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济世杏花红
2009-01-15徐学林王化猛胡礼源
徐学林 王化猛 胡礼源
【摘要】徐经世是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医50年,勤学多思,淡泊名利,德艺双馨。文中对其身世经历、为人处世、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取得的一些成果等进行了绍介。
【关键词】名老中医;事迹;中医学;徐经世
徐经世(1933-),号筱甫,祖籍安徽省巢县西乡著名的文化村军徐村(今属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徐树官是饱读诗书的晚清秀才,清末民初因见国是日非,谢绝仕途,把精力放在培养寻机报国的学子们和子女身上,终生操童子业。祖父非常关心桑梓文化建设,以一己之力独纂了军徐村五凤堂第一部家谱,惜毁于文革。祖父徐恕甫(1884-1964),字道忠,自幼受家学和军徐村往昔无一白丁的读书风气熏染,五、六岁开始在父母的严督下,研读“四书”、“五经”,涉猎诸子百家之说,古文字功底颇深。其文思敏捷且工书法,常以为士君子立身处世当怀抱匡世济人之心。惜身处乱世,列强侵凌中华,无法以身济苍生,于是边操童子业边寻思改弦更张,遂立誓不作良相便为良医,以仁术救众黎于水火之中。于是悉心询道于江淮名医、杏坛高手,穷究内难、伤寒、金匮诸坟典。由于天资独慧,加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很快在医理、医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是民国时期江淮间名老中医。其承续先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家风,先率其子徐少甫悬壶于合肥县东南乡、巢县一带,因其治病救人,医术精湛、厚德广施,深得合、巢百姓尊崇和赞誉。严父徐少甫(1907-1936),字宏翔,天赋聪慧,自幼熟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弱冠后承祖塾业兼执父医业,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即成小有声誉的一名儒医。惜乎慧星陨落,英年早逝,迄今仍为一些健在的学子所缅怀。
徐经世先生就是在这样崇文习医的家庭熏陶下,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名著及诸子百家之言,为他以后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古汉语文言基础。
年近弱冠的徐经世从塾师学堂走进医学经典书房,在祖父严格要求教诲下,他历经六个寒暑学习中医理论。他在今天能有这样的学术地位,是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伤寒赋》开始启蒙的。后读经典及历代名著,并反复阅览《医学实在易》、《医学心悟》、《临证指南》等指导临床的医籍,深刻领会祖父徐恕甫老先生的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的技巧。这正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使他登上杏林高坛。从学习过程中看出他很注意学习方法,归纳起来为读、看、练、记四个字。“读”,就是埋头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站在理论的高端上;“看”,是随师应诊,学习老师的诊治经验,从实践中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练”,是在中医典籍和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历练,不断地提高医术;“记”,是在实践中多写多记,对中医典籍的学习心得、师诲及临床成功经验一一记录,认真揣摩,心领神会,以期不断提高医术和医论水平。因此,他初出道就与祖父一样饮誉肥东、巢县,为乡闾称道。
1956年,祖父徐恕甫被安徽省卫生厅调至省城的“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即安徽省中医学院前身)任研究员,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并自1958年始当选为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徐恕甫医案》传世。临证注重细考病机,详审脉理,辨证用药,尤擅长内科脾胃病治疗,成为德术并重的医林耆宿,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徐经世也随祖父调动被推荐进入进修学校学习。毕业留校后又经过几年深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历练,此时他对中医思想的理解、各家学说的领悟、临证审慎的把握、施治方药的运用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祖父言传身教下,使他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游刃有余,成为当时我省中医界中青年队伍里的佼佼者。时有评语赞曰:“当代一般名医亦无以过之”!
徐经世先生从医五十年,勤求古训、博采众家;强调尊古而不拘泥于古,继承与创新并重;注重“集思广益、贵在实践”。他善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常年坚持门诊和会诊、查房工作,涉猎病症广泛,接触病种更多,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疾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是500名国家级名中医(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安徽不多的几名之一,乃中华中医药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杂志学术顾问、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保健委会诊专家等。
徐经世在临证施治上有自己鲜明的辨证思维和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临床之难,难在内科”,“杂病论治注重于脾”。盖坤土为万物之母,四运之轴,五脏之中心。脾胃又合为后天之本,脾胃健旺,可以权衡五脏灌溉四旁,生心营,养肺气,柔肝气,填肾精。查古医典,张景岳曾说:“凡先天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亦可居其强丰。”周慎斋也说:“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万无一失。”先生与自古杏坛贤哲心有灵犀,所论暗合,并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疑难杂症的病理演变往往不是直接受之脾胃,就是它脏所累及。至于如何调理脾胃,他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一要掌握证治规律,按脾胃的生理特性,遵循理脾守李东垣,和胃效叶天士之旨。在治疗过程中掌握补不峻补,温燥适度,益脾重理气,养胃用甘平的原则;二要掌握方药选择,治疗用药既不能克伐太过有伤于脾,又要适度掌握方药配伍及剂量大小,针对不同病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不迷古、不迷书,在医学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医学思维,常以平和多效方药,并采用双向调节,使脾胃升降平衡,五脏随之而安。此正如景岳所说“善治脾胃者,即可以安五脏”也。所以病虽疑难,只要善抓关键,“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则四两之力,可拨千斤矣。
