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炉非小关一代,列圣德沢相渐摩

2009-01-15刘荷香

文学与艺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审美文化

刘荷香

【摘要】宣德炉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审美文化的理想。宣德炉形质上的中和之美和工艺上的至诚之美造就了其艺术上的崇高之美。而以中和为美,以礼义为度,达到“至诚”的境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的崇高理想,正是儒家之道的最高理想。这样,宣德炉在其艺术上便与儒家的审美理想实现了切合。

【关键词】宣德炉;儒家之道;审美文化;切合

明末清初“四公子”之一冒襄有一首诗:“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窄边蚰耳藏经色,黄云隐跃穷雕磨。”写的是大明宣德炉。

大明宣德炉,或称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铸造的焚香用具,通常用于宫廷、寺庙、权贵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宣德炉多为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耳或腹部置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1]

它的身世扑朔迷离,颇具传奇色彩。据传宣德年间“内藏火,藏中金银铜玉等物镕而为一。宣庙初,命即以铸铜”[2]。 明代项子京《宣炉博论》驳斥了这一说,认为“金银铜玉刚柔之质,不同其性也,则各不相入,岂能一镕即合”[3]。 又《宣德彝器图谱?序》记宣宗皇帝“因见郊坛宗庙以及内廷所在陈设鼎彝虽为先朝遗器,式范非古用,是非系朕怀。今有暹罗国剌迦满霭者所贡洋铜,厥号风磨,色同阳迈。朕思所用堪铸鼎彝,以供郊坛……”[4]。于是敕令工匠“炼必十二”乃至于“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淡乎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 冒襄《宣炉歌注》所谓“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5]。

世人对宣德炉的珍视程度也非同一般。《宣德彝器图谱?序》称“金玉恒有而宣铜彝器传世颇稀……倘有得者当与商彝周鼎共宝”。项子京《宣炉博论》以为“与南金和璧同价”“虽三代汉魏之器相并亦当退舍”。 谆谆告诫,珍爱之情,溢于文字之外。足见其魅力非凡,用传世之宝四字应当之无愧。因而仿者如雨后春笋,同时代就有“蔡家苏铸,甘家南铸,施家北铸”,宣炉“真者十一,赝者十九”。就是仿品,佳者“亦渐为好事者购尽,见亦稀,逢价亦半侔宣铸矣。倘有得者宜宝护之”[6]。

如今明代宣德炉已成为藏家可遇不可求的宝贝。在各大拍卖行成交的宣德炉,多是明中期以后的仿品,而且优质仿品成交的价格也很惊人。“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所藏3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2万元,平均每件38万元,其中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分别拍出166万余元,掀起了宣炉热”[7]。

世人为何如此钟情于宣德炉,仿制者趋之若鹜,收藏家梦寐以求,独视宣德炉为铜香炉无法逾越的顶峰?

我认为这与我们的民族传统审美心理不无关系。艺术品的外在美及其深刻的内蕴和审美主体内在的审美理想相切合,因而引起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共鸣。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文化是在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世俗文化等文化形态组成的一般文化温床中发展起来的”[8]。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其中儒家的审美理想对宣德炉艺术审美的影响。

首先,儒家之道理想的建构我想可以这样来概括:在中和和至诚基础上达到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儒家之道就是“人道”,吴中杰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范畴卷》中是这样概括儒家“人道”的:“它的核心意蕴是‘仁,它既作为人最重要的心灵和人格的修养,亦作为治国施教的纲领。落实到审美上,儒家之道的美学内涵涵括了人格美和社会美的种种规范,而‘中和则是这种种规范最集中、最典型、最概括的表述。”[9]何谓“中和”?《礼记? 中庸》阐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至诚”,也可视作“诚”,是指人们遵守人伦道德和社会规范,实现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中庸》有大量集中的阐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化育;可以赞天地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大学》认为,一个人若想成为以彰明大德于天下,实现天下太平为己任的圣人君子,必须经过严格的心性道德修养的历练,即“欲明明德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诚”的重要性。王守仁在《大学古本序》中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

因此,以中和为美,以礼义为度,达到“至诚”的境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的崇高理想,正是儒家之道的最高理想。(图一)

那么宣德炉又是如何与儒家之道的审美理想切合的呢?

