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析

2009-01-18张丽伟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张丽伟

摘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新时代背景下,胡锦涛总揽全局,与时俱进,在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深入全面地理解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胡锦涛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统,并在新时期新的条件下赋予了其新的涵义,这些思想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渊源

回眸我国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伟大理论的创立,都是以本国过去的发展为基础,以本国传统的文化为源头,博取众长、集思广益,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1.1 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深厚土壤。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德教,孔子说:“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这些话很明显地强调了为政的关键在于德教,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引导一代又一代的人健康成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强调实践理性的儒家文化,正是通过实践活动去确立某种真理的信念,进而通过信念去支配引导外在的世界,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造福人类。由此可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的优秀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正是在这种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而形成起来的。

1.2 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诞生之日起, 就睿智地意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他们毕生的革命实践中, 创立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光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创立理论时就阐明:“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是主张不断进取和创新的。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也指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各界领导人一直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品质,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胡锦涛更是以其开阔的视野,立足于本国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并且与时俱进的,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同实践相结合、不断开辟新的境界的进程中,统一于指导我们推进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1.3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我党一度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导致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侵袭,社会秩序混乱。改革开放,邓小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重新提上日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任务新挑战,胡锦涛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这是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充实和拓展,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贡献。

2 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时代精神和精华的反映。

2.1 重视理想信念的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也是共产党人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胡锦涛同志一贯重视理想信念的教育,2004年10月他在与北京市基层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对群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①2005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对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进行定位,他说:“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胡锦涛说:“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2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社会长期发展进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对民族精神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是各类人才能够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③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南方冰冻雨雪灾害,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5.12”汶川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帮助受灾的群众重建家园。这些都体现了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2.3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能够为整个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胡锦涛指出:“要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④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加强先进科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坚持不懈地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而奋斗,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3.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宝库

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封闭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基本原理要坚持,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战争年代,党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万众一心,夺取了革命的胜利。新时期,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胡锦涛“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都体现着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他们引导了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积极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3.2 有利于保持我党和民族团结

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前提,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重要保证。我党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这是为完成历史赋予我党的任务和使命的精神动力和保障。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关键取决于人民的团结与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它是保持我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有力思想武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兴旺发达,思想上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更好地凝聚民心,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坚定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意志,抵御一切腐朽堕落思想的侵蚀和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风浪考验。

3.3 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胡锦涛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使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我们仍然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树立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胡锦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发挥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于保持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我国在新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胡锦涛.要重视、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6:362.

②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6:636.

③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6:637~638.

④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5:651.

⑤胡锦涛.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3:2213.

猜你喜欢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科技兴农思想的时代价值
胡锦涛科技兴农思想的时代价值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论邓小平胡锦涛廉政思想理论之关系
论胡锦涛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胡锦涛西装阅兵显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