取方用药,圆活变通是徐经世先生在方药把握上的精妙之处。他认为,治疗用药一定要严把分寸,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统筹兼顾。他施治用药有时“重拳出击”、有时“点到为止”,有时“润物无声”、有时“双管齐下”。尤其是药对之宜,生制之异,惟求协同以增其效,制约以矫其偏颇。观其处方,每于证后提示病机,明申其法,据证投药,又于每证后加“宜”、“拟”、“仿”等之语,从不轻易用“主之”之语,寓有斟酌之意。对疑难杂症,他认为多缠绵难愈,或因病邪峻厉,或因正气不支,或因症情复杂,宿疾而兼新病,内伤而兼外感,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系由多种因素凑合而成。所以,其病因、病机主要应从中医辨证施治出发,而不能局限于西医诊断的某种病名,应联系临床实际抓住主要病机进行分析,强调分型合理,立法严谨,辨证清晰,处方用药融入自己独特的经验,坚持“病千变,药亦千变”,但这个“变”决不是漫无边际的乱变,而是要有“准则”的圆活,“万变不离其宗”。选方用药则应采取“调养”、“调节”的方法,还要掌握好守方与变方的关系,切不可操之过急,只要辨证不误,治疗方向正确,药方能切中病机和病位,就不必轻易改弦更张,而应守法守方,缓以图之。他鉴于疑难病症机因复杂,在用药中往往超越常规,另辟蹊径,取以“兼备”及以“反佐”,正合古人“假兼备以奇中,借和平而藏妙”之说。所以然者,使他在临证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达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境界。
徐经世先生勤学多思,精于医理,临证丰富,善于总结,他以扎实的功底,敢于实践,遇难而上。面对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急性病证治疗手段上对中医的挑战,他认为,中医必须摆正位置,在继承上大胆创新,有所突破和作为,对一些急性病仍然可以用中药汤剂或丸剂而得到快捷的效果。对此,从他大量案例中记载一批接诊“恶性组织增生症”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牙关紧闭,二便失禁的病例,他投以“安宫”方剂,使患者热退神清,化险为夷。它如新加麻杏石甘汤治疗“风温”(大叶性肺炎),五味败毒饮解除“疔疮”(败血症)等解除高热不退病患者的痛苦案无不让患者称赞,同道交口。
他苦心钻研,在急性病领域中寻找中医的路子,并取得系列成果。如在杂病中对“尪痹”提出非风所致的新论点。在文中提出“尪痹”为中医痹中的一个特殊证,此症状描述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对其病因历代医贤多推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之说,但在风寒湿之中又首推风邪为患,故导致后学者见“痹”则意味有风,治痹不离袪风的观点。然徐经世先生认为,本病成因非六淫之风所致,而乃由阳气虚惫、肝血亏损而致寒凝血滞,痰湿流注所形成一种变态性疾病。其立论有四,治则有二的原则,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此外,通过临床研制出“消化复宁汤”、“止咳宁”、“复方凤尾草冲剂”为胆胃病、顽固性咳嗽、尿路感染等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组方,解决了此类许多患者的痛苦。
他不顾七旬高龄,在诊余还主持了二十世纪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徐恕甫老中医遗存的大量医案、医论、医话的整理研究和发掘工作,获2003年省科技技术奖三等奖,并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中医临床家——徐恕甫》。此项研究应该是一项抢救性的发掘工作,对安徽省老中医经验继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忘我工作,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曾在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因工作需要他曾担任医院党政领导,以纯朴的党性,严于律己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带领广大医护员工艰苦创业,逐步扩大医院规模,发展中医事业,被新闻媒体以及安徽日报总编辑王鸿誉为专家型党委书记。其业绩卓著,真可谓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专家。
徐经世在其多年的医学生涯中,始终遵循着自己的行医准则:“医德为本,病人至上;勤学不倦,精益求精;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履行职责,救死扶伤”。他甘于清贫,从不以职、以自己拥有经验技术和名望获取私利;他为人坦荡,宽容待人,甘当伯乐,他始终不忘自己天职,履行自己的职责,拒绝多家高薪聘请和担任兼职指导等邀请,一以贯之坚持自己的门诊、临床和会诊等平凡而琐碎的工作,直接在一线为广大的百姓服务,通过扎实的临床工作,积累更丰富的经验,探索中医疑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他今虽年逾古稀,但仍业志不减,继续保持旺盛的精神,除坚持日常两个半天的门诊,还不懈地指导多名国家级中医学术继承人和省级中医学术继承者工作。他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以及他的高超医术和大家风范,深受学界和无数病患者的交口称赞,正如中国科技大学某教授馈赠的陶匾称:“高官百姓,传诊千家,一样眉慈目善;难症风寒,调理百草,多能药到病除。”这是对先生的医德医术最朴实的写照。
一直期待着,有一本能够系统体现徐经世先生治学严谨的思想、世家精髓的传承、临证施治的慧识、用药把握之妙到的医学书籍,以弘扬、传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满足中医药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需求。恰徐经世先生从医50年之际,先生及其门生为弘扬学术成果,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将其医论、医案以及学术经验整理成《杏林拾穗》,将不日刊行,这是中医之幸事,我辈之幸事,也是先生最为欣慰之事了。
☆基金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与数字化研究立项课题”(2007BAI10B0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