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谜题:劣势抑或优势?

2009-01-14田海燕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后发优势制度

田海燕

摘要: 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评以“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为焦点的“林杨之争”,能够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辨析国际发展形势,保持发展的独立性。从制度获得方式和制度发展的长期性来看,中国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的同时,须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的抽象制度规律与中国的特殊实践和国情相结合。

关键词: 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84—02

哈佛大学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与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的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之争,至今仍为经济学界所广泛关注。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评“林杨之争”,对于后发国家积极应对金融风暴的冲击,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探索一条创新之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林杨之争”

著名的“林杨之争”肇始于杨小凯的文章和演讲。杨小凯与Jeffrey·Sachs、胡永泰合作撰文《经济改革与宪政转轨》(以下简称“杨文”)指出,“在政治权力垄断下,经济转型会沦为国家机会主义的附属品。”[1] 中国“渐进疗法”尽管现在很成功,但由于没有进行根本的宪政体制改革,发展前景并不明朗;而俄罗斯“休克疗法”由于进行了根本的宪政体制改革,其将来发展会超越中国[2] 。后杨小凯于2001年12月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经济学研讨会上提出“后发劣势”(Curse to the Late Comer)的创见:后发国家通过制度与技术两种形式模仿发达国家并倾向于后者;后发国家的技术模仿短期内效果非常好,但会导致长期发展隐患甚至失败。由此他认为要获得后发优势,先要学习成功制度。这次演讲直接引发了杨小凯与林毅夫之间的论战。2002年7月,林毅夫撰文《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指出,后发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并非完成英美式的宪政体制改革而在于发展战略。继而,杨小凯进一步反驳:宪政体制要比发展战略重要。“一定的游戏规则就决定了一定的策略会在均衡中出现”[3]。

上述论争实质是从全球的视角,将经济发展问题转化为政治制度变革的问题。在当今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林杨之争”有助于中国在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趋利避害。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确同时存在,但对于中国而言,前者远远大于后者。

二、驳“英美制度优越论”

《杨文》认为,“存在着一个全球通用的制度核心……经济转型是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融合过程,而不是进行全然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创新的过程。”这种“英美制度优越论”是牵强的。首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最优的。目前,具有《杨文》中认为是最理想的共和宪政体制的英国,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已经不是最发达的国家了,欧洲的许多国家如法、德等都超过了它[4]。而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使得西方人以往引以为傲的制度和发展模式如今广受质疑。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金融和实业遭受重创,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资产贬值,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精神恐慌。这次金融风暴无疑是全方位的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沉重打击,也是对资本社会“优越性”不可战胜的最大讽刺,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其固有的弊端,是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必然表现。其次,并不存在一个一劳永逸的制度。纵观西方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一直处于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不断调试与博弈之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交替发生,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轮流上演。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从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争等时局中洞察到潜在的经济危机。他在2006年2月13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专栏中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克鲁格曼肯定地认为,这样的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下降,住房繁荣将会终结,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

三、中国没有进行俄罗斯式“休克疗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首先,从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的制度获得方式看,中国没有实行俄罗斯式“休克疗法”的必要性。杨小凯把经济发展看作是社会分工不断演变的过程。《杨文》认为,“如果发达国家通过渐进的社会试验已经找到了高效的社会分工模式,那么经济发展的后起国家就能超越社会分工演变过程中的那些过渡阶段,而直接模仿发达国家的高效的社会分工模式。”这本身与后发劣势就是矛盾的。假如英美制度最优,那么在英美制度出现之前什么模式占优势呢?既然发达国家的社会分工模式也是通过渐进方式找到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一定要模仿英美呢?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才能摆脱后发劣势呢?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渐进性的发展模式能够充分考虑社会的意识形态、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认知水平、文化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也是后发国家发展所必经的。其次,从制度发展的长期性看,中国没有实行俄罗斯式“休克疗法”的可行性。杨文认为,“如果没有完善的资本主义体制而采用模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模式的发展战略……从长远来说这种战略所付出的代价会超过它带来的短期收益。”因此,杨小凯提倡俄罗斯式的“休克疗法”,先进行彻底的宪政改革再发展经济。这里忽略了经济发展和增长需要合理的意识形态为其提供有力的“非正规性”规范。如果意识形态滞后于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必然压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严重影响经济政治发展,同时也助长“免费搭车”现象的增加。意识形态的发展十分缓慢,其滞后将会造成约束严重弱化,团体中的一些成员就会在集体行动中大肆投机,实现利益的非正常积累,攫取团体的控制权。当寻租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家的决策效率下降,影响整体社会创新及资源重组的能力,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5]。

四、制度有其内生机制,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1.制度内生与“路径依赖”机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任何国家,制度安排对经济绩效、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会有影响;并且制度是内生的,最优的制度内生决定于一个经济当中的很多因素,由于各个经济体许多因素的不同,因此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制度[6] 。由于制度变迁比技术演进更为复杂,所以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诺斯(Douglass C.North)认为,在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结果的不完全反馈下,行为者将具有不同的主观主义模型,因而会作出不同的政策选择,因此,制度变迁过程中,边际调整就不会完全趋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无法置身于金融危机之外。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世界上属于首创,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中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迅速发展,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证明了自身建立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然而地球上没有天堂,即使在任何一个黄金时代,对当代人来说,其实社会一样是充满问题的[7]。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萧条是市场自身调整的必然过程,有助于释放经济中已经存在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原有制度中不合时宜的发展模式必然遭受重创甚至淘汰,这为破旧立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同时存在,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的同时,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得经济发展的抽象制度规律与本国的特殊实践和国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所说的具体化的过程,是比抽象化更困难的过程。对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而言,金融危机固然是挑战,但也是发展的契机。面对危机,中国领导人对欧美国家承诺“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中国将更加坚定地走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继续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这一体制继续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而非盲目模仿英美国家的发展模式。一个稳定、繁荣、和平的中国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Jeffrey·Sachs,胡永泰,杨小凯.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J].开放时代,2000,(7).

[2][4][6]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3,(4):993-995.

[3]杨小凯.经济改革与宪政转轨:回应[J].经济学:季刊,2003,(4):1005-1008.

[5]陈抗.瓷器店里的哄抢[J].经济学家茶座,2002,(3).

[7]杨小凯.后发劣势[R].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2001:12.

The Puzzle to the Late-comer-country: Curse or Advantage?

TIAN Hai-ya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221008,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financial crisis, re-assessment on "Lin Yang dispute" focusing on the curse and the advantage to the late comer will help 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economies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maintain the development independ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oute to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ts durative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must mainta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ame time make the bast of the advantage to the late comer to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combine the abstract la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 and Chinas unique practice and conditions.

Key words:curse to the late comer; advantages; institution(责任编辑/ 吴凤华)

猜你喜欢

后发优势制度
企业生产率追赶中的税收调节效应研究
夏朝
某些单位的制度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动力与路径探析
基于后发优势的关天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