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未成年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理性思考

2009-01-14田凯先,宋晓荣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田凯先,宋晓荣

摘要:未成年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要做好未成年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认真分析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特点。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特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影响,以求提高未成年高职生思想道德的实效性。

关键词:未成年人群体;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6-0213-02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使得高校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未成年高职生。未成年高职生群体作为近年高校教育改革的新生人物,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要做好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应该充分了解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特点,适应新形式,努力探索未成年高职生群体思想道德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寻求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一、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特征

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矛盾分析法,结合未成年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评估。

1.心理不成熟。未成年高职生正值少年时期的结束,青年时期的开始,是学生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还没有达到成熟,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同时,高校未成年人群体生理上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平衡。未成年高职生在大学校园当中,受到的是大学教育,在大学中人数相对较少,与成年大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往往受成年大学生影响很大。同时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以及行为的自制力差,高校未成年人群体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惯。

2.性格具有逆反性。未成年高职生具有很强的明显自信心和自尊心,表现欲望很强,热衷于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他们大多从自我的角度审视社会,同时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他们的生活充满个性化倾向。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他们不再唯师是从。

3.他们处于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未成年高职生心理发展越来越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对社会事务极为关注,留意最新的社会变化,并且有着突出自己的角色,以表现群体作用,他们在文化发展、环境保护、国际事务、消费时尚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成年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

二、高校未成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思想道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整体素质不高。在未成年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班主任无疑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组织者。随着高教改革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班主任工作岗位,虽然他们工作热情,思想活跃,精力旺盛,但是由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开阔,同时很多人并未从事过思想政治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因此在很多问题处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产生片面性,不能很好地给学生起示范作用。而且,他们大多是兼职工作,作为班主任的同时,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网络的高速发展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触网络,互联网内容虽丰富,但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不乏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经常接触这些容易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在互联网中,还存在一些诸如诈骗之类的犯罪不良信息和色情信息,这些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很多高校未成年人群体违纪受到处分,很大原因就是由于迷恋于网络游戏,无故旷课所造成的。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构成潜在的威胁。

3.“两课”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但很多“两课”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未成年高职生群体逃课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两课”教学缺乏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未成年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由于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新兴产物,既不同于高中教育,也不同于中专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一定差别,因此没有成型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很多都处于摸索阶段。

三、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高高校未成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针对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特点,要认真把握时代特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

1.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形成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网络。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教育。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充分挖掘社会德育资源。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通过社会的力量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走出校园,请社会力量走进校园,共同营造高校未成年人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

2.以各类素质教育和文体活动为载体,推进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齐抓共管,积极开展有利于高校未成年人群体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这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未成年高职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的作用,利用团课、团校以及团组织生活进行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教育方式上增加特色和针对性,注重教育的实效。在积极组织高校未成年人群体积极参加全校的常规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活动,如16岁公民意识教育活动、17岁成人预备期教育和18岁成人宣誓仪式活动等。

3.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根据未成年高职生群体学生特点,专门组织师资力量,认真组织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方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坚持做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在教学的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现实生活,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积极性,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加强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逐步提高从事思想道德建设的教师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进一步充实从事未成年高职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教师队伍,招聘专业的富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增加专职班主任的数量,让他们能有足够的经历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为高校未成年人群体服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要加强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的教师的培养教育,加强专业培训,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身立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5.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其在未成年高职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高度重视网络高校未成年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大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投入,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广大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在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中,制作思想道德建设的专门网页,增加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有趣的知识、广泛的参与形式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寓教于娱,寓教于网。

6.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高职生群体在理智、情感、道德等心理方面还没有成熟,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针对学生要求,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请专职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总之,对未成年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未成年高职生的比例已逐年上升,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许多新挑战。因此,做好未成年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在未成年高职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中,要不断创新,服务于学生需求,服务于教学中心,营造浓厚的学习成才氛围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探索一条适合未成年高职生群体特点的思想道德建设道路,构建未成年高职生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田凯先(1963- ),男,江西鹰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理论;宋晓荣(1963- )男,江西余江人,江西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