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兵学思想探析
2009-01-14田照军蔡鄂
田照军 蔡 鄂
摘要: 《淮南子》的兵学思想较为丰富,它在战争观、将帅修养以及用兵谋略方面提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见解,反映了西汉初期军事理论的发展水平,并给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淮南子》;道家;兵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225.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52—02
《淮南子》一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儒、法、兵等家之说。该书许多篇目对兵学思想皆有论及,其中以《兵略训》所论述最为系统和详尽。下面试从战争观、将帅论与用兵论三个方面对《淮南子》的兵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在战争观方面,《淮南子》主要论及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战争起源。《淮南子》认为,战争之因根植于动物和人的本性之中,所以战争不可避免。它说:“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趹,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人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烁铁而为刃。”(《兵略训》)为了制止这种灾祸的蔓延,“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清,以危为宁,故不得不中绝。”(同上)《淮南子》还以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对战争的产生和目的作了说明:“黄帝尝与炎帝战矣,颛顼尝与共工争矣。故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尧战于丹水之浦,舜伐有苗,启攻有扈,自五帝而弗能偃也,又况衰世乎?夫兵者,所以禁暴讨乱也。”(同上)战争是由制止争夺、扰乱万民而产生的,用兵的目的是为了禁暴讨乱。
2.战争性质。《淮南子》认识到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提出义兵必胜的思想。它认为,不义的战争“杀无罪之民,而养无义之君,害莫大焉;殚天下之财,而澹一人之欲,祸莫深焉”;正义的战争“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因此,战争胜负主要不在于国之大小、兵力强弱、城池高深,而在于用兵是否为了行仁义。《兵略训》说:“用兵有术矣,而义为本。本立而道行,本伤而道废。”“故明王之用兵也,为天下除害,而与万民共享其利,民之为用,犹之子为父,弟之为兄,威之所加,若崩山决塘,敌孰敢当!”只有以义兵去讨伐“不义之兵”,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战争才能取得胜利。《淮南子》继承了老子“恬淡为上”、“胜而不美”的思想,主张即使是举义之兵,也要适可而止,防止“数战数胜”而亡。它说:“数战则民罢,数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骄则患,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矣,夫差所以自刭于干遂也!”(《道应训》)
3.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淮南子》认为,战争的胜败,最根本的在于国家政治状况的好坏。它说:“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别,不足以为威。为存政者,虽小必存;为亡政者,虽大必亡。”(《兵略训》)《淮南子》提出了治政的三条原则:“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同上)《淮南子》认为,百姓是国家存亡的根本,治国要以利民为本:“民者国之本也”(《主术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泛论训》)为此,它倡导用兵有时,勿夺农本。“为治之本,务在宁民,宁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用;节用之本,在于反性。”(《泰族训》)
二、将帅论
《淮南子》对将帅极为重视,认为将帅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它说:“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故运筹于庙堂之上,而决胜乎千里之外矣。”(《兵略训》)《淮南子》认为,一个好的将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视卒如子。“视卒如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治军思想,孙武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子兵法·地形篇》)《淮南子》继承了孙武“视卒如子”的治军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视下如弟”的思想。它说:“上视下如子,则下事上如父;上视下如弟,则下视上如兄;上视下如子,则必王四海;下视上如父,则必正天下。上视下如弟,则不难为之死,下视上如兄,则不难为之亡。”(《兵略训》)贤将治军,就要爱兵如子、视下如弟,这样才能上下同心协力,克敌制胜。《淮南子》还认为,将卒是心体关系,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步调一致。它说:“将卒吏民,动静如身,乃可以应敌合战……将以民为体,而民以将为心,心诚则肢体亲刃,心疑则肢体挠北。心不专一,则体不节动,将不诚心,则卒不勇敢。”(同上)
