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加大力度推动南北美洲之间地区贸易的缘由

2009-01-14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4期
关键词:贸易协定双边谈判

刘 锋

摘要:美国不通过WTO促进全球贸易,而越来越多地推动南北美洲之间地区贸易,是美国谋求经济上的全球霸权,在国际经贸领域所实施的战略思想的转移。文章从世界范围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与美国的务实贸易政策;美国推进组建FTAA所做的努力与战略构想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美国贸易政策;南北美洲;地区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6-0003-02

美国越来越多地推动南北美洲之间的地区贸易,而不通过WTO促进全球贸易,是美国谋求经济上的全球霸权,在国际经贸领域所实施的战略思想的转移,即由主要依靠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开始向多边自由贸易、双边和地区自由贸易的“双管齐下”轨道转变。

进入21世纪,区域性经济合作、跨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展开,这些组织如火如荼的强劲发展势头,使美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南北美洲一体化进城,发展区域经济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坚固“后院”,刻不容缓。导致美国人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区域性经济组织群雄割据的国际形势所迫;二是WTO对美国经济扩张的局限性;三是建立FTAA(美洲自由贸易区)前景的预期和诱惑性。本文拟对此做一番简单的探讨。

一、世界范围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与美国的务实贸易政策

2007年,世界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全球多边贸易向双边贸易、区域贸易、跨区域贸易的方向发展,世界贸易形势多种多样,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而这些合作形式的发展都或多或小地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有关,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影响了世界,世界的贸易形势又反作用于美国,在这种相互影响下,美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路,并付诸实施,最终完成了由NAFTA向FTAA的过渡。

(一)跨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发展的新潮流

所谓“跨区域经济合作”,这里我们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就是指不同地区(包括跨越大洲或同一大洲内不同大区域、次区域)的国家或经济组织之间建立的经济合作。建立这种合作关系的各方,有的是国家对国家,有的是国家对区域经济组织,有的是区域经济组织对另一区域经济组织。建立这种合作关系的各方所达成的契约通常是一体化程度较低的自由贸易协定。

据WTO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球累计共签订了259个自由贸易协定,已生效的有176个。这些协定有区域性的,也有跨区域性的,其中跨区域性的比重日益增大。据另一项统计,截至2003年10月,跨区域协定在已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中约占15%,在正在谈判的协定中约占30%,在拟议的协定中约占38%。截至2005年9月,区域贸易协定已达到334个。其中,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2003年,在WTO146个成员中,有65个已经缔结或正在缔结跨区域合作协定。

不难看出,跨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迅速扩及全球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

(二)跨区域经济合作形势下美国的务实贸易态度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加紧推行全球霸权主义,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宰的单极世界。美国在中东、非洲、拉美、亚洲、中亚等地区广泛寻找跨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固然有其经济目的,同时也是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种重要途径。美国在全球多边体系中遇到的阻力日益增多,且难以逾越,就转而与它所选中的国家分别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和加强其在全球各地区的主导权和控制力。

需要强调,贸易在美国全球策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跨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迅速扩及全球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的时候,美国以双边和区域合作为主的新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务实主义态度,并且为建立FTAA完成了过渡,奠定了基础。美国的贸易政策概略如下:

1.以双边为实,多边为虚,以实促虚。鉴于多边谈判艰难性,美国以双边谈判为突破,通过缔结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最终为其WTO目标服务。

2.战略上立足西半球,放眼两大洋。美国的战略重点为FTAA的建立。针对两大洋的现状,美国采取不同策略:与欧盟将主要在多边场合较量;对于非洲,美国的重点是南非关税同盟;对于中东、北非,重点是通过贸易安排促进安全;对于APEC地区,美国鼓励地区贸易安排,其重点为东盟和澳新,并竭力与中、日在东盟形成一种竞争局面。

3.选择贸易谈判伙伴。蕴藏多重动机。美国对贸易谈判伙伴的选择具有很高的要求。譬如,在东亚,美国首选新加坡是为了推行环境与劳工标准,并以新加坡为跳板,使美国服务业顺利打入东盟市场。在南美洲,选择智利是因为其经济健康,且已与数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

总之,美国选择贸易谈判对象总是综合考虑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使其贸易谈判对象能为美国将来的谈判产生促进作用,显示出极端务实的效果。

4.单边主义倾向严重。美国采取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是为了谋求WTO领导地位,具有较强的单边主义倾向。例如,TPA授权要求总统所签协定不能凌驾于美国国内法之上,但美国在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谈判中却屡屡要求谈判伙伴进行各种改革,甚至将谈判伙伴的改革作为展开谈判的先决条件。

(三)多边自由贸易进展缓慢导致美国选择双边

尽管上述美国的务实是对外贸易政策,说明美国人并没有放弃其在WTO中的影响和地位,以及对WTO促进多边贸易作用的依赖,但这并不影响WTO多边自由贸易的进展缓慢让美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选择。这充分说明美国是善于“两条腿走路”的。

