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学习特征的聚类研究

2009-01-18孙艳玲杜丽理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方法

孙艳玲 古 今 杜丽理

摘要文章采用因子、聚类等数据分析方法,从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和态度等,多方面对云南中医学院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学习方法 聚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有关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分析探讨一直是教育研究、改革的热点问题。学生进入大学后,其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特点与中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些变化的存在,使得学生必须调整学习心态,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其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以上所述,迫使我们进行实际的调查工作,分析我院学生学习的现状如何,为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有效途径。

2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有关学生学习动机、策略、态度等数据,利用相应的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次调查以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Pintxich等人在1993年编制的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量表”( MSLQ)为蓝本设计调查问卷。

2.1 MSLQ问卷的特点

MSLQ问卷,在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诸多工具中,更具可靠性和实用性,其基本的测项质量、维度结构均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支持和运用。作为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策略的指标体系,MSLQ问卷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这一评价体系,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础,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 抽样与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35份。有效样本率93.1%,抽样复核率31%,复核合格率92.5%。调查对象涉及我院2005、2006、2007级等多个专业学生。就抽样分布而言,样本的男女比例接近1:1;受访者年级分布在大二、大三中所占比例最大(74.8%)。

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的主成分法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原始观测变量的相关分析显示,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著(Sig=0.000),KMO值为0.828,说明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以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得到10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内在目标、外在目标、功课学习价值、学习控制感、自我效能、测试焦虑、加工策略、批判思考、管理策略、寻求协助。内部一致性检验显示,在本探索性研究中,10个因子的值均在0.6以上,表明各个测量尺度信度良好。本研究中,10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281 %,表明81个测量变量能够较好地被这10个因子所解释,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3.2 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差异性,我们利用因子分析中获得的10个学习动机、策略因子值作为分群变量,就参与本次调查的135位学生进行聚类分析。为达到最优聚类效果,本研究综合使用SPSS11.5软件中的层次聚类法和快速聚类法,给所有样本聚类,最终确定为四大类别(见表1)。为了得知各个类别的特征,使用SPSS11.5中的Compare Mean命令来对比各类别在10个因子值上的得分均值,接着再对比各类别的性别、年级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我院学生学习类型分别命名为:

第一类:自信型。这类学生男女各占一半,多集中于中、低年级(76.5%)。他们在“加工策略”、“寻求协助”和“外在目标”三项上的得分都是四类学生中最低的,在“管理策略”项上得分较低,却在“学习控制感”一项上得分最高,于“自我效能”项上得分较高。这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信心,他们多集中于低年级,由于刚刚进入大学,对周围环境、同学还处于适应阶段,由于陌生而怯于开口,对大学的学习还没有足够的认知,学习方法的运用较为欠缺。

第二类:思考型。这类学生大多是男性(60%),多集中于中、高年级(80%)。他们在“学习控制感”、“管理策略”和“内在目标”‘、“测试焦虑”四项上的得分都是四类学生中最低的,在“加工策略”项上得分较低,却在“自我效能”和“批判思考”二项上得分最高,于“加工策略”项上得分较高。这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评价,但对课堂学习不太重视,对于学什么和是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不太在乎。另一方面,他们善于对接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阅读和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不太喜欢向老师、同学请教,认为这样很没“面子”,对于学习过程的管理、控制不足,学习缺乏一定的规律性。

第三类:成就型。这类学生男女各占一半,多集中于中、高年级(79.5%)。他们在“功课学习价值”一项上的得分是四类学生中最低的,在“加工策略”和“测试焦虑” 二项上得分较低,却在“管理策略”、“内在目标”、“外在目标”和“寻求协助”四项上得分最高。这类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不高,但他们大多性格外向,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一方面对掌握课堂内容的重要性评价不高,另一方面,对于应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是否取得优异的成绩有较强的目的性。这类学生虽然不太愿意在学习上下“苦功”,但对学习过程的管理、控制较强,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他们更善于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

第四类:老实型。这类学生大多是女性(71.4%),多集中于中、低年级(79.6%)。他们在“自我效能”和“批判思考”二项上的得分是四类学生中最低的,在“学习控制感”一项上得分较低,却在“加工策略”、“测试焦虑”和“功课学习价值”三项上得分最高。他们倾向于重视课堂学习,认真做笔记,但学习自信心不足,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往往视考试为一种负担,忧虑情绪较大。

4 讨论及建议

聚类分析显示,学生学习类型的分布与所在的年级和所属性别有很大的相关性。其中,“自信型”和“老实型”学生主要集中于中、低年级学生,而“成就型”和“思考型”学生主要集中于中、高年级。此外,“老实型”学生在女生中分布较广,而“思考型”则更多地反映了男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我院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是改善、强化我院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姣玲、赵玥萍.大学英语“自主—合作全程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68~70.

[2]辛静宜、林珊如等.五年制专科学生微积分学习动机与策略之初期研究[J].南大学报, 2006,39(2):65~82.

[3]Nunnally J.Psychometric Theory [M].New York :McGraw -Hill,1978 :126~128.

[4]Churchill GA. A Paradigm for Developing Better Measures of Marketing Construct [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9(16):64~73.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