前面提到过,制造宣炉的目的是“以供郊坛”,这就将宣炉的功用纳入了儒家礼仪之范,从而定下了其具有儒家之道审美特征的基调。在形制上,宣德炉不外乎方、圆两种,外形规整、对称,在视觉上具有儒家的中和之美感。 “大抵炉之样式不一,止取古雅。口耳底足圆正相称、厚薄适中此为上。选如施家过厚、甘家过薄、两耳过大过小、口面过垣过磬、束腰过直过陷、足与口位分不称匀,不取也”(《宣炉小志》)[10]。“中”有居中不偏、兼容两端之义;“和”有协调之义,把杂多与对立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艺术因素的相反相成,主张通过协调对立的两端,达到辩证统一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宣德炉在形制上和儒家之道审美理想的切合。

再看宣德炉的颜色。冒襄称宣德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项子京描述为“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淡乎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也就是说,宣炉的颜色很好地体现了中和之美:既不会过分绚丽,也不会过分黯淡,过分绚丽使人觉得轻浮无质,过分黯淡则形容枯槁无华。这样,宣炉就有了一种厚重、清和之感。“黄云隐跃穷雕磨”,让人感觉意味无穷。这和“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实出一理。

宣炉在外观和质地上的这种效果,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首先,材料的质地必须是上乘的,这是美和善的基础。还要经过工匠精心制作和铸炼。传宣宗皇帝敕令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四两精铜,可见小小一炉,熔铸了艺术创造者多少的耐心、汗水和智慧。由此可见,一件艺术品,要达到美的高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至诚之作(精工细作)加上至诚之炼造就了一个宣德炉这个传奇。仁人志士要想彰明大德于天下,实现天下太平,就必须经过严格的心性道德修养的历练,这和宣德炉的铸炼又何尝不是一理?没有“至诚”二字,炼不来这传世之物;没有“至诚”二字,担不了齐家、治国之大任。

就是炉底的铭文,也用足了心机和功力。古陶瓷学者刘新园先生用笔迹鉴定法论证“大明宣德炉”阳文楷书铭款出自大书法家、翰林学士沈度之手,用的是“台阁体”,遒劲、端雅、婉丽。[11]其中“德”字心上少一横,传为尊宣宗皇帝之故而特予讳省,真乃细微处即见儒家伦理之道。

从宣炉的以上特征我们可以看出,从器物审美的角度来说,宣炉形制上的中和之美,与其质地和工艺的至诚之美,共同构建了艺术上其他艺术品难以企及的崇高之美。(图二)所以才有“虽三代汉魏之器相并亦当退舍矣”之感叹。对儒家之道来说,人生与社会又何尝不是一理,小小一炉,寄托深远,此中意义,正如《宣铜炉歌》所道:抚今追昔再三叹,怜汝不异诸铜驼。一炉非小关一代,列圣德沢相渐摩。儒家之道的审美理想的渗入,可见一斑。可以说,正是“中和”与“至诚”才造就了“崇高”;更可以说,正是“中和”“至诚”和“崇高”,共同架构起深深扎根于传统审美意识的儒家之道,就如宣德炉的三足,共同撑起了宣德炉这个传奇。

就是这样,宣德炉的艺术之美和世人深受儒家之道影响的审美心理产生了共鸣,因而获得了欣赏者心理上的趋近。爱物者移情于物,先要对物有所触动。我想,由“中和”、“至诚”、“崇高”所建构的审美理想,当是连接宣炉和爱炉者之间的那座桥梁。

冒襄结盟入社,希望通过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来“兼济天下”的理想破灭后,决然以遗民自居,拒不侍清,保持“独善其身”的高洁之志。理解了冒襄的人生道德理想,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他如此钟情于宣德炉。而国人中以修身、齐家、治国为己任的又何止一个冒襄?

【参考文献】

[1][5][7]贾文忠.《宣德炉鉴藏述略》[N].《中国文物报》,2006-3-1。

[2][3][4][6][10] 明吕震等著.《宣德彝器图谱》[Z]. 中国书店,2006年1月。

[8][9]吴中杰主编.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范畴卷》[C]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3 月。

[11]常华安.《大明宣德炉综论》[J].《历史文物》,2008(1)。

猜你喜欢

审美文化
人类装饰的萌芽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从张艺谋电影看审美文化的当代构成
当代高校审美教育创新方略
日本动漫的未来想象与“物哀”美学
近代潮汕侨乡民居文化“生产型”特征探析
影视传媒的泛审美化与审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