众所周知,WTO的成员已达140多个,还有30多个国家在申请参加,随着WTO成员的增加,世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的过程将越来越体现出“混合舰队”的特点,自由化的步伐必须按时速最慢的船来确定。关贸总协定的八轮谈判一次比一次困难,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结束后,WTO新一轮谈判迟迟未能开始。1999年召开的西雅图会议,各成员不仅未能就新一轮谈判的内容和日程达成一致,甚至连新一轮谈判的必要性也未形成一致的意见。经过多哈会议,WTO新回合谈判虽然开始,但由于农业谈判和非农产品谈判都未能按多哈宣言的要求在2003年3月末和5月末确立谈判模式(谈判总体方案),9月召开的坎昆会议又以失败而告终。

面临西雅图会议、特别是坎昆会议失败的事实,一些贸易自由化要求强烈的国家就逐渐对WTO框架下的多边自由贸易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他们开始认识到在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WTO已未必是最好的舞台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及时调整了通商政策或自由贸易战略,带头推动了双边自由贸易。于是,双边自由贸易就高潮迭起,迅速发展起来。

(四)务实灵活的对外贸易政策使美国完成了由NAFTA向FTAA的过渡

正是因为美国上述的以实促虚的务实的对外贸易政策和灵活的双边贸易政策的选择,使美国顺利完成了由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向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过渡。

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双方所依托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当1986年欧共体决定在1992年与欧洲自由贸易区合并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时,美国随即与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当欧盟1992年签署《欧洲统一法》时,美、加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扩展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在积极开展“东扩”的同时,美国也在致力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到2004年5月欧盟“东扩”完成接纳首批10个新成员国之际,也是美洲自由贸易区正式谈判结束之时。

NAFTA的产生和欧盟的形成标志着美欧竞争正式拉开序幕。NAFTA突破传统经济合作模式,旨在刺激北美贸易和投资,提高该地区生活水平,促进整个西半球更为广泛的自由贸易,标志南北经济合作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NAFTA的建立亦体现美从战后坚持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单轨”立场转向多边主义与区域主义并行的“双轨”立场,美国希望以NAFTA为基础,建立美洲经济圈。

二、美国推进组建FTAA所做的努力与战略构想

早在克林顿执政时期,面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利益集团经济利益分配中的分歧、美国同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的演变、未来可能产生的重大矛盾和冲突等问题,适时调整了经济战略重点,强调提高本国竞争力、振兴美国经济。其对外战略重点和积极开拓出口市场的贸易政策集中反映了美寻求长远发展的新思路,迎合了美国国内各高新技术大企业财团拓展出口市场的利益,因而得到大力支持。

为实现全球战略,满足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需要,美倡导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FTAA。

由34个国家组成的FTAA将成为拥有近8亿人口和价值13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一大自由贸易市场。有学者认为,FTAA将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将对美国国内、乃至西半球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一体化起到促进作用。美国积极推动组建FTAA是基于以下考虑:

1.遏制拉美国家实施对美国内安全和利益威胁较大的武装斗争和非法移民等活动,维护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

2.阻止地区外大国插足其视为“后院”的拉美,巩固其在西半球的战略基地,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势,抵消欧盟和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3.为对抗拉美国家开展立足本地区、面向全世界的多元外交策略,美试图通过FTAA经济合作,加紧推行其价值观,干预拉美国家内部事务,改善与拉美贸易关系,维护和加强美国“一超独霸”地位。

4.为巩固和扩大经济空间亦是美国提出“美洲倡议”,建立FTAA动机之一。

5.迎合拉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愿望。拉美国家迫切渴望利用FTAA的规模效应和贸易自由化的牵引力,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全球化挑战,避免在一体化过程中被“边缘化”。

以美国现有实力,在FTAA问题上,历经三任总统,目标从未动摇,对建立FTAA势在必得。

经过8年的延搁,2002年7月,美国国会终于艰难通过TPA法案,此项授权为期3年,经国会同意,可延期2年。无疑为政府参与新一轮多边谈判开了“绿灯”。此项授权虽不单是针对FTAA,但必将促使FTAA步入实质性谈判。

因此,美提出建立FTAA不能看作是一种权宜之计,也不是单纯的一种政治姿态,而是其外贸政策的重大转变;美希望借此机会开拓市场、稳住拉美这一“后院”、排斥欧盟,使大国间的竞争演变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间的群体博弈。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谢弗,贝弗利·厄尔,菲利伯多·阿格斯蒂,邹建华主译.国际商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周茂荣.论“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美国研究,1992.

[3]沈骥如.2007年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世界,2008,(1).

[4]李向阳.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6).

[5]张凯西.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

[6]李琮.跨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发展的新潮流[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0).

[7]The Birth of a Bad Trade Bill.The Economist[M].Apr.

[8]美国新贸易战略如何影响中国[J].瞭望新闻周刊.

[9]郑民国.论国际纺织品贸易的法律结构[J].中国国际法年刊,2005.

猜你喜欢

贸易协定双边谈判
RCEP:中国称,世界最大贸易协定使其有了应对2022年挑战的“有力抓手”
俄乌第五轮谈判
RCEP:中国、东盟今天签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并为印度敞开大门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从NAFTA到TPP:自由贸易协定竞争政策议题的晚近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区域贸易协定与世贸组织管辖权竞合与协调
双边同步驱动焊接夹具设计
中厚板双边剪模拟剪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