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2009-01-14方亚楠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图书馆

侯 玮 方亚楠

摘要:图书馆人文环境和现代化的手段为流通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服务理念、阅览环境、微笑、技术等层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图书馆;流通管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09) 32-0186-02

现代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基本实现了全开架流通阅览一体化模式,流通岗位馆员不再仅仅是图书传递这样简单机械的工作。他们需要为读者提供更具指导性和创造性的参考咨询服务。在馆员与读者的知识获取互动中,人文关怀成为架构在两者之间的桥梁,促使图书馆服务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1.现代图书馆流通工作模式

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主要包括图书借阅和期刊阅览管理两项传统业务。随着图书馆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步,高校图书馆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开放的开架管理模式,实现了图书借、阅、藏、咨询一体化功能。在流通服务中,单纯做好借还、阅览登记、整理馆藏等工作,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图书馆功能的转变必然引发馆员的角色演变,馆员已经从传统的闭架管理中“跑腿伙计”的角色向更加富有知识性和创造性的“参考咨询馆员”转变。

虽然在各个高校图书馆网站上都有关于本馆制度、电子资源介绍、资源导航链接和书目查询,但这种方便快捷的服务模式并不能解决用户在到馆后所遇到的问题。比如,现刊、图书资源布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出现的借阅过程中的问题等。同时,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化的检索技能,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也不能满足需要,自动化管理还有可能使读者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传统参考咨询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还需要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现代化设备使用方法和快速查阅资料等方面新的咨询。高校图书馆流通业务并不仅仅是一个藏书和借阅这样简单的服务工作,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业务与管理一体的教育系统。人文环境和现代化的手段为流通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图书馆员也需要在技术提高的同时增强人文情怀,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流通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2.1 人文关怀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

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和信息的检索查阅服务的社会机构,对社会来说其既有广泛传播文化的作用,又有增进全民的整体素质社会功能。因此,图书馆对人文关怀的关注始终贯穿在图书馆人奋斗的思想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宣言》指出,“自由、繁荣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是人类根本价值的体现。人类根本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智者在社会中行使民主权利和发挥积极作用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以及民主发展的建设性参与,取决于人们所受良好教育和存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的自由开放程度。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自由与发展是人文关怀实现的最高层次,图书馆正是以此为目标,在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不断为人类社会发展做贡献。高校图书馆同样秉承自由、开放、民主的理念,在为广大教职员工寻求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价值。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图书馆必须树立面向大众的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增强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竞争力。[1]图书馆实现人文关怀,包括从服务理念、服务技术、服务环境、馆员素质乃至图书馆建筑的一系列变革,作为与读者接触最多的流通服务工作更是实现人文关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2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2.2.1服务理念——蕴含在馆员心底的关怀

从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以文献资源为本”,到“读者至上”,再到“以读者为本,以馆员为本”的双核心观点,体现了图书馆界对人文关怀思想理解的不断深入。图书馆“以读者为本”,要求图书馆在建筑设计、内部环境装饰、知识资源储存与供给上尽量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积极争取读者的认同与支持。只有用户不断增多,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价值,图书馆事业才会有活力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图书馆服务工作应从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身处地的为读者着想。并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根本,同时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知识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人文关怀以尊重读者获取知识信息自由为基础,在所有的业务环节都蕴含着人本思想。

图书馆“以馆员为本”同样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一部分,甚至比“以读者为本”能够产生更强的作用,因为任何图书馆人文关怀都要馆员努力工作去实现。文献借阅、参考咨询、技术维护等工作都离不开馆员的全心投入,唯此才能使读者在获取知识信息资源中体会到图书馆的文化情结。“以馆员为本”就是要求图书馆要关注馆员的专业发展和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众所周知,图书馆社会地位相比其他行业要低,馆员待遇之微薄、分配之不公也早有传统。图书馆如何能够在制度、文化层面激发、引导馆员为读者竭诚服务成为“以馆员为本”的重点。因此,人文关怀的理念既要存在于馆员内心,也需要根植于图书馆服务内涵之中才能整合现有人力资源为读者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2.2.2阅览环境——人文关怀的空间表现

