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控制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舒 爽

摘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显著,其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然而信用缺失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缺陷、产品种类及结构欠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制约了其健康、稳定的发展,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越来越难管理。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加强银行内部管理、优化产品种类及结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审计监督力度等。

关键词个人消费信贷 风险管理 个人征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今天,信贷系统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得到调整和优化,同时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高,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用明天的钱来做今天的消费”,这一提前消费的观念使得很多人都愿意参加消费信贷,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也愿意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但是当前形势使得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有上升的趋势,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1 信贷风险简介

1.1 主要的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的信贷风险是延迟还贷和提前还贷。由于资金流动出现困难以及道德素质等原因使得借款人延迟还贷;考虑到减少利息支出、资金的流通顺畅以及资金的合理分配等因素可能会提前还贷,总的来讲借款人的主要的目的是降低借贷的总成本。

1.2 信贷现状

央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当月增加4104亿元。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增幅比上年末高15.3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16个百分点。1-8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104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25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0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806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5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675亿元;票据融资减少2764亿元。8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3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4%,当月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92亿美元。随着信贷业务量的增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会增加,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方面要加大力度。

2 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

2.1 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

个人征信系统又称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主要为消费信贷机构提供个人信用分析产品。就我国而言,个人征信系统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发展中的风险增加,主要表现在:

(1)个人征信系统资料不齐全,不真实。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指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集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二是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三是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这些信息中很多是要求借款人在借款之前直接、准确地提供的,然而一些借款人在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时,出于某种目的不免会提供不准确甚至虚假的信息,致使征信系统的资料本身就不可靠;而且个人收入状况不透明,也缺乏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记录的基础数据,从而加大了个人信用信息采集的难度。

(2)除金融系统之外,其他行业的也会拥有一些相关的信用信息,比如说工商部门、税收部门等,但是各部门各机构在建设自身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在信息标识、基础技术等方面缺乏全国统一标准,造成了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无横向交流,信用数据的开放机制尚未形成,各相关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系统相互封闭,使得信用信息的公开受到阻碍,给征信体系建设牵头单位的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不便,使信用行业无法快速发展,征信体系的建设也因此进展缓慢,从而加大了银行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成本。

(3)对已建立的征信系统的管理落后。现有的征信系统本身就不完善,能够收集到的也是一些基本信息,对于个人信用的深度信息及用于计算信用等级的信息的采集不够,而且这些信用信息的更新不及时,这也增大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2.2 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缺陷

个人消费信贷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业务,与传统的业务有很大区别,正是如此各银行工作人员对此项业务的了解程度不够,对业务不熟悉,有的甚至像对待传统业务一样对待,使得潜在风险极具增加。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部门的设立并不是十分科学,岗位不相容制度的实施不到位,对员工的奖惩制度实施不彻底,从而使得内部管理越来越有难度。

个人消费信贷是银行实现高收益一个重要方面,部分工作人员由于个人利益、人情世故等因素的趋势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发放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于放出去的贷款的跟踪、管理不够。

2.3 产品种类及结构欠完善

近年来,发展最好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相对而言,其他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并不十分理想。这是由于“用明天的钱来做今天的事”的思想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有所背离。另外,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是相对较大宗的贷款,首先借款人就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其次这两项业务的抵押物一般都能够拍卖到一个好价钱的,银行也不会有过多的损失。但是产品的发展不平衡使得风险过于集中,不能分散开,一旦房价、车价有大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个人消费信贷的发放和收回,下降可能是业务量变少或是提前还款,上升可能会使得收贷业务和贷款的管理变得更加难上加难,都会使风险加大。

2.4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的法律。现行的法律条款基本上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性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也不具体。即使有也似乎存在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使得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也使得风险有所增加。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基本上沿用《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而个人消费信贷较之传统业务有其独特性,这些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其并没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这也是风险增大的一个方面。

