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从阅读开始
2009-01-18杨红樱
杨红樱,时下最受孩子欢迎的童书作家之一。生于1962年。19岁开始童话创作,现为《青年作家》杂志社副编审。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其后的《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均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巨大反响,数度荣登畅销书榜,共发行200多万册,并成为影视剧、动画片改编热门。杨红樱自言平生最大的愿望是破解童心。她的儿童小说诙谐幽默、好玩有趣,通过描写当代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深情呼唤张扬孩子的天性,舒展童心、童趣,倡导理解、沟通,力求让孩子拥有健康、和谐、完美的童年。
我开始识字读书的时候,正是“文革”初期,可读的书很少。但我们家有个亲戚解放前是开书店的,他怕被抄家,就把很多书寄放在我们家,这使我从小就读到了很多名著。我至今还记得那些老版本的竖排、繁体字和精美的插图。
第一本打动我的书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那时我只有七、八岁,一开始是被小人鱼长发披散、漂在海面的美丽身影所吸引,读着读着,小人鱼追求爱情的那种崇高、美好、神圣的境界,深深地感动了我。
因为这些书是别人寄放的,好像随时有可能被拿走,所以我一本接一本拼命地读,有些根本不认识的繁体字也拦不住我。印象很深的还有《红帆》、《金蔷薇》和《飘》。《红帆》是前苏联的,我特别喜欢其中那种理想化的、美丽的幻想。这些书的共同特点,是都有精美的封面和插图。其实小孩子看书往往先看插图,只要他喜欢,就不存在认不认识字的问题。现在的图书不太重视插图,这是很遗憾的。
“文革”后期,社会上挺乱的,我们一家人下班下课后哪儿也不去,都聚在二楼的房间里读书。爸爸读古典名著,哥哥读诗,我读童话和小说(这些在当时都是所谓的“禁书”、“黄书”),常常读到深夜。我们的两层小楼是临街的,为了不让别人起疑,我们经常关了电灯点起蜡烛,爸爸还特意做了一块木板挂在花窗上。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仿佛拥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图书馆。全家秉烛阅读的情景,在我心中,永远都是一幅温馨的图画。
还有一本让我读了又读、常读常新的书是《红楼梦》。第一次读也就是九、十岁,根本看不懂,我就专挑有关吃的描写来读:稍大一些,对穿衣服感兴趣,就开始看有关服装服饰的描写;十一、二岁开始看建筑,看楹联诗词,并且学着自己写古诗,摸索着押韵、对仗,入迷到发疯的程度……我几乎每年暑假都要看《红楼梦》,根据当时的心情和环境挑不同的细节看。《红楼梦》对我后来的写作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者说我的小说中吃的和穿的细节描写特别好,我想就是因为《红楼梦》吧。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阅读要求太高,太功利了。其实,人想从阅读中得到的是一种快感,一种滋养,一种安慰。伴随着不同的成长阶段,人会有不同的心情需要。有个小孩跟我说他以前很喜欢我的作品,现在再看就觉得别扭。我说这就对了,说明你长大了,你应该看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