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林 鸣

摘要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工程估价文件的能力。能否达到此教学目的,取决于教学方法。本文就此展开研究,提出了选题要“工程化”;任务要具体;课程设计应融入理论教学而展开;管理要加强;批阅要及时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并认为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

关键词工程估价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工程估价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学习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除理论教学外,还要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它是在给定一个实际工程和相关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工程估价文件的编制。

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和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编制工程估价文件的能力,并为毕业设计打好基础。为此,需要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作如下思考和探讨。

1 课程设计选题要“工程化”

适当的选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法规、政策和规范标准;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确实是市场所需和所用的;题目的难易和大小以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准。为此,笔者认为工程估价课程设计的选题至少应考虑从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所选的题目应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计价的政策。现在实施的是国家标准GB 50500——200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08计价规范”)。因此,笔者认为,让学生根据“08计价规范”编制一份工程量清单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比较适宜。其理由有三:(1)编制工程量清单是今后工程估价人员最主要的技术工作之一,会不会搞预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会不会编制工程量清单;(2)各种政府定额不再具有法令性,因此将“套用政府定额”作为课程设计题目,意义不大;(3)课程设计的时间毕竟有限,通常只有一至二周,能独立编制出一个有一定份量的工程量清单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二,选用的施工图一定要简洁。首先是平面形状,最好是矩形。尤其不要选用曲线多、转角多的图纸,就编制工程量清单而言,这种图纸增加的不是技术难度和技术水平,而是繁琐。其次,各层的平面布置要一致。不要一层大、一层小;这层凸出一点,那层又凹进一点。再次,内外装饰不要太复杂,能跟上市场就行。工程估价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是训练学生的艺术水平或艺术素质。选用简洁的图纸,是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条件之一。

笔者认为,千万不要选用体量小、层数低,但形状复杂的图纸。这种图纸,虽然体量小,其实计算的工作量很大,学生反而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这种图纸看起来面面俱到,似乎什么都让学生干一下,其实没有必要。就计算工程量而言,主要是通过训练,让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原理。

第三,尽量选用近期设计的施工图。如果选用的施工图是多年以前设计的工程,图中很可能会存在违反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问题。工科的专业课都有执行国家规范标准的问题,而所有规范标准都会被改变或修订,修订标准本身就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标志,国务院《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标准每隔五年就有可能因复审而被修订。一套施工图,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建材等各方面的规范标准不下几十个,差不多每年总会有几个规范标准被修订。因此一定要选用近期设计的图纸,以避免出现不符合规范的问题。

2 课程设计任务书要具体

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写一定要具体,任务一定要清楚,使学生拿到资料后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目标明确,以保证学生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为此,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就教学目的而言,应具体到让学生清楚自己通过训练将获得哪些能力,这些能力有何现实意义。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程设计能使他们初步具备独立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能力。工程估价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职业。凭着这一能力就可以去求职,设计、施工、监理、房地产及其他中介单位都需要这种职业人员。其次,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大大地增强他们阅读图纸的能力,因为只有看懂图纸才能计算出工程量。能熟练地看懂图纸,本身就是一种很有用的能力,即便不干工程估价;干施工、监理或其他工程管理工作,都需要这种能力。让学生了解这些教学目的,可以激励他们工作更加努力,更加自觉。

第二,就课程设计题目和内容而言,应具体到让学生清楚本次设计拟要解决哪些问题,大体上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展开设计工作,以及每一方面的工作应达到什么要求。一个房屋工程需要计算工程量的分项工程通常会有一百多项,工程量计算的顺序非常重要,要理解各项工程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要尽量做到一次计算,多次利用。会不会编制工程量清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看你会不会运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工程量。因此,对课程设计内容的表述要明确、具体;要具有引导性、启发性;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具体要做哪些事情,怎么做。

第三,就进度计划而言,应具体到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要做到工作程序清楚,时间分配合理。进度计划要模拟工程估价人员实际工作的顺序和情况来制订。工作时间最好按天(有时甚至半天)安排,列出每一天的具体工作内容,并指明每一项工作内容要做到什么程度。

第四,就设计成果而言,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最终上交给老师的设计成果应该是怎么样的。包括应上交哪些材料,各种材料的格式、纸张大小、字体、字号、行距、页边距、装订方法和顺序等。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上交材料为(按装订顺序介绍):(1)课程设计成果的封面,按学校规定格式填制,可从校园网上下载;(2)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老师提供,学生将它装订上去就行;(3)工程量清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工程量计算底稿和“计价规范”中规定的格式编制。其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封面、填表须知、总说明、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零星工作项目表。工程量清单可以上机直接使用软件(我校实验室装有广联达的软件)编制;(4)工程量计算底稿,必须手写(建议学生最好用H或HB铅笔书写),但底稿的封面应按规定格式电脑打印;(5)施工图,由指导老师提供。以上材料除图纸外一律要用A4纸。

