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实务探究

2009-01-14曾昭皓李卫东林梓坤彭淑玲钟宇鹏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舆情引导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

曾昭皓 李卫东 林梓坤 彭淑玲 钟宇鹏

摘要: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主阵地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学生网络引导工作增加难度。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建立能够给予网络受众影响力的网站和博客,构筑师生表达、交流思想的平台,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塑造成优势的“舆论场”,使博客和校园BBS成为能够营造和左右校园舆论的强势媒体,在维护学校稳定、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58—03

高校网络是师生意见、想法、态度、理论和思维方式的交流沟通平台,也是团员青年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校园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然而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却滞后发展。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树立网络阵地意识,充分利用网络来开拓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加大网络舆情引导的力度,营造正面积极的舆论氛围,促进团员青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网络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网络成为了部分国家推行“自由人权”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渠道,他们利用网络的潜移默化作用向人们传播意识形态上的观点和理论,使得很多错误的思潮逐渐腐蚀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网友的头脑,动摇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信仰[1],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1.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带来的挑战。团员青年这一特定的人群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具有一般网络舆情主体的共性,即隐匿性和集合性特点,也具有大学生独特的特点。他们思维意识独立化、价值趋向现实化、行为方式个性化、情绪感性化,富有热情但又理性不足,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容易发生集体事件;他们喜欢追求刺激新鲜事物,不“安于现状”,在网上的活动移动速度非常快,在网络空间里找寻志同道合的人进而建立舆论同盟,以密集发帖的方式连环炮攻与盟队不同意见的言论,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负面信息和情绪的影响范围。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2.网络舆情的多元性及分散性带来的挑战。从网络舆情表达的内容来看,具有思想多元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校园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团员青年能够在网上获取各种资源和资讯,同时也受到各类不良信息的侵蚀,这种负面信息对于团员青年树立正确人生态度提出严峻的考验,严重影响学校贯彻德育工作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进度,为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实务工作带来了难度。

3.网络舆情的实时性和交互性带来的挑战。 团员青年对单向的、高位的教育方式持怀疑和抵制的态度,必将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产生巨大的冲击[2]。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使得团员青年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盲目地崇拜权威,而敢于提出质疑,勇于创新。他们这种新的特质与网络舆情的实时性和交互性特点嵌合形成一股猛烈的飓风,强烈地动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致了思政工作在微观层面上的实施难度增大。

二、高校共青团对网络舆论监管的失效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的思想,严重影响团员青年的健康成长,使得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思维观念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发生异变,出现个人价值利益高于一切,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和心理素质较差的现象。然而,当前高校共青团的引导工作基本上还沿用传统的说教模式,没有根据团员青年的阶段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化特点来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空洞的理论,造成团员青年抗拒和叛逆的心理,没能达到消除错误观念的作用。此外,高校共青团还没形成一个具体的阵地引导意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软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舆论领袖”、“意见领袖”[3] 引导,建立一个统一“思想根据地”,进而辐射更大地范围,使团员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后,学校在网络技术改进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不足,使得高校共青团在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的力量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删除和筛选掉各种低俗、不雅、发动和偏激的言论和信息,也没能让更多的“红色信息”进驻“思想根据地”,充分传播正面思想和观念,促进团员青年健康成长。

三、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思路

广大团员青年是一个很活跃的网络群体,他们的网络行为在整个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因此,高校团员青年注重团员青年网络舆情的引导,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共青团为主线,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一方面,共青团要更加注重开展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参加,团员青年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和辩证思维,建议开展一系列的关于网络舆情的活动,其中包括讲座和海报宣传等,让团员青年充分了解网络舆情,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舆情,做出理性的判断;另一方面,共青团要加强团员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共青团的工作是要靠一支优秀的团员青年干部队伍去完成的,建设一支优秀的团员青年干部队伍,就等于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同样在引导网络舆情方面,可以选拔部分团员青年干部,培养其为网络、特别是校园BBS的“舆情领袖”。

2.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团员青年可以在网上对任何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和从众心理,这就导致网络舆情内容鱼目混珠,既有积极的建设性的观点意见,又有消极偏激的发泄。当论坛上出现一些比较敏感或偏激的信息时,部分团员青年就不能理性地去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假与否。因此,能否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是团员青年网民能否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团员教育,提高理性能力,才更有利于有效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工作的开展。

四、高校共青团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主体分析

1.团委的作用分析。 团委要做广大团员青年的指挥棒,指引团员青年走向正确的方向。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团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一是引导作用。团委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改善大学生在校园内参与实践的环境,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团员青年高尚的情操和辨别能力,提高团员青年在网络世界里的理性能力。同时,团委可以通过团组织民主生活加强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为其参与学校管理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摆脱网络空间政治认知过程的虚拟化和模本化倾向,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4]。二是服务作用。团委的宗旨是引导青年、服务青年。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对青年进行团员意识教育,以积极校园网络文化为主体,让团员青年增长网络安全知识,开阔网络视野,拓展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团委的引导和服务两大作用,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围绕以构建校园和谐文化、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贯彻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始终。

