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钢琴文化透视

2009-01-18

艺海 2009年9期
关键词:乐器钢琴音乐

孙 丹

钢琴音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由来已久的。鸦片战争后,大量的西洋音乐文化传入中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外来音乐和外来乐器成为改造旧文化的武器,兴起了学堂乐歌,开办了音乐专科学校等,学习和创作外来钢琴音乐成为音乐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如此,外来音乐或者说外来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文化生活中占有了主流地位,人们渴望了解外来音乐,掌握外来音乐。

进入二十一世纪,钢琴音乐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钢琴音乐教育不仅仅围绕着教学和演奏进行,而是朝着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大众化的趋势发展。由原来正规音乐院校的教学、表演为主体,演变成钢琴业余教育和钢琴制造产业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与之相关的文化和产业链条初具规模,形成了特有的钢琴文化,带动了钢琴教育的进程。可以说,钢琴教育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形成了新的文化教育理念。这种现象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钢琴音乐在儿童智力启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城市中出现一种独特的钢琴文化现象:以钢琴为主的美育启蒙教育占学前教育的主流。现今城市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普遍重视子女的启蒙教育。钢琴教育可以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可以培养和开发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内开发学龄前儿童的大脑。直到小学毕业,都是钢琴教育的最佳年龄段。因此学习钢琴成为家长对子女启蒙教育的首选。甚至,早在两岁就开始了钢琴相关方面的教育。年轻父母所接受的是西化了的音乐教育,在他们的思想深处:音乐就是钢琴音乐,钢琴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因此,钢琴教育成为城市音乐教育的主流。

二、钢琴音乐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音乐教育的延续性,使得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一个多世纪以来仍以西方音乐为主,钢琴势必成了最主要的乐器。多数音乐课以钢琴为伴奏乐器,钢琴是教师教学所依赖的工具,学生接触的乐器也都是钢琴。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多以钢琴等键盘类乐器为主。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必须会演奏钢琴,并能运用自如。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选拔上也多以键盘类乐器为主,中小学需要这样的师资。

三、钢琴音乐在大众音乐文化中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建国以来,我国的大众文化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化品位逐渐提高,钢琴文化在经济条件逐步提升的情况下,越来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需求。不仅儿童学习钢琴,退休的干部也学习钢琴,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文化氛围下,借助于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形成了学习钢琴的热潮,这对提高群众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是有益的尝试。

四、钢琴文化渗透到经济领域,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钢琴学校的普及使得城市中的钢琴学习热潮迅速升温,学习费用适中,使得一般家庭都能承受;钢琴学校需要初级钢琴教师,使得大批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多了一种工作选择的机会,有的作为兼职,有的作为全职,提高了音乐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钢琴产业的形成,包括钢琴制造业和钢琴行,都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钢琴制造使用了大批的木材和钢材,对地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钢琴营销带动了钢琴制造业的发展,成为钢琴制造产业不可或缺的链条。制造及营销必须要有高水平人才的参与,基础技术人才的把关、大牌明星的代言、营销人员的大力推介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述这种钢琴文化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目前,中国钢琴文化还处于初期阶段,它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需求,很多音乐家和教育家在做更多的尝试。比如钢琴家刘诗昆、周广仁等等,他们不仅在演奏上独树一帜、引领潮流,在钢琴音乐教育上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开办钢琴音乐学校、宣传钢琴文化、投资建钢琴制造厂,为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可以说当今中国的钢琴教育、钢琴文化、钢琴产业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这种模式是几代钢琴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它适应中国人的审美文化需求,适应中国当今的社会现状,适应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是钢琴文化产业的基石,也是钢琴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钢琴文化正朝着更普及、更具有审美情趣的方向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此文系吉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吉科教文合字〔2006〕第自59号)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乐器钢琴音乐
学乐器
乐器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