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装饰艺术”时期的海报
2009-01-18郭俊宁
郭俊宁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海报,其促销的商业价值功能早已逝去,但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惊艳的色彩、几何形态,给人新奇、时髦的造型弥漫着高雅的情调,极富现代意味。对这一时期海报设计样式及艺术特征的研究,可以加深对“装饰艺术”运动的认识,同时其丰富的设计手法对当代平面设计的推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美、英等国开展的一场设计运动。这场设计运动与欧洲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因此设计形式上受到现代主义的很大影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它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服务对象依然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这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为大众设计的思想完全背离。在平面领域,海报自身属性决定了它的大众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它也有面向大众的层面。
相关艺术对法国“装饰艺术”海报的影响
现代主义运动改变了艺术视觉表现形式,对“装饰艺术”运动产生一定影响。法国平面设计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海报设计家对视觉形象更趋于理性思考,逐步排除具象的写实主义方式,而采用几何的表现方式,成为所谓“后立体派图画现代主义”。从卡桑德拉、保罗·柯林等代表人物的设计作品中都可以看出立体派的特点。其次,受“海报风格”运动奠基人伯恩哈特的简明风格影响,设计追求形式简洁与功能完善。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把速度与动力作为美的准则。他们对速度和机器的狂热更突出了形体的简化和对视觉动态的追求,受其影响的装饰艺术,在表现交通、运输等海报中,即采用了具有速度感和时代感的形式表达宣传主题。
20世纪初,舞台、服装设计,美国的爵士音乐等,对当时法国的设计家来说是极为新鲜和富于感染力的。他们对芭蕾舞剧中采用金属色彩等强烈的色彩方案、爵士音乐的节奏与特殊的韵律感产生极大的兴趣,从中寻找形式借鉴。另外,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家对古埃及华贵的装饰特征也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图坦卡蒙金面具,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华贵的金属色,给予设计师强有力的启示。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海报风格特征
法国装饰艺术海报设计在相关艺术与技术影响下,主要集中于形式上的探索,装饰样式和色彩表现上形成鲜明风格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
1、 简洁的几何化风格
受现代绘画影响,海报设计在造型上善用简洁的几何形表现机械、运输。卡桑德拉对图形的简练概括可谓达到了极致,他把画面形象简化到图解的符号。1927年为法国铁路公司的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路线设计的海报,完全利用铁路的透视和道岔的交错组成几何的图案,铁路无限延伸,消失点是一颗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最好的地铁》设计运用规则的几何性表现地铁车轮,画面对速度与动感捕捉,更突出了形体的简化和对动态的追求。
2、曲直线的表现及威严的象征性形象
绘画中的曲直线和棱角面表现手法在海报中也得到了应用。这种表现手法在娱乐性海报中最具典型。保罗·柯林设计的《巴黎》戏剧海报很有代表性,作者采用曲直线勾勒的男女形象,造型夸张、时髦,发型曲折起伏,加上亮丽色彩的烘染,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特征。其次,用饱满的视觉形象和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吸引观者注意力是这时期海报的主要特征。以卡桑德拉为代表的海报设计家在创作中常以威严硕大的视觉形象表现主题内容,简约的视觉元素,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他设计的海报“大西洋”号,夸张地把轮船描绘成一个巨大的纵向长方形,摒弃了烦琐的细节,在巨轮前面有一只小小的拖船,利用这种强烈的大小对比,突出大西洋号的庞大和安定的特征,具有很强的象征性。
3、鲜艳明快的色彩及粗重的工业字体
绘画中的矫饰色彩也应用到了海报设计中。粉红、鲜红、鲜蓝及金属色,代表工业化的黑白色、原色也得到设计家热爱。卡桑德拉对色彩处理强调简化平面形成广阔空间感。《北方快车》中对机械金属色的巧妙运用和色彩空间的处理成为众多设计家效仿的典范。其次,由于科技进步,喷笔的发明给设计师自由支配色彩带来很大的空间,自然的过度色彩效果可以在大幅面的画面上轻而易举地实现。保罗·柯林设计的《巴黎》,鲜艳的色彩对比通过渐变形成层次丰富的色彩过渡,精致细腻、柔和优雅。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对机械的崇拜也在设计中得到反映,海报字体采用表现工业化的粗重字体。经典海报《杜波内》是为杜波内酒所设计的招贴,粗重字体不仅视觉上强烈醒目,而且信息明确、充满了趣味性,是一件以图形文字进行沟通设计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以逐渐演进的文字来展现从品酒到迷恋此酒的过程,使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统一。
从总体上看,法国装饰艺术海报风格丰富多变,较注重形式感。但总体上反对自然风格,主张机械化的美,同时采用新的表现手法使机械现代形式变得自然和华贵。
结语
法国装饰艺术海报吸收了各种艺术的精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丰富了海报艺术的创作基础,使其在实用与审美方面得到了完美统一。从海报的发展来看,其对现代艺术的启迪作用依然存在,借鉴、摈弃仍是我们应取的科学态度。在设计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对设计本质的认识及对形式表现的不断突破,需要我们对这些作品进行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