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命教育的视角看校园急救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20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教师学生

王 丹

摘要在学校里,当学生遇到突发事故时,教师就常常是担当着“第一目击者”的角色,教师能否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往往决定了学生生命的安危。本文试图借鉴其他一些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办法,然后从学校,社会以及教师本身等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求增强我国教师的基本医护知识,提高其急救技能。

关键词教师 医护知识 急救技能 学生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2004年9月,英国政府发布了《学校健康生活蓝图》。根据《蓝图》,所有基础教育的教师——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将最终获得专门培训,以确保他们掌握儿童服务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核心能力”。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医护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止血、包扎、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等),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保护儿童的安全。能够识别出那些在身体健康、个体发育以及学习能力方面遇到问题的儿童,并定期向学校的医护人员、当地的儿科医师以及健康顾问通报情况,以便及时将有问题的儿童送到专业儿科医师那里进行医治。这些看似加重教师负担的指导方针,已在英国国内逐步实施,而且也是有先例可循: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就要求应聘教师者必须要通过严格的现场急救技能考核才能最终获得任教资格。

1 教师掌握现场急救的意义和目标

所谓现场急救,是指意外或急症发生时,在医护人员或救护车未到达前,以一般公认的医学原则为基础,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在发病或受伤的现场对伤病者施行初步的救助或救护。现场急救必须把握“黄金救护4分钟”(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而4分钟内不管是从理论还是现实情况来看,医院急救人员和救护车是无法赶到现场的。特别是在学校中,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不够丰富,鉴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作为第一目击者出现在现场,教师只有掌握基本的医护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争取,才能在“黄金时间”里,及时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把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还能通过急救措施给予学生极大的心理安慰。当然,在现场急救过程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对其它学生而言,真实环境和案例的亲身经历,比单纯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有教育意义,更能引起人们对急救的重视。

2 我国教师基本医护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的缺乏及具体表现

2008年,一名小学生向同学借铅笔刀,由于同学的失误,该学生左眼被铅笔刀弄伤。事后向教师反映,但由于教师医护常识和急救技能的缺乏,并没有立即采取任何措施。后来虽经医院全力医治,该学生的左眼视力也只恢复到了0.6。还有就是在一所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几个学生突然晕倒在地,在旁的教师一时都手足无措。最后只好中止升旗仪式,由教师轮流背着晕倒的学生去医院救治。

不能说学生的眼睛受伤和昏厥是教师的责任,但是学生出事后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关的急救措施,只能全部交由医院处理,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了。目前,即使在一些教师教育中开设了《学校卫生学》之类的课程,也大都只是书面知识的讲授,几乎没有模拟训练,更别说实际情况的练习和操作了。一些调查表明,我国教师对学生易出现的伤害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匮乏,自救和互救、应急、应变能力较差。他们认为对学生伤害的急救处置是校医、专业医生的职责,他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尽快通知家长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3 教师医护知识的增强和急救技能的培训

3.1 从师范生教育课程开始,就应加大医护教育的力度

为了让教师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应对措施,就应在师范生教育中,把关于医护急救这方面内容的课程提到一个受重视的高度上来。首先,保证有足够的课时对师范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通过采用一些国内外这方面优秀的书籍和音像等资料进行教学,如《生命救助手册》,《急救常识指南》,“现场急救练习”视频等,都能帮助培养师范生的安全观念及防范意识。其次,除了传授书面上的基本医护知识外,还要经常对师范生进行模拟情景中的急救技能培训,安排固定的时间(至少一月一次)进行单人、分组演练,及时运用学习过的医护知识。最后师范生还要接受现场测试,通过者才能获得合格证,具有担任教师的资格。

3.2 对职前和在职教师进行基本的医护和急救、安全培训

在日本,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前都需要学习儿童急救课程并通过考核。日本幼教教师的任职资格分为三级,申请更高任职资格时,教师是否掌握了更高级别的儿童急救技术是重点考核的内容之一。并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定期组织教师的研修来提高他们的急救能力。

为了提高我国教师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学校应利用假期对职前和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应在传授徒手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简易包扎的基本技巧上,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方法等。通过邀请专业人员通过操作步骤的讲解、鲜活案例的引用、生动图片的展示及现场演示等方式,让教职员工掌握应急救护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在分组学习、实践模拟中激发教师们的学习兴趣,使教职工不只了解各种急救知识,而且要真正掌握操作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创伤救护,伤者搬运等基本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救护能力,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全。

3.3 从政策上,对教师掌握和运用医护急救知识、技能给予肯定,及时地对反馈情况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

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措施,在学校定期开展院前急救常识教育,针对常见现场急症的救护要领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现场指导教师进行止血、包扎、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等常见的现场急救演练。为了解决目前急救培训所需的场地、工作人员和使用的示范假人等工具都价值不菲等问题,政府更应给予教师培训资金补助;同时针对我国医疗急救体系起步晚,人们对急救培训缺乏热情等问题,教育部门更应制定相应的严格考核制度,把急救能力纳入教师的上岗和职称考核,从而激励教师参与急救培训,逐渐带动全民急救常识和能力的普及。

随着学校职能的转变并进一步完善,社会相关机制的日益健全,教师也应该具备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护急救知识和技能。努力转变以往对基本医护知识、急救技能的忽视或轻视态度,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有意识的进行练习。不光做到“懂知识、原理”,更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会应对,会急救”。力求在“第一时间”能采取有效措施,为随后的救治赢得时机,减少事故的危险性和对学生生命的危害,这既是对学生生命安全的尊重,也是有利于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必要措施。

注释

李茂. 英国:为学生描绘健康生活蓝图.全国教师网络联盟,2004-11-23.

日本急救教育——父母与孩子一起来.新民晚报,2008-3-26.

参考文献

[1] 高风,原碧霞. 校园安全事故敲响安全教育警钟. http://www.jyb.com.cn/, 2006-12-13.

[2] 辽宁海城三千学生豆奶中毒续:死者家属说原委. http://www.xinhuanet.co m/,2003-4-8.

[3] 李茂编译. 英国:为学生描绘健康生活蓝图. 全国教师网络联盟, 2004-11-23

[4] 减灾始于学校:国外学校多渠道进行抗灾减灾教育和培训. 教育文摘, 2008-10-20.

[5] 周丽,袁碧涛,张玲等. 深圳市中小学校校园安全状况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6.27(8):685.

[6] 李晓刚. 英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探析[D].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 李振峰. 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中几个误区的辨析[J]. 教育探索, 2005(8)

[8] 杨小微. 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9] 刘文华. 日本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其启示[J].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12)

[10] 白莉, 曹士云.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和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A].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 2006.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美育教师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