2.5 各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加剧

个人消费信贷是一项收益性很大的业务,因此各银行都希望能在此业务上有很大的作为,也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也使得各银行间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并较之传统业务更为强烈,甚至存在恶性竞争的趋势。各银行为抢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首先从自身入手,竞相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放松贷款条件,简化业务办理程序,先放款后抵押。这使银行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容易被短期利润蒙蔽双眼,不能很好的分析业务本身也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3 降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

3.1 健全个人征信系统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银行业的信贷业务势必会有一定的改革,业务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广,业务种类也会越来越多,业务结构也会越来越完善。健全的、有效的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是必然的。这要求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内容,使之更加完整、详实,更加真实、准确。同时更要采集个人其他方面的信用信息如缴税、保险等其他行业的信息,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状况,使各行业间的信用信息要能够共享。当前各行业间的信息并不能很顺畅地流通,需要国家成立一个专门的信用信息公司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对该数据库要加强管理,及时更新,合理计算个人的综合信用能力,并对个人的信用信息严格保密,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完备的、健全的个人征信系统,各单位需要的时候通过正当的方式便能顺利获得。

3.2 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对于银行业来讲加强内部管理是开展工作的基础。首先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对审批小组和放贷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另外要求员工能做到了解与贷款业务相关行业的行情,做到知己知彼,为银行建立强大的人才系统。其次对银行放贷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明确奖惩措施,坚决抵制诱惑,坚守职业道德,使管理更加规范。再次要慎重放贷,对信用等级不同的借款人放贷的条件、范围、利率等要有一定的差别对待;对有不良记录的借款人放贷门槛应该更高,促使借款人严格遵守信用。在发放贷款之前要与借款人讲明消费信贷的有关具体内容,如期限、利率、还款方式、一旦失信不还款的惩罚措施以及提前还款的惩罚措施等,使借款人作出有利于自己同时能降低银行风险的选择,避免造成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最后就是要对发放出去的贷款跟踪了解,减免坏账的发生。比如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时,放贷员应该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息,了解房地产的行情、房地产公司的相关情况,做到慎重放贷,提前向借款人讲明不按协议办事的惩罚措施;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到收集资料仔细填写相关资料,认真审核抵押品等等;放贷之后还应该留意借款人的还款进度,未来还款的能力预测等。

3.3 优化产品种类及结构

目前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种多样但且发展不均衡,各银行应该积极创新,根据不同的借款人阶层特征合理的增加有前途的业务,推动个人消费信贷的多样化、全面化发展。另外银行在发展现阶段较优势的业务的同时还应该预测有发展潜力的业务,在研究产品的开发时还应该考虑到整合目标消费群体,建立属于本单位的优势客户的数据库,多方面均衡发展,将风险降到最低。

3.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没有还没有一部针对个人消费信贷的专项法律,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应该尽快颁布相关的法律对失信、违约的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另外还应颁布相应的指南或是细则,对借贷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规定,使银行和借款人在办理借贷业务时更为规范,既能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也能减少违规贷款和不还贷的行为,并加强了对借款人的约束,降低贷款风险。

3.5 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审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防线。加强审计和监督力度能有效地防范风险。首先银行要以自身特征建立一套审计和监督体系,职务的设置要合理,权、责、利、效要均衡,要从观念上重视审计;其次就要将审计的理念和章程运用到实际活动中,这也是审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审核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实时监控信贷业务;最后要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审计与信贷业务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做好这三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升审计力度而且对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和降低风险有着实质性的的意义。

注释

庄红韬.央行公布8月货币信贷数据,贷款当月增加4104亿[EB/OL].人民网, 2009-9-11.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036123.html.

xuxiaohu301,vorrise.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EB/OL].百度网. 2008-7-22.http://baike.baidu.com/view/65857.htm.

孙亚,唐友伟.当前征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09.2:41~44.

杨廷芳,刘印涛,王大海.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的风险分析及解决对策[J].经济论坛,2009.3.

单滨怡,宫茜.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9:35~35.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比较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