2.团支部和优秀团员的作用。在网络舆情引导上,团支部应该充分发挥其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学校团委做好团员青年思想言论的引导工作,促进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各支部要主动开展各种活动,解放思想,创新活动形式,在支部层面上营造积极、和谐、向上的舆论氛围。 同时,一支优秀的团员干部队伍,能够在广大团员青年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也不例外。团干队伍应该成为舆情引导的主力军。各团干一方面要多留意网络舆情,经常在各自的团支部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反馈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当广大团员和学校团委之间的中间人,及时向上级反映相关问题并将团委的相关决议通知到位。以免出现团员青年因为不了解某些政策问题而出现误解,甚至是过于偏激的网络舆情。此外,各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是在各团支部由团员推优选出的团员先进分子代表,在广大团员之中有较高的威信和说服力。而且他们的思想觉悟较高,理论水平较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群体在网络舆情的引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实操方法

首先,健全网络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网络信息管理制度是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的制度保障。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例如实行校园BBS注册实名制。BBS注册实名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匿名性导致有些团员青年不顾后果地发帖宣泄不满情绪或用言语恶意攻击他人的情况的出现,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意识,减少学生匿名无所顾忌地在网上滥发言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5]。

其次,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外舆论氛围。良好的网外舆论氛围,从大的方面说是指整个社会和学校的和谐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组织团员青年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开展各种有关于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的讲座或课程,使他们在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的时候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而不是盲目从众跟风。另一方面,共青团组织要不断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校网络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校园网外舆论氛围。网络舆论引导绝不是简单做“堵”和“疏”的工作,而是要达到逐渐提高大学生网络网络道德素质的目的,以此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目的[6]。

从小的方面说,良好的网外舆论氛围可以细到班级的文化和舆论氛围以及宿舍文化氛围。班级建设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建设,也直接影响着每个同学的成长与发展。而班干是整个班级建设的领导核心。因此,一方面,在建设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方面,就要充分发挥班团干在团员青年思想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班团干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相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另一方面,班团干部要充分发挥团员青年与学校老师领导之间的桥梁作用。及时向上反映班上同学的思想动态,又要及时向同学传达上级的相关政策文件,帮助同学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恶性言论舆情。

第三,发挥网络正面功能,推进共青团网络阵地建设。发挥网络的正面功能,推进共青团网络阵地建设是很重要的。但往往共青团网站的浏览率不高,也起不到网络舆情引导作用。这与这些网站通常都沦为纯粹的工作通知网站有关。不但普通学生很少去主动浏览这些网站,而且团委学生干部也是偶尔去浏览,但通常都只是为了去下载一些工作信息,对于其他版块都不会特意去关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网站的关注还很不够。而要想占领网络阵地,网民对这一网站的认可率很重要。因此,建议共青团网站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加大主题网站的建设力度,通过发布一些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又能激发起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讨论的移情信息,不断提高吸引力,增强思想的渗透,“造势引导”,使主流思想的传播“再度中心化”[7]。同时,为扩大其在团员青年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可以在各个团总支或校内其他网站上建立链接,或者是通过筹划活动来提高其知名度等只有扩大其在团员青年中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平台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和引导,从而真正达到推进共青团网络阵地建设的目的。

第四,培育网络“舆论领袖”,提高引导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网络上存在很多“意见领袖”。这其中包括专家,也包括具有独立思想或者在该网络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网名。网络可以为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提供当下最好的平台,而网络上个人表达的集聚,最终汇聚成舆论。而汇聚的过程则是意见的不断碰撞,最终形成一个有“导势”的意见。在此过程中,“意见领袖”则会脱颖而出,并在下一次意见碰撞中影响着网民的判读[8]。从网民心理的角度看,网络上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和离经叛道的言论,受众在无所适从的时候,他们会倾向于依赖“权威”意见为自己解惑。因此,活跃在网络论坛上的“版主”们就成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领导的一支生力军[9]。并逐渐成为BBS的版主和强势话语者或活跃者,也就是网络中的“舆论领袖”。

由此可见,网络“舆情领袖”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为此,高校共青团可以培养一些青年骨干老师和团员干部成为“舆情领袖”,专门负责收集高校中的网络舆情,及时掌握高校网民的思想动态,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做好引导和反馈工作。此外,“舆论领袖”还可以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树立良好的积极正面形象,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具有较高的感染力,他们的言论具有较高的说服力,有利于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分析,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舆情引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采取措施,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监控与引导网络舆情,对促进团员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的正确舆论方向,进一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从而保证高校网络舆情的健康传播,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宋元林,陈春萍,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5.

[2]冼季夏,等.高校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3).

[3]姚鹏.加强高校BBS引导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红色马甲”在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J].高教研究,2007,(1):78.

[4]陈树春,王大鹏.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校园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5]郝英杰,马海红,赵治.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实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

[6]敬菊花,张珂.高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7]马启民,全燕黎.网络异化与高校稳定[J].江苏高教,2007,(2).

[8]曹俊杰.网络舆论形成及其控制研究——以天涯“卖身救母”事件为个案[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2006:21.

[9]刘毅.网络舆情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94.

On the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Guides the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ZENG Zhao-hao ,LI Wei-do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the Internet becomes the public opinion battle position. The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creases the difficulties to the network guidance. The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may establish some Web sites and Blogs, which can give the network the numerous influences. It constructs the platfor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ress, and exchange thought.Thougth displayiing the function of “the opinion leaders”in network , build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ublic opinion field”, and the blog and campus BBS becomes a strong trend media,which can build and Influence the campus public opinion. It may plays the positiv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chool stably, to guarantee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

Key words: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public opinion of network; guides the public opinion(责任编辑/ 李璐瑶)

猜你喜欢

舆情引导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2011至2015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研究综述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