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原因及对策分析

2009-01-14李友锋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高校

李友锋

摘要: 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有外在环境原因,也有高校德育本身的原因,提高德育实效性应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客,促进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关键词: 高校;德育;实效性;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92—02

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德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高等学校是大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道德品质的场所之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德育教育,突出德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一些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不高,不仅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德育教育自身因素的制约。

(一)外在环境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道德的全球化,全球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繁荣的同时,西方某些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导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拜金主义抬头。西方伦理和我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的一些冲突和差异,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道德选择混乱。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尽管正在向多极化的趋势转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我国的和平演变、西化和分化,利用广播、互联网等手段推行西方道德观念,他们宣扬“历史的终结”、“文明的冲突”等价值观念,其实质是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促进其他的意识形态向西方转变,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2.社会转型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代,经济与文化正在转型。社会结构重组,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的更新。市场经济是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其核心是利益问题,强调效率、个体利益等,很容易导致轻视公平、忽视公共利益,从而诱发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负面效应。在以往道德教育中,只强调奉献而不讲究回报的价值观念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靠利益驱动的,因此,不可不讲求功利,不能不注入个人利益。这种变化,使人们的义利观发生变革。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传统的“义”、“利”观下,找到一个平衡点,使青年大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义利观念。

3.信息多元化的挑战。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信息发达的社会,除了传统的大众传媒诸如广播、电视、报纸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有深刻的影响以外,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互联网上的信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多数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尚未成型,当代大学生具有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特性。面对网络上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良莠不分,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德育本身的原因

1.我国高校德育从内容上来讲,具有“理想化”、“政治化”、“理论化”等特征。过分地强调最高层次的道德,诸如“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等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由于道德境界标准过高,会导致大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达到,对道德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德育的“政治化”气氛太浓,强调整体性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与一切行为规范,将理想化的道德当作现实道德,忽视教育对象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将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

2.高校德育以“两课”为主要途径,主要以说服教育、灌输为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德育过程视为教育者向被教育者传导与灌输德育内容的过程,是一个“我教你学”的单向过程,把德育理解为单向的道德理论的灌输、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教育者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没有形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学习与促进的过程。

许多人认为,德育是一门知识内容简单、独创性较少的一门传统性课程。许多教师把自己仅仅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重要的使命应该是设计课程、激活知识和创造体验。教学方式简单化、缺少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效仿。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德育和智育完全分开。只简单地认为是少数专职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的事,大量的专业课教师只管教学、科研,把智育等同于教学,将德育与教学平行、分离。这种模式在“重智育、轻德育”风气的影响下,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滋长了轻视德育课程的情绪,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改变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状况,是我国高校德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索质的提高,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培养,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改变道德教育方式。道德教育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将道德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并成为学生的道德信念,然后在道德信念的推动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外化于社会并形成某种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的主体在于学生,而不在于老师,它产生于学生的道德实践,要内化为学生需要,成为学生的一种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推动下,转化为一种道德实践。目前,道德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不顾道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导致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丧失。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当把学生由一个德育教育的对象转化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不仅是人本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德育主体性的要求。

2.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人的道德境界是分层次的,目前在道德教育中过分地强调道德最高层次,当代大学生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脱离生活的高层次的道德,容易导致道德内容的空洞化,道德主体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做出及时的调整,可以将道德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公民教育、人生教育和理想教育。公民教育主要强调做人,不应该违反那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生教育要求人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理想教育要求人们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对道德层次性的划分,有利于道德教育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第一,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话,解决青年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解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德育只有紧扣学生的生活,才能和学生引起共鸣。高校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塑造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生活规范,德育应该把人引向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第二,要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合理的物质利益的要求,在办实事办好事中发挥出更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使受教育者难以接受。我们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正当的个人利益,我们是支持的,是应当予以保护的。

3.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德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受到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当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高校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

社会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它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是无形的、巨大的。通过社会进行德育可以使高校德育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通过社会实践,如社会考察、社区服务,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使道德观念在实践中形成。德育以社会为基础,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

传统的学校德育尽管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但它仍是高校学生德育的一种主要途径。学校德育在导向明确、组织严密、遵循德育规律、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学校德育教育是目前无法替代的一种手段。应当在目前德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德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发挥学校德育这一主战场的作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家庭是德育重要渠道。家庭由于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纽带,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受教育者的子女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情感因素,父母可以用身教、言教等方式来进行德育,这是社会和学校不可比拟的,在高校学生德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在家庭德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也会产生随意性、盲目性等特征,家长必须引起重视。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场合,三者在时间、空间上占据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各有其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高校德育的整合,才能发挥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学校德育注重言教,家庭德育重在身教,社会德育重在境教,各自有不同的功能。我们要形成以学生为德育的主体,以学校德育教育为主导,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使德育形成一个网络,实施全方位的德育,在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上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改变目前德育教育的效率低下的状况,从整体上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高校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