作的山石是琢磨出来的,又不失自然,无雕琢痕迹,浑厚而有力。
但顾氏此言只说到了一半。如果单凭这些,仍无法将顾氏制砚从明末清初制砚中分离出来。其制砚风格还有一重要特征。上引朱象贤在《闻见偶录》记载顾氏之言后曰:“其所作古雅之中,兼能华美”,此“华美”二字即是顾氏制砚另一特征。何为华美?砚上又怎样华美?细推敲即为精细工巧,亦即黄中坚针对顾氏为其所作索砚“细玩之,惟(感)索纽过于工巧”之工巧,而有不若德林古朴之叹。盖顾二娘制砚已在康熙末期,制砚风尚渐重精细工巧,而文人如黄中坚者尚不适应。由此可知顾二娘制砚风格为圆活肥润、浑厚古朴,古雅之中再于关键处精雕细刻,寓精细工巧于古雅圆润之中。此种风格上承明末清初浑厚气象,下开乾隆朝工细之风。顾二娘在此期间承上启下。这也正符合这一时期制砚风格演变的实际情况。这种风格简单说来就是雅俗共赏,此正顾氏独享大名之由。
辨别顾二娘制砚在无文人题铭的情况下,可依以上条件作出判断。
由此无款、材质、大小、风格特点,洞树砚无不具备以上各点。而定其为顾二娘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