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七塔与郑州城市发展

2009-01-15于皓洋

文学与艺术 2009年12期
关键词:推动作用城市发展

于皓洋

【摘要】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及二七惨案”中是死难烈士而修建的郑州二七纪念塔已经成为郑州城市的地理坐标,成为郑州响誉海内外的城市名片,是郑州“二七名城”的标志和象征。郑州解放后,二七纪念塔客观上充任了郑州“形象大使”的角色,同时对于郑州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二七纪念塔;二七惨案;城市名片;城市发展 推动作用

郑州二七纪念塔坐落在郑州市区中心的二七广场上,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所建。今天的二七纪念塔已经成为郑州城市的地理坐标,“二七名城”也已成为郑州响誉海内外的城市名片。

1923年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开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又因“二七惨案”的发生被称为“二七”工人运动。郑州是“二七”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及政治活动中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这里召开,京汉路“二四”大罢工在郑州拉响汽笛,郑州在“二七”工人运动中处于中心位置,因此,郑州有了英雄的名字——“二七名城”。

郑州二七纪念塔是郑州“二七名城”的标志和象征,她不仅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纪念性建筑物,更是一个有关“二七”大罢工的历史事件现场,是郑州铁路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的牺牲地。

1、二七纪念塔的历史与建设

查阅1916年版的“郑县城及四关图”和有关方志资料可知,当时郑州城规模有限,仅有一条贯穿东西的轴线,就是东西大街。顺西大街西行,穿过城墙再往西就是西门大街,再往西行数百米是西郭门大街,西郭门大街的西端与金水河旧河道相遇,一座小桥应运而生,是为长春桥,为木结构老桥,德化街与长春街亦交汇于此。1923年桥改砖石结构,宽约6米,长约30米,桥下两孔,东西各嵌“长春桥”石额。1950年金水河改道,长春桥被废除,退出郑州城市空间和城市地图,但作为一个历史地名和历史事件现场,它将永存。

“二七”大罢工中的两位郑州工人领袖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26年10月15日,两颗人头被悬挂在长春桥桥头木杆上枭首示众。两颗头颅默默无言,在长春桥头挂了整整一周。两位烈士就是汪胜友、司文德,1923年参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领导铁路工人反抗军阀的反动统治。大罢工失败后,两人继续投身工人运动, 1925年8月,汪胜友、司文德协助郑州豫丰纱厂工会领导罢工,迫使资本家答应罢工条件,取得胜利。1926年7月,为了配合北伐军进军,汪胜友、司文德组织的工会小组经常在铁路上进行破坏活动,使吴军屡受损。吴佩孚败退郑州后,接连发出布告,派出侦探,四处缉拿工运领袖。1926年10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两人被捕,10月15日,吴佩孚以“有破坏黄河铁桥嫌疑”的罪名,将两人杀害于郑州西关五虎庙。刽子手残忍地割下烈士头颅,用铁丝串起,悬挂在长春桥桥头。五虎庙的位置,就在今天二七宾馆附近,长春桥的位置,即今天的二七广场,二七塔的身下。

新中国成立后,汪胜友、司文德被人民政府追认为二七烈士,长春路更名二七路。1951年郑州市在整修道路时,将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以示不忘历史,追怀先烈。这时的广场不过是一个略大一点的交通环岛,环岛中部为配合1951年秋在郑州举办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宣传需要,建起一座高约21米的非永久性多面体木塔,塔身饰标语,成为一座兼具宣传和导向功能的醒目标志物,既烘托大会热闹气氛,又可以招徕客商,导引客流。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结束后,木塔没有拆掉,继续留置原地。因处在二七广场之中,且造型挺拔,为平淡的街景增添了焦点,丰富了二七广场的文化意蕴,强化了历史遗址的纪念效果,郑州市民天长日久,约定俗成,便将木塔称为“二七纪念塔”,看作是一个正式的纪念设施,一个郑州市的地理标志。1971年夏末春初,木塔终因根部朽断,基础变形,颓然倒下。木塔一倒,议论四起,人们顿感茫然,他们习惯于有塔的街景,不安于无塔的城市。二七塔对郑州居民的生活环境而言,既是空间要素,又是历史要素。当时主政郑州的军人王辉下令重建二七塔,他要真正为追怀纪念二七烈士建起一座坚牢稳固、气宇不凡的新塔。经几易其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联体双塔以“百日会战”的速度传奇般得矗立起来,这是一座富有原创精神的建筑,是人民意志、民间智慧、建筑大师的努力与普通工程技术人员辛苦劳动相结合的结晶。