2.修诸己。《淮南子》认为,为将者必须长期修治,自己不能够修治,而想乘机攻破别人,就象用火来救火,用水来对付水,是不能奏效的。它说:“盖闻善用兵者,必先修诸己而后求诸人,先为不胜而后求胜。修己于人,求胜于敌。己未能治也,而攻人之乱,是犹以火救火,以水应水,何能制?”(《兵略训》)《淮南子》认为,“将者必有三隧、四义、五行、十守。”所谓三隧者,“上知天道,下知地形,中察人情”;所谓四义者,“便国不负兵,为主不顾身,见难不畏死,决疑不辟罪”;所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凌也”;所谓十守者,“神清而不可浊也,谋远而不可慕也,操固而不可迁也,知明而不可蔽也,不贪于货,不淫于物,不滥于辩,不推于方,不可喜也,不可怒也。”(同上)
3.明势知权。《淮南子》认为,一个优秀的将帅要想在战争中做到守必有固,攻必有胜,就要认识用兵之“势”和用兵之“权”。它说:“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于千仞之堤,若转圆石于万丈之溪,天下见吾兵之必用也,则孰敢与我战者!”它概括为“三势”,即“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笱门,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此谓地势。因其劳倦怠乱,饥渴冻暍,推其摿摿,挤其揭揭,此谓因势。”(《兵略训》)除了“三势”,还有“二权”,即“知权”与“事权”。“知权”指巧妙侦察设伏,即“善用间谍,审错规虑,设蔚施伏,隐匿其形,出于不意,敌人之兵无所适备”;“事权”谓指挥灵活有序,即“陈卒正,前行选,进退俱,什伍搏,前后不相捻,左右不相干,受刃者少,伤敌者众”(同上)。具备了这些条件,就可以保证作战的胜利。
三、用兵论
在用兵思想上,《淮南子》继承了《老子》的“道”论,主张用兵要恃“道”而行。它说:“神莫贵于天,势莫便于地,动莫急于时,用莫利于人。凡此四者,兵之干植也,然必恃道而后行可一用也。”(《兵略训》)《淮南子》强调用兵要恃“道”而行,实是强调用兵作战要明晓军事活动规律之玄妙,通达强弱、动静、正奇、虚实转化之机理。
1.以柔胜刚,以弱胜强。《淮南子》继承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主张以柔胜刚,以弱胜强。它说:“弱而能强,柔而能刚。”“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是故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原道训》)《淮南子》把这个思想引申到用兵之策,主张示弱,以弱胜强。“善持胜者,以强为弱。”(《道应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兵略训》)如此用兵,便可以攻取战胜。《淮南子》断定兵强则灭。它说:“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原道训》)
2.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淮南子》把道家的主静、用静思想,运用到军事领域,提出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的策略。它说:“静以合躁,治以待乱,无形而制有形,无为而应变,虽未能得胜于敌,敌不可得胜之道也。敌先我动,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则是罢其力也。形见则胜可制也,力罢则威可立也。视其所为,因与之化;观其邪正,以制其命;饵之以所欲,以罢其足。”(《兵略训》)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是借助天时、地利、巧举、人和,然此四者皆为有形之举,均可用相应办法破除之,“任天者可迷也,任地者可束也,任时者可迫也,任人者可惑也。”“唯无形者无可奈也”,只有无形之举,才是无法破除的。“是故圣人藏于无原,故其情不可得而观;运于无形,故其陈不可得而经。无法无仪,来而为之宜;无名无状,变而为之象。”(同上)这是对孙子“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兵法·虚实篇》)思想的运用。
3.奇正相应,避实就虚。《淮南子》继承了《老子》“以奇用兵”和《孙子兵法》“奇正相生”、“以实击虚”的思想,提出了“奇正相应”,“避实就虚”的作战之术。关于“奇正”,《兵略训》说:“奇正之相应,若水火金木之代为雌雄也。善用兵者,持五杀以应,故能全其胜。拙者处五死以贪,故动而为人擒。兵贵谋之不测也,形之险匿也,出于不意,不可以设备也。”用兵作战还要虚虚实实,以实击虚,此则攻可取,守可固所以说:“先胜者,守不可攻,战不可胜,攻不可守,虚实是也。上下有隙,将吏不相得,所持不直,卒心积不服,所谓虚也。主明将良,上下同心,气意俱起,所谓实也。若以水投火,所当者陷,所薄者移,牢柔不相通而胜相奇者,虚实之谓也。故善战者不在少,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夫实则斗,虚则走,盛则强,衰则北。”(同上)
总之,《淮南子》的兵学思想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所提出的一些颇具价值的见解,反映了西汉初期军事理论的发展水平,给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启示,至今仍有其精深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姜国柱.道家与兵家[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