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之行所见所思

2009-01-19刘志春

江苏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生日歌关怀校长

刘志春

之一:

课堂上,几个孩子围着老师交流着什么,老师的手搭在身边的一位同学肩上,不时给这位同学捋捋头发,整整衣领什么的:

跟班就读的一位特殊学生,课堂上一会儿抱抱身边的老师。一会儿摸摸老师的面颊。身边的辅导教师不时拍拍他的后背,摸摸他的头,让他安静下来,继续参加学习活动:

两位老师正在交谈,一名下课的同学跑过来。双臂搭在其中一位老师的肩上,在老师耳边轻声说了什么,老师佯怒地伸手作拍打状,孩子嬉笑着跑开了,两位老师又继续交谈。

目之所及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也知道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我们总倡导教师要热爱学生,而且有那么多感人的事例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多伟大。我所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爱学生,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再动人的事例相对于我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师生群体来说也只是极少数的。在与老师交流时,我问一位老师为什么对学生那么慈爱,那么亲切。她说:“因为有他们才有我的工作啊,我要想继续我的工作,没理由对他们不好啊!”说完朝我眨眨眼,一副不太理解的样子。是啊,我们总强调教师职业是如何如何伟大,希望老师能神圣地对待它。这种外在的要求加上长年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残余,使老师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居高临下之感。一旦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总想到自己的神圣与尊严有没有受到侵犯,随之采取的处理方式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我们心放平常一些,教师首先是我赖以生存的工作,学生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抑或自己的服务对象,他们的喜怒哀乐直接关乎我的生活。我想这样去思考。更能激发教师源自内心的情感因素,也只有这种朴素的、平常的、切乎实际的原动力才会使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亲切之情更加长久。美国同行略显惊讶的神情让我明白:爱学生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

之二:

学前班的学生上厕所,他们排着队坐在地上,一个一个依次进去,没进去的或看书,或玩着自己的东西,没有不耐烦的;

一个班的学生去室外上体育课,老师在前面领着,学生一列纵队,踩着路上的黄线,悄无声息地向操场行进:

中午去食堂就餐,仍然排着整齐的队伍去餐厅,吃完后看不到餐桌上有剩余的东西。

以前听到更多的是美国小学生如何自由,特别是课堂上,学生什么姿势都有,干什么的都有,甚至骑到老师脖子上上课的也有,我就特别好奇,美国课堂教学是不是毫无秩序。来美国之前,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美国学校如何从小狠抓学生常规。真感到不知信谁的好。及至实地看了几所小学,才感到美国小学教育其实也是十分注意日常行为规范的。学前班的孩子,就有了“有礼貌,讲秩序”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是通过上厕所这些日常小事且在老师指导之下真正落到实处的。如果发张调查问卷,问我们的学生应不应该遵守秩序,我们的学生肯定百分之百地回答正确,说不定还能说出人家想不出来的道理。但在国内我们的校园里,不讲礼貌和秩序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做教师的和外国同行都认识到让学生从小懂得并且做到守秩序对他们的一生都很重要。不同的是,人家落到了实处,而我们只是停留在了口头宣传和教育上。

之三:

一所小学的校长正领我们参观校园,一个班的学生去室外活动,经过校长身边时突然停下,带队的老师和学生齐唱《生日歌》,原来,今天是校长的生日;

当我们到一个班的教室里观看孩子教学活动时,老师问:谁是魏先生?当我们同去的魏老师站到学生前面时,学生们-起唱起了《生日歌》,我们才明白,今天是我们团魏老师的生日:

一个班的学生在上“如何制作面包”的实践课,一个老师带着一位弱智学生也来听课,坐在前排的一位同学立即站起,让座给这位特殊学生,陪同老师微笑着摸摸让座同学的后脑勺并微微点头赞许。

这所学校墙上挂着五块标语牌,分别写着:尊重、家庭、信任、关怀、责任。当时看到并没有太重视。后来在学校看到了一幕幕非常自然但又动人的镜头,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五块标语。学生知道校长的生日,肯定是老师告诉的,想必校长也知道老师的生日。当这个班的老师和学生同唱《生日歌》祝福校长生日快乐时,你不会从老师眼中看到谄媚的眼神,有的是亲切、尊重和祝福。对于祝福我们考察团魏老师的生日,我心想是不是学校为了博得我们的好感,专门安排的小插曲,于是便问校长,怎么想到这个细节的。她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国民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学校教育的主题中有尊重和关怀,我们要教育孩子们爱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正好看到你们提供的资料中魏老师是今天的生日,我们便让孩子同唱生日歌,一方面表示祝福,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尊重和关怀的情境和机会。”她的一番话让我感到他们教育的用心:老师注意抓住时机给孩子们一个尊重和关怀师长的情境,校长注意抓住时机给孩子们一个尊重和关怀外国朋友的情境,特殊教育的老师对学生尊重、关怀特殊学生不失时机地给予赞许……置身这样的环境,学生也就把尊重、关怀当成一种常态,就不会把尊重当成一种讨好,把关怀当成一种施舍了。从这几个镜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用心。

之四:

五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在上阅读课。内容是阅读中国的古典名著(图画本)。先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小黑板上记下学生的问题。然后学生们围坐在老师身边,自由讨论,互相启发,老师不断指点。最后老师告诉同学们,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f黑板上红色笔写的),哪些问题是不着边际毫无意义的(黑板上黄色笔写的),哪些问题是可有可无的(黑板上绿色笔写的)……

四年级一个班的阅读课,课文很长,学生分组阅读。每组读一个部分,然后由某一小组的同学上台讲某一部分的内容,同组的同学相互补充。

某年级的计算机课,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网页,展示时,各人介绍自己所做的部分,同时介绍自己在整个网页制作中的作用以及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

美国学校比较重视合作学习,教授的报告中经常提及,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也经常见到。因为学生的合作经常进行,所以显得比较自然。也因为不同的年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要求不同,总体上来说没有太多的限制和约束,所以学生的合作显得比较自由、轻松。在阅读课上,老师注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阅读、讨论来解决问题。我们的课堂现在也逐步注意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我们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形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因着所谓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等,一概鼓励,对与本课关系不大的问题也给予赞赏。其实对于毫无价值的问题应该直接指出,而不要模棱两可,以致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进而养成浅尝辄止、随意提问的习惯。长此以往,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没有益处。因此我想:合作学习也好,培养问题意识也好,我们现在不是为了在课堂上体现所谓某种理念而做出样子,而是一切从孩子的发展出发,寻求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猜你喜欢

生日歌关怀校长
《异曲同工》新传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献给祖国的“生日歌”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过生日
生日快乐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