现座落于郑州市中心“二七”广场的“二七”纪念塔,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最年轻的国保单位(建于1971年,距今仅有不到四十年的历史)。有了这座塔,郑州现代历史上的一段故事、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物质化、景观化了,并作为郑州城市的地理坐标再次以崭新的面貌走入人们的视野,它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斗争的象征,更成为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象征。因此,郑州就以“‘二七城”著称。

2、二七纪念塔的建设推动了郑州城市的发展

郑州解放后,每年的2月7日,郑州人民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在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

郑州在向外界推介城市形象时,会选择一些反映郑州地方文化特色,高度洗练、概括的视觉符号,如二七塔、火车站、月季花、铜方鼎、黄河母亲雕塑等等。而辨识性最强,公信度最大,使用率最高的当推二七纪念塔。在对郑州市大学生群体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77.43%的人在初临郑州之前就听说过二七纪念塔,72.88%的人认同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市的标志。

郑州是一座质朴甚至有些呆板的城市。不善炒作,不善宣传,缺少关注,不像北京、西安、杭州那样存在于唐诗宋词元曲的吟咏之中,也不像上海、青岛、重庆那样存在于老舍、茅盾、张爱玲、张恨水的叙述之中,甚至不像开封、洛阳那样存在于《两都赋》、《东京梦华录》、《东周列国志》等历史典籍与文学篇章中。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在历史文化名城中显得黯然无光。在外国人眼里,郑州知名度太低,许多人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中国人自己眼里,郑州缺少故事,缺少风情,比较乏味。虽然如此,二七纪念塔却在郑州鹤立鸡群,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走到了郑州文化传播的最前沿,客观上充任了郑州“形象大使”的角色,在全国性与区域性的媒体及其它各种传播渠道频频亮相,不断登场,为自身也为郑州博取了青睐。

中国人民邮政发行过“二七塔”邮票,郑州市印制过地方个性化邮资封,使用的也是双塔形象。郑州市的许多家工商企业以二七双塔为商业品牌注册商标,“双塔牌”奶粉哺育过一代人;“双塔牌”油漆扮靓过千家万户;几乎所有的财务人员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着以双塔为商标的“二七牌复写纸”;郑州市各级党政机关年节之际对外寄送的贺卡,多年来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二七纪念塔图案……。二七纪念塔成了郑州市的一个视觉符号和城市肖像,也是国内外游客来郑的必游之地。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商业改革”发动伊始,郑州市的一场“商战”,就是在“二七纪念塔”下打响,从价格大战、服务大战、公关大战到环境大战,带动了整个郑州市的改革开放,“二七纪念塔”的周围变成了著名的“二七商圈”,“郑州商贸城”从此而闻名全国。

从现代到当代,以“二七”工运史为背景和内容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掀开了郑州城市发展的新篇章,从长春桥旧址,到二七广场,再到二七纪念塔,又到“二七名城”,“二七”这个字眼似乎一直处在郑州城市发展的中心点。二七纪念塔承载了“二七”的历史意义,成为郑州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在全省、全国,乃至海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郑州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推动作用城市发展
试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政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动作用
浅析背诵输入对职高生英语写作的推动作用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以创新为抓手提高杂技教学质量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