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计价的再思考

2009-01-18陈明明

科教导刊 2009年20期
关键词:公允计价负债

陈明明

摘要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计价问题受到了广泛质疑。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计价在危机爆发时所扮演的角色,进而讨论公允价值计价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用公允价值计价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危机 公允价值计价历史成本计价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

1 公允价值计价是否“危机元凶”

在经济危机触发根源的讨论中,公允价值计价一度被推向风口浪尖。公允价值计价遭到质疑的原因在于,这一条款的设置是基于正常、活跃、有序的市场,而在危机出现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已经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采用模型估值又带有极大的主观判断成分,资产价值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当前,美国一些金融界人士和国会议员建议取消银行按市值为资产定价,使危机自然消退。这种言论只是在掩盖危机而非解决之道。

公允价值计价导致的信号传递对市场确有影响,集中表现在公允价值计价的“顺周期效应”——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或负债(尤其是金融资产)的价值要随市价变动而调整。当市价上升时,资产按市价调高其账面价值,当市价下降时则调低其账面价值。尤其是危机出现时,以公允价值反映的资产价值被严重压低,使得投资者大失所望,大量抛售持有的“贬值资产”,这又导致资产价值被进一步压低,如此恶性循环下去,金融机构面临的只能是严重亏损或破产的结果。“顺周期效应”使得公允价值信息在市场存在泡沫时传达“利好消息”,在市场存在危机时放大市场状况的严重程度,但“放大反映”仍旧只是反映,而不是决定作用。分析可知,公允价值计价下的信息特征决定了它并不是危机元凶,但却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这也是它受到普遍质疑的原因。

2 公允价值计价的“是与非”

相对于历史成本计价,公允价值计价在相关性方面确有其优势所在。财务会计的目的在于“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客户提供有用的信息”,正是财务会计目标对于“决策有用”的追求,使得公允价值计价应运而生。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价的闪光点在于“它最真实地反映了交易的实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其价值在于它关注现在、关注未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因而更具有相关性。

然而,从可靠性方面来看,公允价值信息存在一些问题。可靠性是指信息要可验证并客观地反映交易事实。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是这样的:某项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时,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若此交易价格不是在公允情况下达成的,则以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若不存在活跃市场,要依靠评估技术为公允价值定价。可见,公允价值的确认难免存在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成份,这便无法保证其客观性。此外,公允价值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验证起来困难较大。这是从理论方面进行的考虑。

从现实情况看,公允价值计价导致的经济后果令人难以理解。此次危机中,美国的金融业遭受重创,雷曼兄弟、房利美等金融大亨都未能逃过此劫,不可否认,这些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可在公允价值计价下,其数亿资产便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令人难以接受和理解。对于这样的信息,也许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发现危机背后的真实状况。

3 公允价值计价“何处去”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两种计价方法的博弈中,公允价值在相关性方面占有优势,而历史成本在可靠性方面更胜一筹。

鉴于公允价值计价的“加速器”效应,许多人士呼吁取消按市价计价的会计准则,但这只是在自欺欺人和逃避现实。摒弃公允价值只能使危机从账面上消失,而其实质上仍然存在,当务之急是找到一条根本的解决方案。

披露,是目前普遍接受的一种方案。在理想情况下,一家公司应该同时出具两份报表,一份反映历史,用历史成本计价;一份反映未来,用公允价值计价。这固然是个可取的解决方法,但会加大报表编制的工作量,花费投资者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时间。可行的方案是:在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价时,鉴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各有优势,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即同时披露,既保证报表的可靠性,又保证报表的相关性。至于谁主谁辅,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某项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准确可靠地取得时,应首选公允价值计价,在以公允价值计价的同时,强调计价要“见底”,即披露该资产或负债以历史成本计量时的价值,这样可以防止公允价值计价的“顺周期效应”给投资者带来的认识上的误区。

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漩涡,公允价值计量在现阶段还存在大量主观判断的因素,因此,2009年上市公司财报数据的真实性仍值得关注。此次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又一次将公允价值计价的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使公允价值更可靠、更相关、更具操作性,不仅是SEC等机构努力解决的课题,也应成为我们共同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建熙,王鲁兵.公允价值会计的多角度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5.

[2] 韦恩·R·兰兹曼,刘强安.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且可靠吗——来自资本市场研究的证据[J].当代会计评论.

[3] 辛乔利,孙兆东.次贷危机[M].中国经济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公允计价负债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世界银行拟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20亿SDR计价债券
关于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分析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误区分析
世界名著诞生趣闻四则
合理负债能够加快医院发展
如此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