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溢满”创新元素

2009-01-12

科教导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创新思维作文教学

褚 静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是各门学科的重要任务。创新性作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无可替代巨大作用。作文命题形式、写作文体的变化,也决定着学生的作文必须具有创新性元素,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怒放“绚丽之花”。培养学生写创新性作文也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更是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作文 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是各门学科的重要任务。创新性作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无可替代巨大作用。作文命题形式、写作文体的变化,也决定着学生的作文必须具有创新性元素,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怒放“绚丽之花”。培养学生写创新性作文也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更是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追求的目标。在作文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初中生的想象创新的大门,让其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并不断迸出耀眼的创新性作文的火花。下面笔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写出创新性作文。

1 结合氛围,拓展空间,积极拓展学生作文创新的广度

要想让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写作的始终,就要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拓展创新思维、丰富创新材料,给学生一片广阔、自由的创新活动空间,挖掘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打造其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快速进入“创新思维”的空间。语文教师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应有效为学生拓展思维的广度,因为学生思维空间越广阔、越自由,创新的意识细胞就会越活跃。教师在布置学生作文过程中,就要尽可能地开展“自由作文”的训练。例如:笔者就是为学生提供几个作文素材,然后,鼓励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选体裁,鼓励学生想如何就如何写,关键是要写出风格、写出水平、写出新意,要充分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经历融合其中。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鼓励自由创作,让学生放手放胆表达,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进行写作指导,教师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还是该点评的点评,该引导的引导,要为学生在创作上指点迷津,开辟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作文“锦上添花”。

2 结合教学,传授方法,积极传授学生作文创新的方法

教师在创新性作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强化用实例分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创新性作文的内涵、要领和方法,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逐步掌握创新性作文的写作模式、表现形式。教师在具体引导中,要着重突出以下五点。

(1)主题新颖。要想做到主题新颖,就要引导学生经常性开展逆向思维训练,要引导学生经常性地用反常规思路来想问题写作文,同时,对于有具体要求的作文素材,鼓励学生站得要高、看得要远,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确定文章的主题,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提出独到的见解。要使文章紧贴社会现实、时代步伐,充满时代气息,力求文章主题具有现实意义,让人眼前一亮,而不是无意义的创新。如《我的家庭》这个作文题,大多数同学很容易把文章锁定在父母兄弟姐妹的家庭亲情上,这样的主题就落于俗套,如果把目光由亲情移向其它需关心的东西,如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等,则视角新颖,容易打动阅者的心。

(2)选材新鲜。一篇优秀文章应该是有血有肉,有声有势。这就要求文章的选材非常关键,只有新颖、有效的材料,才能给文章输送新鲜的血液,才能为文章造声势,才会让文章充满生机活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在作文选材上力求新颖,力变角度,努力拓宽思维空间,敢于放弃题目字面上的本意,不断挖掘其新意。

(3)构思独到。要教会学生写作前先写提纲,对整篇文章进行总体谋划,独到构思,恰当地设置悬念和出人意料的开头、结尾,使文章有特色、有波澜、有亮点。在具体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谍战片、侦探小说、推理小说甚至武侠小说中获取灵感,多方面引导学生从出人意料的构思中汲取独到构思的精华。

(4)语言传神。对于一篇文章而言,语言表达得好坏,直接影响文章质量的好坏,乏力、苍白的“豆腐渣”语言绝对不能传递出深邃、深刻和深远的主题思想。教师要在日常课本分析和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多朗读、多品析美文妙句,多琢磨大家名家的语言,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避免作文语言干涩单调、枯燥无味。

3 结合课本,培养技巧,积极引航学生作文创新的途径

(1)注重标题的新颖独到性。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对于提升一篇文章的层次和品味至关重要,作文题目起得好、拟得妙,就相当于已经给文章“开好头、起好步”。有心的语文教师会不难发现有一些很有创意的作文标题:如《让我们拧紧“发条”,“对表”前行》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惜时如金、奋勇向前,这种标题比较新颖独到,具有很强的语言(下转第63页)(上接第61页)艺术性和震撼力。

(2)注重文体的引人入胜性。文体是比较固定的,相对而言创新的可能性比较少,但若选择得当,运用得巧,也会使文章“面目一新”,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的感觉。近几年来,各地中考作文多为话题作文,基本都是“文体不限”,这给作文的文体创新提供很好的平台,也学生自由发挥开辟了一片天地,应该讲,文体与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体定得好对表现主题能起很大的帮助。

(3)注重句子的丰富多彩性。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品析经典语句,并引导学生加强模仿和创作,着力提高作文语句的文采。学会恰当地运用些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和哲理句、警句等含义丰富的句子,使作文变得形象有力;学会恰当地插些议论、描写、抒情等句式,使文章观点更加鲜明、有特色。

4 结合积累,培养习惯,积极夯实学生作文创新思维的基础

要想让初中生“下笔如有神”,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积累。要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要强化对生活切实的体会和思考,要强化课外阅读,让学生不断增加积累,充实库存,引来源头活水。

(1)从阅读中积累。厚积而薄发。作文就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必然很难写出主题深邃、内容深刻、新颖别致的好作文。当今世界,新事物、新理论、新观点层出不穷、迅猛发展,各类考试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两耳多闻窗外事”,才能使写出的文章有独特的观点和相当的高度与深度。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和经典,把学生培养成爱读书、爱积累的文化人,通过广泛阅读,丰富学生各类知识,不断开拓学生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为写作积累良好的基础。

(2)从观察中积累。要想写好作文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写出好作文的根。离开了生活,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源、无米之炊。所以说生活积累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生活内容丰富与否,生活视野开阔与否,会直接影响写作的水平和层次,从而影响作文的质量。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万事万物都在变,因此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多多观察生活,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能有话说,有事写,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深度、高度和宽度。

(3)从收集中积累。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是初中生写作借鉴的首选素材。应该讲,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必须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断,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剪贴本,强化语言基本材料的搜集,平时注意收集优美语句、精彩片段。而且还要注意积累众多不同风格的语言和事例,以适应多种不同的作文题材。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坚持多写多练,做生活点滴的“耕耘者”,因为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练出来的,并随时将学生写出精彩之处收集,以为作文实战备下良好的观点和素材。

参考文献

[1] 薛颖.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甘肃教育,2003(9).

[2] 吴小琴.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昭示[J].现代语文(理论研版),2004(7).

[3] 曾龙.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0).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创新思维作文教学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