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后勤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2009-01-18占小利彭新辉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校园

占小利 彭新辉

提 要 本文阐述了后勤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后勤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后勤管理,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提高人的素质,校园才能更加和谐。

关键词后勤管理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D630-53 文献标识码:A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高校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的重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高校后勤人员,就怎样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谈谈浅显的看法。

一、后勤管理的内容和作用

后勤管理包括对物质、财务、环境、生活以及各种服务项目在内的事务工作的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保障各种行政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后勤管理处履行管理职能,不从事经营活动,代表学校以契约形式向后勤服务实体提出计划、任务、指标,对后勤服务实体进行考核、监督、检查,后勤服务实体按企业化要求运作,承担与甲方签定的契约中所规定各项责任,享受契约中所规定的利益。华中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还承担着学校的房产和房改工作,有教学楼、学生公寓、职工宿舍的管理,政策性强稍微不慎就容易损害教职工的利益;同时还肩负着全校水电使用和节能的管理。后勤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服务工作,后勤不仅承担对内管理、服务的职责,同时还承担对外联络、接待的重任。后勤管理的作用是通过后勤服务保障功能反映出来的。(1)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2) 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3)能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二、后勤管理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一)后勤管理的特点。

1、后勤工作的先行性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后勤工作是学校基础性工作,必须要做在教学科研的前面。

2、服务范围的广泛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后勤服务。

3、服务系统的社会性——后勤服务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跟社会上水、电、气、油、盐、柴、米紧密相联。

4、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后勤主要是为高校服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师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5、计划管理的复杂性——因为学校有个寒暑假,在人员、资源配置上往往存在着短缺和闲置两种极端情况给计划管理带来不便。为了保持学校稳定,当物价上涨时学校还不能随便涨,只好控制成本,减少浪费。

计划经济时期的后勤管理特点是大而杂、小而全、一校一户办后勤,简单重复,资源资金严重浪费。在人员的配置上形成怪现象“没有文化的摆后勤、老弱病残放后勤、缺少技术的送后勤、扯皮拉筋的给后勤、家属配偶到后勤。”造成后勤职工队伍总体素质相对偏低、队伍结构不合理,呈现“四多四少”(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普通工人多,技术人员少;接班顶替的多,正规训练的少;简单劳动的人多,管理人才少)的状况。国家“十五”发展纲要要求机关后勤系统要逐步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单位自办、封闭式、小而全、福利型”后勤管理体制,用“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企业化”的物业管理取代行政后勤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改革的大环境。

(二)后勤管理的基本要求。

1.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高校后勤必须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师生员工。要主动地、经常地与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保持联系,切实地保证其物质需要,方便其生活,增强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

2. 讲究科学管理。

后勤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研究本单位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各部门的工作特点,掌握服务对象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以客观规律来调节后勤管理工作。要学习和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建立全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

3. 注重教育作用。

加强对后勤职工的教育,使其在思想、作风、言行、仪表等方面体现出示范性、教育性,尽到服务育人的职责,同时要制订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4.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提高工作效率,没有高的工作效率就不可能有好的经济效益。(2)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建立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3)精打细算,节支创收,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社会效益是核心,经济效益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高校后勤服务组织要么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要么难以保证应有的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应有的社会效益。

5. 实行民主管理。

集群众的智慧,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民主管理,形成人人关心后勤,监督后勤、齐心协力搞好后勤的新局面。

三、加强后勤管理的举措

(一)加强制度建设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和制度。制度是对人和工作起约束和保障作用的,是平时工作的积累和总结,大家必须遵守。在后勤管理中内容繁杂,要跟许多单位和个人打交道,对外有市政公司、供电局、水务集团、城管、园林等部门;对内有后勤集团、审计处、财务处等,所以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后勤管理至关重要。建立后勤管理行政制度、后勤管理会议制度、后勤修善招标投标制度等,其目标就是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搞好后勤服务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后勤服务更是科学发展观应用的具体表现。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在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保证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高校改革,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之风。我们知道优良的党风可以促政风带民风,好的风气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中纪委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制定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坚持党性原则,讲操守、重品行、树正气。对职工要关心体贴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维护群众利益。抓住维护群众利益这个根本,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四、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包括教育和谐、科研和谐、后勤管理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许多方面。高校要发展首先要科学发展,而不是以创造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片面发展,要以人为本,把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人文方面构建和谐的文化内容。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抓学生的寝室文化,讲文明、讲卫生。围绕“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这个中心,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应抓好校园规划和环境美化绿化的建设。

校园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创造一个美丽幽静的学习环境是陶冶师生情操,保证师生健康、使之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需要。要注意营造一个“通透、自然、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要注意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要加强校园的美化和绿化建设。校园绿化要注意高中低层次相结合,点线面兼顾,四时有花,四季成景。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给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觉。

校园建筑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人文环境可以通过建筑来反映,她的造型、色彩、色调、装饰、雕塑、建筑小品、绿化等都无不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特点。

(作者:占小利,华中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办公室职员;彭新辉,华中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李连江主编.高校后勤社会化之路——全国高师后勤工作论文集(第二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逄广州,刘圣欢主编.高校基建管理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3]后勤管理.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资料.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校园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后勤装备方队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