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语》德治思想对反腐倡廉的启示

2009-01-18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反腐倡廉

辛 燕

摘要: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这项艰巨的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相连接,深入开展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廉政氛围。本文拟对儒家经典《伦语》中的德治思想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当今社会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伦语》;德治思想;反腐倡廉

《论语》是阐述儒家思想的经典,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涵盖哲学、政治、经济、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所蕴含的德治思想,对今天人们抵制拜金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反腐倡廉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视道德教育作用的思想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①意思是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就好像北斗星一样,在一定的位置上众多的星星都围绕着它。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为政以德的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用仁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以德感人、以德服人,才能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也才能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的稳定。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的腐化变质,首先是从思想上开始的。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自身的的道德教育,不能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灯红酒绿生活的影响,无道德责任感,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对党纪国法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严重损害了党员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②意思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风,小人物的德行就像草,民风会随官风变化。党员干部都是一身正气,社会风气自然会和谐和睦。

二、少私寡欲的思想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儒家思想告诉我们,为官一定要清正廉洁,谨慎掌权,秉公用权,管好自己的嘴不乱吃,管好自己的手不乱伸,管好自己的腿不乱跑,刚正不阿,恪尽职守。孔子又言:“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④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由于收入的悬殊和攀比心理,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警惕性不高,面对金钱、物欲和美色的诱惑,放任自由,随波逐流,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使贪欲逐渐膨胀,理想信念逐步动摇,被物欲奴役而迷失自我,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于利而行,多怨。”⑤为官只为争名夺利,争强好胜,争高厌低,就会招致很多怨恨,最终遭到党纪国法的制裁。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了少私寡欲,清正廉洁,才能当好人民的公仆。

三、知荣明耻的思想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会议委员时发表讲话,重点阐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面,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孔子的儒家思想,也要求当权者要知荣明耻:“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⑥孔子的学生原宪问什么是耻辱,孔子回答说,国家政治清明时,做官吃俸禄;国家政治混乱时,也做官吃俸禄,这就是耻辱。孔子还认为,不争强好胜、不自我夸耀、不怨恨别人、不贪图私利,这样的仁德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提出了为官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基础。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⑦意思是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和威望,并不是靠吹嘘得来的,而是看他是否真正为老百姓办了哪些大实事。对于那些“口是心非”的当权者,老百姓往往嗤之以鼻。“我是党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不可能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我一心为公,绝没有半点私心和私利。”某农机局原局长罗姝俐讲这话时信誓旦旦。但检察机关查明,她在任职期间曾大肆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这样的官员又如何能使老百姓信服呢?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正确对待和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反省自己,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居安思危,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工作,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亲民爱民的思想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⑧“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⑨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亲民爱民的思想。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节俭财用,爱惜民力,对人民施以更多的恩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民无信不立”。⑩领导干部都树立起了亲民、爱民的思想,贴近群众,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老百姓对我们的执政党才有信心,对国家才有信心,我们的国家也才能兴旺发达。

五、公正公平的思想

“季康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1}儒家的公正公平思想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统治者自身要品行端正,要有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品行端正是起码的要求。这些年来,这方面的问题并不少见,公款吃喝、贪污受贿、包养情妇等生活腐化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一己私利,完全不顾公众的期望与评价,做出了令党和人民失望的事情。其二是指统治者办事公平公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3}推举正直的人放在邪曲人之上,百姓就信服了;如果推举邪曲的人放在正直人之上,百姓就不会信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选拔人才时,应“任人唯贤”,而不能“任人唯亲”;在处理事情时,要公开透明,能经得起群众的监督;在人际交往中,不亢不卑,一视同仁。

六、追求仁德的思想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5}仁德离我们并不远,领导干部要讲仁德,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遵守党纪国法,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理论上的糊涂,必然导致政治上的动摇,而政治上的动摇则必然会迷失方向,就会背离党的宗旨甚至走向违法乱纪的歧途。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胡长清等犯罪案例的警示教育片中进行自我教育,忍得住艰苦,抵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才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6}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建立和建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举措,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善于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相连接,深入开展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廉政氛围。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⑤《论语》外二种(春秋),北京出版社,2006.第11、97、91、135、28页。

⑥⑦⑧⑨⑩《论语》外二种(春秋),北京出版社,2006.第108、116、7、37、93页

{11}{12}{13}{14}{15}{16}《论语》外二种(春秋),北京出版社,2006.第96、101、16、57、73、74页

{17}贺少华,《儒家德治思想与反腐倡廉》,《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18}陈启文,《论道德教育与反腐倡廉》,《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2期

{19}蒋俊明,《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文化建设中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第10卷第6期

{20}蔡娟,《胡锦涛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浅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反腐倡廉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分区协作:纪委防止“灯下黑”新机制
落实廉责是国企反腐倡廉法治化的根本进路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