从服务环境的技术维度看,借、查、阅一体化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共识,也是更深层次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具体表现。一般高校图书馆外观建筑都气派非凡,让读者在远距离就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国内图书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捉襟见肘的经费桎梏使图书馆内部环境和设施显然不能达到让读者舒服的目标。在有限经费的基础上亟需图书馆人能够利用智慧改善环境布置,使读者能够对图书馆流连忘返,让他们能够在惬意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满足。

笔者以为,阅览环境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关注读者知识和信息查询需求的同时,以读者切身利益为主线从环境布局与设施建设上下功夫。阅览环境要充分注意设施的搭配与协调。以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借阅平台为例,可以打破固定不变的电脑桌和圆形平台,设计更加活泼动感的结构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为年老读者、残疾读者提供一把椅子,在点滴中体现出图书馆对读者的关爱。在书库设置新书架可以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想查询的最新知识信息,从而节约宝贵的时间。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只注重统一的电力照明设置,这样不利于读者阅读采光,当然可以按照书架排列进行调整以保证书桌获得重组的照明。总之,阅览环境的人文关怀处处体现在小事,却又让读者倍感温馨,点滴处尽显图书馆人文情怀。

2.2.3微笑——从“心”开始的关心

图书馆的藏书大多数是放在流通书库里,图书馆接待读者最多的地方是流通部门,图书馆工作最辛苦的地方也是流通部门[2]。大学图书馆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人群,重复同样的看似简单的工作,加之以中年妇女居多的馆员队伍会把生活中的怨气带到工作中来,并把这种负面情绪反馈到读者,造成读者与馆员间的沟通矛盾而影响服务工作。因此,是否能够坚持人文关怀理念,从“心”开始的关心成为馆员不断努力的方向,“微笑”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卡耐基所说:“微笑,它不花费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成果。它丰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在一刹那间产生,却给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当馆员工作疲劳时可以利用微笑来调控情绪,使工作从枯燥乏味中解脱出来。微笑不仅是献给别人的,也要给予自己,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调控心境的手段。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可能引起不愉快情绪的事,在此情况下,为避免情绪进一步恶化,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用微笑表现礼貌和涵养。馆员要坚信自己能作情绪的主人,不受消极情绪的传染,要始终坚信自己对情绪的驾驭能力。不管怎么样,要想成为一个善于微笑的人,就要在工作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2.2.4技术——人文关怀的助燃剂

服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它的基础也包括技术层面。因为读者到馆就是要获取知识或信息,馆员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因此,馆员需要在图书馆专业技能上提高自己,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在工作中提高技术能力。流通工作岗位上的馆员大多是非图书情报科班出身的员工,缺乏足够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更缺少对专业知识研究的追求热情。这显然与现阶段图书馆技术发展的速度不相符合,也就制约了为读者服务的效果,间接影响了对读者人文关怀的实现。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促使流通岗位馆员从简单的借阅查询进一步向知识导航员、参考咨询员发展,这就要求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在信息技术、英语以及所在岗位接触的不同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基于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要求流通馆员成为复合性人才,使服务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用户。同时,馆员还需要关注学校的发展,比如对专业设置、学科特色、重点学科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等要有所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想读者提供服务。

3.结束语

网络信息时代,IT技术把流通馆员从简单枯燥的借阅服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向更高专业层次发展。通过把人文关怀思想纳入图书馆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馆员的全面发展,更能够在机制上形成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制度保障。流通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使读者和馆员间不再有服务与被服务的隔阂,成为利益相关的共生体。

参考文献:

[1]任建英.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失范与调控[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15):11-12.

[2]唐光雄,袁毅.流通书库开架借阅管理之我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5-77.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