第五,就考核方式而言,应具体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课程设计做到什么程度将会得到什么成绩。在学生看来,成绩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告知学生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笔者在课程设计教学中通常采用五级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来评定成绩。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对各等级成绩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如及格,上交的材料要完整,格式无大错,清单漏项在5~10%以内,清单中每一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都有计算底稿支撑;如为中等,在及格的基础上,工程量的计算无重大错误;如为良好,在中等的基础上,清单项目基本不漏,工程量计算基本准确或合理,整个文本基本达到工程实际的要求。优秀则作为竞赛性的成绩考虑,没有具体的要求,只在良好成绩里按一定比例择优选定,笔者的做法是全班人数的15%左右,并且是良好成绩的45%以内。

3 课程设计应融入理论教学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通常只在学期末安排1~2周时间集中进行。这种安排存在时间短、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正处在期末复习考试期间,时间和精力难以全部集中在课程设计上。此外,如让一个有一定经验的造价工程师去编制一份完整的工程量清单,一般也需要1~2周时间,因此要求一个刚学完工程估价理论课程的本科生来完成这一课程设计任务非常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应将课程设计融入理论课的教学中穿插进行。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解决的基本方案:(1)学期初就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并将施工图发给学生。(2)就计算工程量而言,选择图纸中的基础、打桩、屋面、一个标准层的结构和装饰,作为理论课程的平时作业;(3)把课程设计和理论教学串联起来,理论课学到哪里,作业做到哪里,将课程设计中大部分工作放在理论课的作业中完成;(4)理论课程结束后,要召开一次课程设计的动员会议,使学生对课程设计工作更加重视,在动员会上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5)接着,集中1~2周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全部任务。(6)组织答辩。

4 集中课程设计期间要加强管理

集中进行课程设计,时间只有1~2周,稍一放松,大半时间就过去了,结果时间来不及。因此加强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尽量模拟实际工作的环境,将学生安排在固定的教室里进行课程设计工作。对工作地点不作规定,指导老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工作进度。学生一起工作,可以互相讨论、互相请教,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特别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得到指导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应规定的作息时间,还要进行必要的考勤,并明确规定把考勤情况纳入课程设计成绩中考虑。要求学生按课程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完成各阶段的工作,各阶段要抽查。抽查的目的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工作,因此指导老师主要查阅学生是否按规定时间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此外,通过抽查还可以发现一些共同性的问题,指导老师可以针对共同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5 批阅要及时

学生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后,指导老师应及时进行批阅和成绩评定工作。及时批阅至少有两点作用。首先,对于学生而言,成绩是很重要的,能否及时批阅并将成绩告知学生,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对于个别成绩不能及格的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要求并指导他们及时补充、改正或重做。

就评阅方法而言,没有必要评价学生做得有多精确,重点评价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和精神;应该计算的项目是否缺漏及缺漏多少;工程量清单文本的格式是否规范。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能力,这本身也是一种创造能力。

防止抄袭是必要的。为此,笔者的做法:下发的图纸都一样,下发后分别对每个学生的图纸中的尺寸进行硬性变动,使每个学生之间的图纸都有所不同。如图纸中A轴至B轴的尺寸原为5000,根据学号,1号学生的图纸改为4500;2号学生的图纸改为4800……,以此类推共改五位,其他学生修改其他地方,每一套图纸都改两处,使每一个学生的图纸都不同。要将变动的情况打印成表格,由老师掌握;而每一个学生则只知道自己如何变动就行。笔者的经验:这样对防止抄袭比较有效,就算学生要抄他人的,也要看懂了再抄。这种“抄法”对学生的学习进步也有实质性的作用。

成绩评定完成后,要作必要的总结。对于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通病和优秀的成果,要召集学生集中讲解,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注意。一些有创意的成果要延长档案保存时间,并作为以后课程设计的范本推荐给下一届学生。通过总结,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任务书等教学文件的内容和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改课题[2007]项目:1000403007045

参考文献

[1] 李春生等.《水利工程概预算》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8(4):674~676.

[2] 卿德藩佘明亮.工程教育中“工程化”不足的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5):67~68.

[3] 王少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07(8):23~25.

[4]周小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教学实践[J].文化建设,2006(9):18~19.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